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看著江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算梁珩很少和她說,沈蓁蓁也知道梁珩心里很不好受,可沈蓁蓁萬沒想到,梁珩會為了江寧一縣百姓,將生死置之度外。沈蓁蓁的眼淚一下就滂沱起來,梁珩還那么年輕,他卻選擇了大義。 外面的百姓聽梁珩這么說,果然都安靜了下來。 梁珩說完,腦中一下轉念了千百回,他在賭,可也許他會輸。梁珩想到后院的新婚妻子,心驟然一疼??汕懊孢€有千數百姓在等著他解釋,梁珩深吸了一口氣,將其他念頭都暫時壓了下去。 “鄉親們,如今已經六月了,二季稻谷九月便可以收獲,只要我們挺過這三個月,就能等到新稻谷成熟?!?/br> 整條街道上鴉雀無聲。 梁珩繼續道:“若是鄉親們同意,今天便可以開倉放糧。鄉親們也許會問,交糧稅又放糧,何必多此一舉?鄉親們,這糧稅不能不交,朝廷也有律法規定,必須交新糧。鄉親們交了糧稅,沒了吃的,自然就得開倉放救濟糧。鄉親們,我梁珩在此保證,一畝二斗,衙門絕不會多收半碗!” 眾百姓將信將疑,左右議論起來。 正在此時,一個耄耆老者從人群中擠了出來,顫顫巍巍走上臺階,就要給梁珩下跪。正是梁珩下鄉見到的老者。 梁珩連忙上前扶住了老人,“老人家,您也來了?” 街道上的百姓看著一個衣著破舊的老者走上臺階去,那年輕縣令還親自扶住了他,這奇怪的一幕,讓眾人不禁都噤了聲。 很多人都認識這位老人,因為他高壽,在臨近好些村都認得他。這會見他上去,不禁都好奇起來,這老人想做什么? 老人對梁珩道:“縣官老爺,我信你,我只有一畝地,明天,我就把糧食挑來?!?/br> 梁珩看著老人眼中的信任,不禁熱淚滿目,道:“老人家,您年紀大了,我派衙役跟您回去拉糧食,您放心,一定會給您記上去?!?/br> “他們在說什么?” “聽不到??!” “......” 老人拉著梁珩的手,用力點點頭。這一輩子的滄桑過來,老人如何不會識人呢?會輕聲細語跟他這種入土半截的老農說話,會不嫌棄他黑峻峻的手,緊拉著他的官老爺,他這輩子都沒見過。 等老人走下石階去,前面的人都圍住了老人,問他跟梁珩說了什么,老人說了什么梁珩也聽不見,只是老人說完后,前面的人沉默了會,便表態道:“好,縣官老爺,我家信你,下午就把糧食擔來!” “我家也信你!” “.......” 本來眾人心下就有些意動了,和官府作對,眾人心里怎么會沒有害怕呢,都拖家帶口幾代人都住在這里。自古民不與官斗,只不過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 這會見有人帶頭交糧了,便也跟著表態會交糧。 后面一眾衙役看著前面那道年輕的身影,心下可謂是五味雜陳。開倉賑民,他們自然都知道意味著什么,梁大人這是不要命了。 外面的呼聲越來越高,不過不同于先前的叫罵,都是說要交糧稅的。 梁珩不知道州牧知道這事后會作何反應,還是早點將糧食發下去妥當。 “鄉親們!鄉親們!”梁珩叫了兩聲。 “噓!別吵別吵!”前面的人見后面的還在不停地說,連聲齊叫,后面的人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鄉親們,鄉親們能今天將糧食挑來的,就今天挑來,交了糧稅,馬上就到糧倉那邊去領救濟糧?!绷虹竦?。 百姓一聽,匆匆便散去了,急急忙回家去擔糧。 梁珩轉身走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廊下的沈蓁蓁。 梁珩怔了怔,他這么做也許會沒命,他不知道要怎么和沈蓁蓁說,這么大的事,他卻沒有告訴過她,梁珩不禁有些無顏面對她。 可他卻看到沈蓁蓁對他含淚一笑。 笑容里,是理解,是支持。 梁珩緊緊地抿了抿唇,將瞬間涌上來的熱意生生壓了下去,這會他還有要事要交代下去。 “梁大人!你怎能如此草率的做了開糧倉的決定,你可知道,這糧倉你是沒權利開的!”王彥急聲道。 梁珩點點頭,“對不住,事先沒有跟你們說,這件事我一人承擔責任?!?/br> “你說你承擔就能你承擔嗎?我等算是被你害苦了!” “王主簿!”張安和厲喝了一聲。 王彥看著周圍的幾個衙役和張安和都皺著眉頭看著他,王彥冷哼一聲,“這事你們要做便做,我不會跟著你們送死的,這事我什么也不知道!”說著便轉身出了大門去,快步走了。 “梁大人,屬下愿意跟著您!”孫志俯身堅定道。 “屬下也愿意!” 張安和沒有說話,神色卻表明了一切。人心都是rou長的,李文伯如此壓迫百姓,他們如何能無動于衷,他們也都是喝這一方水,吃這一方米長大的。只是強權之下,除了明哲保身,他們能怎么辦呢。如今眼前這年輕的縣令,將他們深埋已久的熱血點燃,使之沸騰起來。 梁珩看著周遭眸色堅定的人,喉嚨哽咽,這事若是沒有幫手,他一人也絕對做不到。 梁珩甚至沒來得及和沈蓁蓁說句話,便帶著衙役進堂去分派任務去了。 這個計劃,梁珩已經想了好些天了,本來想等回復,老百姓卻來得更快些。 張安和將田地登記薄冊找了出來,搬至糧倉外面,幾個衙役將量糧食的斗拉了出來,準備著。梁珩帶著另外兩個衙役去了糧庫,百姓交了糧稅后,張安和那邊會開收據,憑收據便可以領救濟糧。梁珩交代好,又到了另一邊的收糧處。 很快就有靠縣城近的老百姓挑著、用牛車拉著糧食,來了縣衙交糧。 百姓將挑來的糧食到進官服的斗中,直至將之填滿,為一斗。 以往交糧之時,斗明明已經滿了,收糧的衙役還是不停地上打尖,實在裝不下了,就用力踢斗身,糧食便灑下不少。這些灑下的糧食是不允許撿起來的,算是折損糧,有時候一斗糧食,折損了小半斗,才算裝滿過關。 而今天,糧食堪堪將斗裝平,便算做一斗了。很多百姓挑了多余的糧食來,都剩下來了。 百姓們看著一旁站著的那個年輕的縣官老爺,算是真正明白,江寧終于盼來了好官了。 前面交了糧的人家果然領到了救濟糧,后面來交糧的人就越來越多了,生怕夜長夢多,在官倉外面排起了長隊。 眾衙役忙得團團轉,并沒有注意到兩三個衙役趁著人多跑了。這事他們清楚厲害,跟他們沒關系,不想平白搭了性命進去。 眾人一直忙到天黑,外面還排著不少百姓。排到后面的百姓,見天都黑下來了,只怕衙門的人要散值了,正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