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
怨不得國公爺,國公快快起來,地上涼,當心病了?!?/br> 順德又連忙去扶竇懿,竇懿這才順著起來了。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竇懿正打算告退,就見殿外一個內侍慌忙出現在門口求見。順德出去將人領了進來。 “啟稟陛下,幾十新科進士正跪在午門前叩閽!” 竇懿一聽,就明白這是那些進士們來告狀來了。不過他已經和齊策先通了氣了,這會子也不懼他們,便當做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立在一旁不出聲。 這叩閽便是有人告御狀,齊策登基八年了,頭次有人告御狀,且這告狀之人也不同尋常,便很是重視,立馬就命人將進士們放進宮來。 過了沒多會,又有內侍來報,說一行人跪在太和殿前求見天顏。 齊策便起了身,正往外走,見一旁的竇懿似乎有話要說的樣子,便道:“剛好趙國公也在這,國公一生見慣了了大風大浪,朕卻是登基以來,首次有人告御狀,不若國公與朕同去看看是怎么個情況?” 竇懿心下正著急,這御狀可是與他有關的,齊策邀他同去正好。 一行人便到了太和殿前,果然見一眾身穿長衫的新科進士們,正跪在丹墀之下。 齊策走下去,問道:“這是怎么了?” 眾人正低著頭,咋聽這聲音,便明白是皇上來了,劉致靖帶頭行了禮。 禮畢,梁珩往前跪走兩步,哭訴道:“皇上,微臣冤??!” “這不是探花郎嗎,探花郎的任狀已經頒下了吧?怎么不去赴任?你倒是說說,何冤之有?” 梁珩又道:“皇上,前幾日,微臣正在家中看書,不料突有三人上門,將微臣蒙暈,綁至一處。直到今天,劉狀元、易榜眼以及諸位同年才將我解救出來?!?/br> 齊策怒道:“何人竟敢如此大膽,膽敢擅自綁架朝廷命官,王法何在?!來啊,馬上命陳弘文去將賊人拿下!” 竇懿見齊策勃然大怒,剛想說話,又聽那劉致靖道:“皇上,那賊人不是旁人,正是您身后的趙國公!” 齊策臉色微變,轉頭看了看竇懿,正色道:“休得胡說,國公如何會做這等亂臣賊子所為之事!” 梁珩道:“皇上明鑒,微臣正是被關在趙國公府三日,微臣所言屬實,后面的同年們親眼所見!” 竇懿見狀,撲通一下跪下,道:“皇上,老臣確不知那惡奴與梁探花有什么過節,竟將梁探花綁至微臣府中?!?/br> 劉致靖冷笑道:“國公爺真是好一張嘴,剛剛在府門前可沒有說是什么惡奴,我等親眼所見貴府的小姐綁著梁探花出來,難不成貴府的小姐竟是惡奴嗎?” 竇懿臉色一變,正要說話,就見劉致靖對著齊策高呼道:“我等雖出自寒門,但尚有皇上為臣等做主,必不會讓那些個目無法紀,目無皇上的jian臣逆黨殘害了去!求皇上為我等做主!” 后面的進士們也跟著高呼道:“求皇上為我等做主!求皇上為我等做主!...” 呼聲從四面宮墻回蕩而來,聽在耳中,竟有十分的悲憤之氣,讓聽者不由感同身受,皇上確是這些寒門學子唯一能倚靠的了。 齊策面色沉下來,不待竇懿說話,便道:“眾卿放心,此事朕定會給你們一個交代!” 竇懿連忙跪下來,道:“皇上,此事確與微臣無關??!” 齊策這次卻沒有命人扶他起來,只道:“這事若是平常,這些進士郎們會來告御狀?國公休要多說。若是此事與國公無關,朕定當還國公清白?!闭f完又吩咐身邊的順德道:“順德,你馬上去傳朕的旨意,命大理寺卿齊叡即刻查辦此案,定要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給眾卿一個交代!” 說著又讓眾人起身。劉致靖見差不多了,便謝了恩,后面的人也跟著他謝恩站起身來。 齊策又安撫了幾句便走了。 劉致靖也帶著人準備走。就聽后面傳來一聲“賢侄且慢!”。 劉致靖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竇懿,道:“國公有何話說?” “賢侄可否借一步說話?” 劉致靖道:“我與國公沒什么好說的,國公有話請直接說吧?!?/br> 竇懿看著劉致靖似乎帶著絲笑意的臉,頓了頓,瞇著眼道:“賢侄還太年輕,老夫有一句話想送給賢侄?!?/br> “國公請將?!眲⒅戮傅?。 “凡是留一線?!备]懿沉聲道。 劉致靖沒有說話,朝竇懿拱了拱手,便帶著眾人去了。留下竇懿站在原地,看著劉致靖一行人的背影,神色莫測。 新科進士告御狀之事,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內大街小巷。 仕林之中的大部分人畢生都與苦苦追求的功名無緣,進士在他們心中,是像神一樣不能被侮辱褻瀆的。進士就是天下仕林的楷模。如今告御狀這么大的事,還是幾十進士爺聯合上告,可知情節之惡劣,手段之卑劣。 各茶樓酒肆更是成為了眾仕林的聚會之地,眾文人心里憋了口氣,不吐不快。皆是以筆代誅,討伐趙國公的。趙國公一門以前的劣跡也被重提,更激起仕林文人的怒氣,一時之間,討伐趙國公一門的檄文在仕林之間四處抄閱。更有甚者,寫下檄文于大街小巷的墻壁之上,百姓圍觀者眾。 朝中的大臣、御史臺也紛紛上奏彈劾趙國公一門。不止是綁架梁探花之事,還有趙國公一門貪污、賣官等等劣跡。趙國公一門勢大太久了,太多事可以讓竇家一門斬首幾回了。趙國公一門囂張太久,得罪了不少人,這么一下便成了眾矢之的,眾人皆痛打落水狗。 個中曲折,梁珩并不清楚,只知道后來趙國公帶著賠禮親自來與他道歉之時,已被削去了國公之爵。聽說還是太后拼死才保住了趙國公滿門的性命。 事畢后,梁珩便帶著任書,與如意和菱兒一道往江南去了。 沈蓁蓁回家快一個月了,每天便是陪著她母親一起。沈忞也每天都去正房里坐坐,也不多坐,坐個兩刻就走。 沈蓁蓁回來,一家人都極高興,沈宴成親十年,已經有一雙兒女,兒子名沈懷瑾,女兒名沈芳苓。沈蓁蓁大嫂二嫂見小姑回來,皆是每天過來陪著坐一會兒。 只是不論沈宴如何勸說許氏,許氏都不肯點頭女兒定親。人都沒見過,女兒又是退過一次親的,如何等安心將女兒就這樣嫁出去了? 沈宴見母親堅持,便只好作罷了,想著以后梁珩找時間來涼州一趟,讓他娘見見再說。 沈蓁蓁回家久了,便越發思念起梁珩來,不知他們在京如何了。 這天沈蓁蓁正陪著母親說話,沈忞也坐在一旁,大丫頭碧蓮便打簾進來了,道:“老爺,管家來了,說是門口有幾個人,一個自稱姓梁,來拜會您的。哦還有,小姐,如意跟著那人來了呢?!?/br> 第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