分卷閱讀68
。 且說回以宓,燕王府的這些事情還有內院的人手安排都不是一日兩日就能理清楚然后敲定的,以宓忙著這些自然就有些疏忽了新嫁娘該做的準備。 其實這些日子她備嫁,嫁妝啊婚禮安排啊什么的都是她兩個舅母韓大夫人曾氏和韓二夫人連氏帶著她身邊的兩個嬤嬤和幾個大丫鬟幫忙準備著,她倒是不特別忙,只是曾氏請了一個嬤嬤,每日里教她些護膚體態秘方什么的,折騰著她浸泡各種藥草,讓她做些奇怪的訓練。 嬤嬤還道:“姑娘,您雖然天生麗質,但這些養護卻也忽略不得,不然待您嫁過去有了小郡主小王爺,或者過些年年華逝去,這身形體態都會有變,肌膚容顏也會失了顏色,雖說各個時候,各有各的美,但精心愛護些,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就是自己瞧著,也賞心悅目。不為悅人,也為悅己?!?/br> 不為悅人,也為悅己。這句話以宓倒是喜歡得緊,學起來也更用心了些,依玥的婚期是來年五月,不過也就大半年的時間了,所以以宓就干脆拉了她一起學著,兩人討論起來也有意思了很多。 以宓出嫁并沒有回夏家主宅,而就是在溫梅莊出嫁的,請來的親眷也多是較為親近的姻親之家,例如魏國公府那邊大姑娘韓依瑤和他的夫家,韓二舅家兩位表姐和他們的夫家,南陽侯府等等,京中大多數的勛貴世家還是多去了燕王府參加喜宴。 夏家那邊也請了些人,例如夏以菡的夫家,夏老太爺的昔日同僚和舊友,夏大老爺的同僚,大房的一些姻親等等,這些都是夏老太爺親自尋了魏國公韓譽商量了定下的名單,對這些,以宓也不過是一笑置之,并未在此事上給夏老太爺難堪。 說來夏家姑娘出嫁公中是五百兩銀子,夏老太爺命夏老夫人送來了兩千兩銀子,只是以宓也不知如何“勸了勸”,夏老夫人把那銀子又拿回去了,這事又把夏老太爺給氣了倒仰。 此時閩中海運碼頭已經在興建之中,周家是主承建商之一,另外一個主承建商卻不是閩中的商家,而是來自嶺南的莊家。周家能成為主承建商,眾人皆是認為是周家昌娶了燕王妃的meimei的緣故,而周家昌也特意等到以宓和燕王大婚之后,這才帶著妻子夏以琪回的閩地。海運和新建碼頭一事,周家將主要由周家昌負責,他這之后便多數時間都在閩中了。 第48章 九月十八,是燕王穆元禎和以宓的大婚之日。 前一日以宓的嫁妝就抬到了燕王府,夏家家世平平,先時出嫁的兩個女兒夏二姑娘和夏五姑娘的嫁妝也都只有三十二抬,但以宓的情況特殊又是嫁給燕王為燕王妃,燕王的聘禮豐厚還有不少的添妝,眾人都猜到她的嫁妝應該不會太少,只是當滿滿一百六十八抬的嫁妝抬出來還是讓不少人瞠目結舌。 大周的公主出嫁,一般也就是一百二十八或一百三十二抬而已,以宓雖然是魏國公府的外孫女,但他們記憶中前幾年魏國公府的嫡長孫女出嫁,也不過只有一百零八抬的嫁妝,尤其是以宓那些嫁妝還并非都是大件的家私擺設,還有很多價值不菲的田莊鋪子等產業,珠寶首飾古籍名畫更是不少,就是夏老太爺夏老夫人等人,他們知道以宓有錢,卻也不知道她竟然會這么有錢,看著那一抬抬的嫁妝抬出去,那滋味真是難言到了極點。 大婚之日,燕王親自到了溫梅莊迎親,一來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二來因為以宓和夏家的人不親近,雖然夏家子弟讀書都還不錯,也不乏舞文弄墨的才子,但都被家里人警告過,并沒人敢上前賣弄才學去故意攔親刁難燕王。 韓慎遠倒是有心想為難為難,但他一早就被他父親魏國公韓譽嚴厲警告過,在那些嬉鬧的人群里只覺得愈發難受,只離了人群遠遠觀望著,黯然神傷。 于禮來說,這日以宓出嫁是當跪別父母的,但這日夏二老爺和誠郡王妃卻都不約而同的未曾出現在以宓的婚禮上,最后還是韓老夫人親自將以宓送到了燕王的手上。雖于禮有些不合,但到溫梅莊參加喜宴的都是韓夏兩家姻親,對夏家的情況再清楚不過,對這事大家皆是視若無睹,歡歡喜喜的送了以宓出門,上了花轎。 花轎從西郊的溫梅莊到東城燕王府,近乎繞了半個京城,足足行了差不多一個半個時辰才到,好在轎夫們走的平穩,轎內也布置得十分舒適,以宓昨晚睡得還好,今日上妝前又喝了嬤嬤特別熬制的湯藥,并不怎么難受。 花轎抬入燕王府,喜娘扶了以宓落轎,再由燕王牽著入了燕王府正廳,兩人先是拜了天地,無高堂可拜,拜的是燕王的父皇高宗皇帝的畫像,然后兩人對拜之后便由喜娘領著入了新房。 新房中,當燕王用一柄寓意百年好合稱心如意的百合玉如意挑開以宓的蓋頭時,饒是圍觀眾人都早有心理準備,也都被新娘子的容貌給驚得呆滯了片刻,新房里好一陣的寂靜。 所謂紅顏禍水,美色誤人,說的人多是正義凜然,但只有真正面對美色時,你才會明白殺傷力有多大。 以宓并未怎么施妝,肌膚凝透得似乎能滴出水來,而此時此刻,因著燕王的目光,她的臉頰上透出層層的緋色,不說燕王,就是旁邊的人都有那么一點失魂。 燕王只覺心潮涌動,忘記了周邊的人,下意識就伸手去撫她的臉頰,那溫軟的觸感更讓他有一種不真實感,以宓的臉色更紅,垂下頭去,周圍先前的寂靜過后便傳來一陣的笑聲,不知是誰先開口說了句“新娘子真美”,引來此起彼伏的稱贊聲和調笑聲,以宓有些羞窘,她不好說什么,只好越發的低下了頭去,燕王看著以宓嬌羞的模樣,這才反應過來,笑著收回了手。 接著就有兩位婦人上前來,一位端上了一盤紅棗花生瓜子一類的干果,另一位則是端上了一碟晶瑩剔透的蓮子百合糕。 喜娘笑盈盈的上前,先是抓了一把紅棗花生蓮子干果,一邊說著“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等一連串的吉祥喜慶的祝詞,一邊就灑在了兩人的身上,接著又從后面婦人那里端過那碟百合蓮子糕至以宓的面前,讓以宓品嘗。 以宓伸手拿了小勺舀了一小塊嘗了嘗,喜娘便笑著問道“生不生呀?”,以宓雖只嘗出了清香果味,半點也不知道什么生不生的,但仍是垂了眼答了一句“生”,引得周圍一片笑聲。 接著便是行合巹禮,這次是燕王親自端了彩絲相連的鴛鴦紋紅色描金細酒杯,一支遞給了以宓,一支自己端了,一起行了合巹禮。 行了合巹禮后于禮燕王當出去招呼客人,他看了一眼盛裝的以宓,心中雖十分不舍,但也只能低頭在她耳邊叮囑了兩句,讓以宓早點換裝歇息,房間里眾人還在,以宓忙點了點頭,小聲讓他趕緊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