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太大反感,他的錯只不過是瞞著慶源帝私下做了此事而已,可這也是因為慶源帝的病,情有可原的…… 慶源帝閉下了眼睛,然后有些虛弱道:“此事以后再議吧,和親一事已定,你也不必再擔心嘉惠會被和親,不必再急著給她議親了?!?/br> “是,謝陛下?!?/br> 誠郡王有些不安的離開了慶源帝的乾心宮,他至此也還未明白陛下的心思。 最終慶源帝沒有給嘉惠郡主和薛修啓賜婚,但他也不想也沒精力再cao心他們,給他們另賜婚事,若是他們有意聯姻,自己能攔多久? 只不過他后面對誠郡王更是忌諱,先是免去了誠郡王常山大營的職位,又逐步對兵部和京衛指揮使司的重要將領位置也重新作了調整,很多和誠郡王有些關系的將領官員都被調動了職位。 接下來的日子,慶源帝的身體卻越發的差了,一日之間昏睡的時間越來越長,就是太醫院院使都道是陛下的時日怕是無多了,宮中俱已經準備了陛下大限之后的各色用品。 這些時日應了慶源帝的要求,燕王每隔上一日都會入宮教授太子穆熙半個時辰的功課,之后便再去乾心宮看望慶源帝,如果慶源帝精神好就挑揀著跟他說些朝堂之事或者說些瑣事讓他開心一些罷了。 因著慶源帝病重,這幾個月來早停了早朝,每日都是燕王和內閣五位大臣以及各部主事議上半至一個時辰的事,然后燕王和內閣大臣再隔一段時間匯報給慶源帝。 這日燕王過來時,慶源帝尚未醒來,燕王便和隨侍的太醫先問了問慶源帝的病情和用藥情況。 及至慶源帝醒來,揮退了眾人,只留了心腹大內監,又和燕王提起了他和太子的婚事。 慶源帝意欲將內閣次輔楊衛的嫡長孫女楊靜瑜賜婚給太子為太子妃,待太子十六歲之后成婚。 內閣首輔張士堯已經年屆六十,已到致仕年齡,如無差錯,楊衛應該會是下一任的內閣首輔。 楊家是書香世家,楊衛為官清廉,雖位高權重,但卻從不結黨營私,楊家子嗣本就不豐,幾家姻親也均是普通文官家族,若是以薛后的眼光,縱使沒有薛芯莢,楊家也是不符合其標準的。 慶源帝道:“朕打算在新年后給太子賜婚,雖然楊衛的品性和楊家的家教朕都信得過,但這畢竟事關熙兒終身,你這段時候就再幫朕查查這姑娘和其父母吧?!?/br> 燕王應諾。他自然早就知道自己兄長不會放任薛后讓太子娶薛家女,薛后的那點心思他們都沒放在眼里過。 慶源帝又道:“上次朕還跟你提過讓你看看禮部選出來的那幾個姑娘,可從其中擇一為你的王妃,你考慮得怎么樣了?” 燕王看著自己皇兄因為久病而異常消瘦的面容,這些時日慶源帝的安排他還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思? 兄長已時日無多,他自自己幼時便一直護著自己,臨終時亦處處為自己打算,反是自己近乎步步算計,燕王心中難受,此時便也再無意隱瞞自己的心思。 他道:“皇兄,上次您跟臣弟說過之后,臣弟考慮了一下,那幾位姑娘臣弟從未接觸過,亦不知其品性,所以與其娶一位不相識的姑娘,還不如娶一個知其底細的?!?/br> 慶源帝聽自己弟弟這般說就笑了,道:“你這樣說,是心目中已有人選了?” “嗯,”燕王沒再隱瞞,上次是事出突然,此次卻已深思熟慮,便直接道,“就是傅姑姑在魏國公府教了五年的那位夏姑娘,傅姑姑回京城之后,有意在京中開辦女學,她很喜歡夏姑娘,便又住進了魏國公府,找夏姑娘幫她一起籌劃?;市肿尦嫉芸紤]王妃人選,臣弟便想到了她?!?/br> 傅姑姑便是傅先生,她是慶源帝和燕王兩人生母閔后身邊的心腹女官又有功夫,因為閔后過世時燕王才兩歲,閔后臨終時便讓傅姑姑照顧燕王,所以慶源帝對傅姑姑也是熟識的。 這段時間慶源帝躺在床上已經聽到了多次別人尤其是自己的皇后說起這位夏姑娘,所以此時他聽到自己弟弟竟然有意娶這位姑娘為妃不禁就有些愕然。 他道:“這位夏姑娘竟是傅姑姑親自教養長大的嗎?” 燕王道:“是的,是臣弟年少時在魏國公府見到她,才幾歲,雖有父母卻等同于無,心中同情,她又合了傅姑姑的眼緣,所以那時臣弟就讓傅姑姑去了魏國公府教導她?!?/br> 慶源帝:“.……” 才幾歲…….他弟弟什么時候這么有同情心了。 燕王看自己兄長無語的表情,就道:“那時也未想那么多,只是兄長提及讓臣弟考慮王妃人選,她雖然身份上低一些,但到底是傅姑姑教養大的,臣弟此時也無意娶一個完全不識的外人?!?/br> 難道她就已經是內人了嗎? 不過燕王提及年少時,不由得就讓慶源帝憶起幼時的他,眼里就多了因回憶而更顯溫情的笑意,自己這個弟弟就是這樣,外表冷硬,一般人很難入了他的心,但只要入了他的心的人,他就會特別照顧和長情。 慶源帝笑道:“罷了,既然是你自己選的,還照顧了這么多年,那便是她吧。朕年后便跟太子妃一起,給你賜婚,冊封她為燕王妃便是。屆時你再領她過來給朕看看,這段時間不停有人提起她,朕本是沒有好奇心的,但是你喜歡的,朕便想見見了?!?/br> 燕王眼中閃過了片刻猶豫,但到底沒有說暫時不想賜婚之類的話來,以免徒增風波。 翌日,他便派人傳信約見了以宓。 而此時的以宓正在廳中和外祖母韓老夫人以及國公夫人曾氏一起招呼著久已未見的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 夏家前些日子已經回京,他們安頓好了,夏老夫人便遞了帖子到魏國公府,大約便是為了接以宓回夏家吧。 按理來說接以宓回夏家該是由夏二老爺和夏二夫人出面,奈何夏家也知道魏國公府不待見那兩人,夏老太爺便讓夏老夫人帶著夏大夫人姚氏過來了。 當初以宓離開湖州府的時候,因著沈家沈老夫人壽禮以及以宓“害”夏以珠之事,夏老夫人怒斥以宓,以宓卻步步不讓,近乎反目。 只是大半年未見,那些爭執似乎也都隨著時間風消云散了,此時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看著以宓的目光溫和又慈愛。 以宓給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行禮,夏大夫人就親自起身上前扶了她,然后笑道:“半年多未見,宓姐兒出落的真是越發的好了。這些時日,你姐妹們都惦記著你,我們回京,她們想著能見到你,不知道有多開心?!?/br> 以宓笑,她們自然是開心的,不過不是因為要見到她,而是她們一直覺得在湖州府勛貴世家太少,尋不到好婚事,所以想回京城定親的。 以宓行禮,只道“勞祖母,大伯母還有姐妹們惦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