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的姑娘都來縣城繡花了,整個縣都知道這個消息,很多百姓有些持懷疑態度。畢竟農家女雖然也會繡些簡單的花樣,但是這個能賣錢嗎? 很快第一批繡女們分到銀子的消息就傳開了,分到的還不少,足夠一家人用幾個月了。這一下全縣都轟動了,可梁珩考慮到地方不夠,只多推及了兩個鎮。很快就有其他鎮的里正,進城來找梁珩商量,讓他們鎮的姑娘也來繡花。 梁珩不禁為難,花是可以繡,主要是現在一下找不到地方,讓那么多姑娘一起來繡。 沈宴這時候站出來說,愿意給這些姑娘,蓋一個大的真正的繡坊,只是要江寧的百姓答應他,以后繡品只賣給他一個人。 沈宴這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說的,這樣其實對江寧的百姓并沒有什么壞處。沈宴是梁珩的大舅子,并不可能會坑百姓,價錢也不會低了,就看江寧的百姓怎么看了。 梁珩也考慮到沈宴和他關系的這一層,為了不讓百姓對沈宴的目的有其他想法,便將糧種也是沈宴出銀出力的事說了。沈宴絕不會坑江寧的百姓。當時梁珩說給沈宴算糧種銀子,被沈宴給堵回去了。 雖然沈宴是他的大舅子,但是梁珩知道,生意場上的事是一碼歸一碼的。這刺繡的事要是沒有沈宴,很大可能是做不成的。而沈宴作為商人,自然也要顧及到自己的利益。 里正們一聽,好啊,原來這位還是江寧縣的恩人,當場就同意了下來。 第98章 因為來的里正并不齊, 梁珩還命人去通知了其他各鎮的里正。詢問他們是否同意沈宴的要求。 能當上里正的, 大多都是德高望重, 一生經歷了很多而思想十分睿智的老者。 撇開沈宴是梁縣令舅子這一關系不談,光是糧種是沈宴送來的,就能讓百姓感恩戴德了。何況他還是梁縣令的舅子。梁珩現在在江寧的威望風評都極高,近來一個月, 這位新縣令幾乎每天都披星戴月的在鄉下奔波,對待百姓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 有生之年,誰都沒碰上過這種真正的父母官。因為有梁珩在,百姓們都相信,沈宴絕不會坑百姓。何況這營生本就是梁珩他們想出來,想給百姓改善生活的。 沈宴這個要求, 無疑是絕對有前瞻性的。一兩年之后,江寧的刺繡躋身進了名繡中, 四大名繡變成了五大名繡之時,數不清的商人到了江寧來, 想要分一杯羹, 才發現這里的百姓只認準了一家沈姓商行,其余的商行一概不賣,無論價錢出到了幾何。無奈之下,這些商行也只好去找沈宴商量, 能不能將他手上的貨出一些給他們。這是后話。 沈宴見江寧的百姓都同意了, 當天就組織人手準備起來。 城里已經沒有空地了, 只好在城外圈了一片空地,因為這建成之后,是歸官府所有,并不歸沈家商行,所以這地沈宴并不出銀子。 至于建房子的木頭,城里也有木材商,但是木材商那點木頭,是遠遠不夠的。而幾乎百姓家家戶戶都會儲存干木頭,沈宴便托梁珩給附近幾個鎮傳話去,有杉木并且愿意賣的就拖到縣城來。 這木頭放著也是蟲蛀了,沒了再上山砍就是,何況這木頭還是給江寧建繡坊的。 一時間,拖木頭的牛車,源源不斷地往江寧城運杉木來。 這繡坊的圖紙也得請人畫,這才是最費時間的,好在江寧有會畫圖紙的匠人,也免得沈宴還要回涼州去找人畫了。 沈宴這邊忙得熱火朝天,沈蓁蓁她們也是不得閑。 新來的兩個鎮的姑娘都要從頭學起,又多請了幾個繡娘來教她們。 繡架又不夠,還得請人連夜趕制,好在這些姑娘們還在學基礎,暫時還用不上繡架。 姑娘們一來就是一整天,雖然自己帶了干糧,沈蓁蓁還是管茶水的。一時間,事情就多了起來,陳氏也來幫忙來了。 江寧刺繡既然這么精致,為何以前沒聽過呢。沈蓁蓁也打聽了一番。 原來是以前江寧刺繡和外面的差不多,是近幾年有個絲線坊突然生產出了這種絲線,江寧的染色技藝是極出名的,這種絲線配上獨特的染色技藝,繡品細膩且色彩明艷,效果一下就出來了。只是過去三年江寧的經濟萎靡不振,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做刺繡生意的都去了蜀地、蘇粵等地了,根本不會來江寧。江寧這特別的刺繡就沒人發現。 田里的水稻眼看著掛起沉甸甸的穗了,梁珩也終于松了口氣。 等繡坊的圖出來了,江寧縣內多半的匠人都來了縣城,幫忙修建繡坊。還有一些自愿來幫忙的百姓,當然有一個算一個,沈宴都給了工錢。 杉木都是干的,直接鑿成需要的尺寸就可以。眾人齊心協力,終于在半個月后,一座嶄新的,四四方方的繡房就立起框架來了。 繡房中間有一塊四方的空地用來采光,蓋上瓦,槌平了地面,繡房前期算是完工了。 很快全縣的姑娘們都來了縣城,自帶板凳,坐在繡房里,開始學習刺繡了。 連姑娘們練手用的布、針、線,沈宴也一塊資助了。 這繡坊的事,男子自然不好管,就落在沈蓁蓁頭上了。 因為天氣很還熱,姑娘們從家里帶來的茶水很快就喝完了,沈蓁蓁便雇了個人,在繡坊里專門負責燒開水。 教學有幾個繡娘,沈蓁蓁每天去繡坊看兩圈就行。 好些姑娘天沒亮就來了縣城,回到家時,天都黑透了,但也好在都是一個村的約著一起來。但每天這么來回跑也不是辦法,沈蓁蓁便想著等這些姑娘以后學會了,便在家繡,繡好了再送到縣城來。 可能最近太累了,沈蓁蓁總感覺到倦意。有時候坐在繡坊里,還在繡著花呢,就忍不住打盹了。 陳氏就坐在她身旁,看她困頓的樣子,便勸她回家休息,繡坊她看著。 沈蓁蓁也著實感覺沒什么力氣了,便與陳氏道了謝,回家躺下了。 梁珩回來的時候,家里悄無聲息,梁珩只以為沈蓁蓁去了繡房沒回來。進房準備換衣衫,就看到沈蓁蓁正躺在床上。 因為太忙,沈蓁蓁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午睡了,梁珩走過去,就見沈蓁蓁睡得正熟,摸了摸她的額頭,也沒發燙。梁珩放下心來,換好了衣裳,又輕輕出了房去了。 沈蓁蓁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沈蓁蓁睡得頭都有些昏沉了,坐起身來,醒了會兒神,才穿衣出了房去。 沈蓁蓁出了房間就聽到廚房有動靜聲傳來,是油在鍋中的‘滋滋’聲。沈蓁蓁不由疑惑,這是誰在做飯? 沈蓁蓁走到廚房門口,便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身青衫的梁珩,雙手袖子挽到了小臂,握著鍋鏟,正低頭翻炒著鍋里的菜,灶沿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