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別著一根簡樸的烏木簪子。她這個喜好,張氏一直不能理解。 溫晚夏進來時,溫含章剛好讓人收了首飾盒子。她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盒子將將合上時閃過的那點璀璨光芒,眼神不自覺暗了暗。又重新掛著一張笑臉道:“大jiejie你去了那么久,我可想你了?!?/br> 溫晚夏口上說著好聽話,眼角卻撇著溫含章屋里的布置,東西雖少,卻無一不雅致,珍珠花,玉石樹,珊瑚盆景,錦繡茵氈,看得她暗暗咬著牙根。 溫含章笑道:“我就想著你是必要過來的,早就打發人將禮物送到你屋里了?!?/br> 溫晚夏捂著嘴輕笑:“我就知道大jiejie一直想著我!”又道,“還沒跟大jiejie道喜,寧遠侯府早上讓人過來下聘了!我姨娘去看了,說是六十六抬聘禮每一抬都放得滿滿當當的,寧遠侯府可真是富貴?!?/br> 溫晚夏可算是戳中了溫含章的痛點了。溫晚夏一聊到這個話題,溫含章就蔫了下來。溫晚夏本就是先人一步趕來奉承的,還以為溫含章剛回來精神不好,又略說了幾句就告辭了。 溫晚夏走后,春暖一邊收拾著桌上的茶具,一邊暗示道:“姑娘,我聽院子里的小丫鬟說,三姑娘這一個月來好幾次出門,都是接了寧遠侯府四姑娘的邀約上門做客?!笨伤齽偛乓痪涠紱]提。雖說寧遠侯府四姑娘也是庶出,可人家在家里獨占鰲頭,嫡母只有兒子沒有女兒,也樂得把個庶女當親生的看待。 溫含章躺在貴妃榻上,懶洋洋地敷衍:“夏姐兒人緣一向不錯?!?/br> 春暖恨鐵不成鋼,大叫了一聲,“姑娘!” 溫含章哈哈笑了一聲,轉身坐起來,打趣:“春暖,你和我一樣的年紀,怎么心眼就那么多呢?!?/br> 春暖:“還不是姑娘!看誰都好,我就只能多cao心一些了?!惫媚镂磥淼墓脿斂墒莻€香饃饃,滿京城出了名的俊美才子,聽說每次出門都有人駐足觀看。兩家剛換了庚帖時,就有別府的貴女擠兌姑娘。剛開始時姑娘還郁悶,久了就不當回事了,有時候她心情好了會刺回去,有時候直接就把那些擠兌都當耳旁風。 春暖經常跟溫含章一起出門,對關于未來姑爺的事都練出反射性了。 溫含章坐起身來,道:“她是我meimei,我自然不想把她想得太壞。再說了,即使她有壞心思也成不了事。我若出了事,寧遠侯府寧愿退親也不會讓庶女進門。都是一家子的姐妹,同氣連枝,禍福同當。到時候我就算了,她卻一定討不著好?!彼偃绾螇櫬?,也是伯府嫡女。 正是因為看得分明,溫含章才沒把庶妹的那點小心思看在眼里。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陰謀都是紙老虎??! 溫含章現下唯一的心事只有自己的婚事。 在一天沒有弄清楚鐘涵為何突然轉變態度前,她都不會安心。 可想著鐘涵那張冷臉,溫含章心下有些難辦。 那廝對著不識時務硬要往他身上靠的人可是不怎么友好。曾有他的一個堂兄未征得他的同意以他之名請客作宴,鐘涵竟然在外對人說他“不告而取,偷名借光,比之強盜更加無恥”。 溫含章當時少不更事,聽到別人說的這個事時,還覺得才子孤傲理所應當??僧斶@位大才子成了自己的未來夫婿,又對她屢屢看不上眼,溫含章見著他時,就沒有不想撓花他那張臉的時候。 正文 第3章 第三章庶妹心事 自先永平侯去世,除了早晨的晨昏定省,府中晚膳都是各院各自用的。只有每月初一十五,或是逢年過節,才會聚到榮華院中一起用膳。像這種不年不節卻要聚在一起,多半是有什么特殊之事。比如府中大姑娘出門多日終于回歸,為了給親生女兒做臉,張氏張羅著為她接風洗塵。 溫含章到榮華院時已是掌燈時分。還未靠近,張氏住的正房主廳中就傳來一陣歡笑聲。永平伯夫人萬氏清脆的嗓音如銀鈴般飄出門簾子,聽了就叫人覺得這必定是一個爽朗利落之人。 溫含章也不著急進去,她把身上披著的薄披風遞給一旁等著的丫鬟,看著正站在屋檐下的張嬤嬤,關心道:“這一路這么辛苦,嬤嬤怎么不去休息?”張嬤嬤是張氏身邊的得用人,這次出門,陪在溫含章身邊的除了一位溫姓族人外,就是張嬤嬤了。這一路這位老嬤嬤對溫含章一直很好。 張嬤嬤笑道:“歇了一下午也夠了。老太太身邊還是要我看著才行,那些小丫鬟毛毛躁躁的,我怕擾了今晚的宴席?!庇值?,“姑娘趕緊進去吧,老太太、伯爺、太太和二爺都在等著呢?!?/br> 溫含章頷首,給春暖使了一個眼色,春暖會意地站到張嬤嬤身邊扶著她。 待到她進了屋,張氏笑著罵道:“就你瞎磨蹭!看你大哥大嫂都等了多久了?!?/br> 永平伯夫人萬氏口齒爽利:“看老太太說的,這也沒耽誤多少時間。還沒給meimei道喜呢!meimei入京也沒給我們先發個信,我們好歹打發人去碼頭接你。這下人突然回報說大姐兒回來了,好懸沒把我嚇了一跳。我還想著,不是說還在路上嗎,怎的突然就到了。又想著,這可不是剛好嗎,寧遠侯府剛下了聘,meimei就回了,這可不是因了那句話,天緣湊巧嗎?”今天早上那些堆滿了整個院落的豐厚聘禮可真讓她暗暗咂舌。 萬氏是很有福氣的長相,臉若銀盤,眼同水杏,唇不點而丹,就算組合起來不甚美麗,但看著也十分舒服。她是先永平侯夫人在時就為長子訂下的媳婦,前年剛進門,張氏對她也沒什么不滿的。 說起來,萬氏還得慶幸張氏是個繼母,若是親娘,見了她家當時落魄成那樣,未必還會愿意這門親事。萬家跟永平侯府定親時還是蒸蒸日上,先永平侯夫人看上了萬氏的娘素有德行,名聲也極好,才會在纏綿病榻時還掙扎著起來為長子定親。 可惜永平侯夫人一死,萬家就因瀆職被皇帝所厭棄,隨后一連幾年,家里喪事不斷,萬氏先是喪父,而后兩個哥哥又因意外身亡,家中只剩下一個幼弟。待萬氏到了花期,她和她娘都擔驚受怕,深怕永平侯府上門退親。 永平侯當時確實有這個打算。他那個時候已經打算為長子請封,長媳的家庭怎能如此不堪,這娘是后的,爹可是親的。后來還是張氏請還是姑娘的萬氏上門做客,萬氏有一個能被先永平侯夫人看上的娘,自身的素質也不會太差,兼她的幼弟當時已經被當朝旬大儒看上,當了他的關門弟子,這門親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