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宋貞敬兩父子以及安徽來的都指揮同知莫信、以及后來趕來的江蘇指揮同知高群。 幾人入內后,趙曜地位最高,坐在最上首的,見所有人都進來了,便道:“諸位請坐,今日請諸位大人過來,主要是商討一下接下去的軍政之事,雖此次一戰,山東都司重挫韃靼軍,斬殺韃靼首領之一的古魯力,暫解了華東華北地區之危,但大家不應掉以輕心,西路還有十萬韃靼軍在我大周腹地,殺傷搶掠,東路也還有十萬韃靼軍對我通州重鎮賊心不死,想要奪回我大周河山,還任重道遠!” 這一番話有褒有揚,也有敲有打,一下子就把在場眾人心中猶剩的喜悅給敲去了大半。在場這四省官員,山東幾個官員自然是面上有光,畢竟這擊退韃靼的第一功,第一勝,就是他們山東拿下的,尤其還不是小勝,而是全殲敵軍十萬兵的大勝!這日后論功行賞,怎么也是第一等的!像沉不住氣的陳赟和伏大牛,隱隱地都抬頭挺胸起來。 而像安徽的莫信和江蘇的高群,怎頗有些酸酸地瞅著那個快要抖起來的陳赟,心里也都各自憋著了一口氣,誓要好好帶著自己手里的這幾萬兵,在殿下面前立功,立大功,還要寫信回去,讓自家的指揮使也要嚴格按照殿下的旨意,募兵練兵,非要帶出一支比山東更精銳的兵不可! 趙曜一瞧這兩位的臉色,就曉得他們是怎么想的,但他非但不覺得這種競爭有什么錯,甚至可以說是大力鼓勵的,畢竟只有所有省府都想著爭功,才能都好好練兵強兵,這天下也才能早日平定,至于功勞,他想來也是不吝惜給的。 他心里高興,然后又偏頭看了一下宋貞敬那青黑的臉色,心里就越加高興了,若非在會上,他都想仰天大笑。傅廣平這個廢物臨死之前還能用來打壓一把宋家的氣焰,著實是意外之喜,這些人里頭,有功的有功,沒功的也有勞,只有他宋貞敬那兒的人,不僅沒勞沒功,還捅了個大簍子,犯下了迄今為止,最惡劣的臨陣脫逃之罪。 傅廣平還在押來的路上,恐怕日后很長一段時間,宋貞敬都難在這群人中抬起頭來。能讓宋家人暫時沒臉插手政事,趙曜還是很滿意的。 “在這里,本王要提一提山東都司指揮僉事,這位伏大人。他孤身一人帶著一萬兵,就敢渡黃河,深入敵軍陣營,力挫韃靼兩萬殘兵,拿下古魯力的首級!此等英勇,才是我大周士兵的榜樣!”趙曜還要再抬一抬山東都司的地位,山東都司的兵幾乎是他的親兵,山東的軍改也是他和張大人親自推動的,他必須以山東都司來給全天下的都司樹個標桿。尤其是要狠狠敲打敲打中原地區那幾個懶政怠政,任由軍戶逃散、軍田被圈的廢物都司,別以為他處置了一個傅廣平就會停手,如果他們這些人還渾渾噩噩,不聽從他軍改的指令,不明白他軍改的決心,他也不介意,把中原那幾個指揮使全部拎出來殺雞儆猴! 作者有話要說: 么么噠~更新來啦~男主已經徹底站穩腳跟了,女主也馬上快了哈哈~ 第63章 誰無父母 趙曜第一次正式在數省官員代表面前亮相, 就用強硬的姿態給了這些官員一個震懾,也給了天下一個信號——太子雖年幼,卻絕非弱主! 而這個不弱, 不是做出一副色厲內荏的姿態,也不僅僅是指其脾氣秉性,而是他背后實實在在的軍功和山東十萬兵的絕對忠誠! 一個敢動前朝軍制并親上前線的太子, 絕不是個能任人擺布的太子, 而一個改制成功, 首戰便滅十萬敵軍的太子,必將是未來的雄主! 不僅在場眾人, 得到消息的大周其余十余省的官員,如今都有了這樣的覺悟。那些想著要扶持小太子,權傾朝野的大臣們, 如今都熄了這層心思, 只琢磨著該怎么在殿下面前立個大功勞,日后能撈更多政治資本。而那些猶猶豫豫還等著觀望的官員, 如今更是忙不迭地往山東跑, 唯恐自己慢了一步,就被殿下給記住,步了傅廣平的后塵。至于先前還蠢蠢欲動的藩王們,如今更是一個個地都把頭都縮回去, 害怕露了跡象,就被這位厲害的侄子/侄孫給逮住清算了。 這些日子,趙曜已經收到了很多所謂要來勤王的加急軍報, 都被他全打回去了,只留下了早早就北上勤王而來的安徽都司,和離山東比較近,同在東路線上的江蘇都司。如今,這兩都司各派來了四萬人馬,各有兩位指揮同知隨軍而來,這一次會議,趙曜便著人各請了一位。 如今這贊揚也贊揚完了,敲打也敲打夠了,接著便是說正事了。 陳赟收到趙曜的示意,便首先站起來,給在場兩位別省同知、以及本省幾位行政官員,分析目前的戰局:“如今東路這一支的韃靼軍基本全軍覆沒不足為懼,但是通州城周圍還有十萬韃靼兵一直在攻城,不排除他們不死心,繼續分人馬南下,所以,我們首先還是應當做好警戒,注意應對南下而來的敵軍?!?/br> 莫信和高群都聽得很認真,他們是指揮同知,陳赟大人是指揮使,雖然不是一個省的,但這級別畢竟是人家高多了,人家還有直接和韃靼軍對戰的經驗,所以這兵馬的統籌調動權在他身上,也沒什么好說的。 “其二,便是盤踞在山西的那支西路韃靼軍?!闭f到這個,陳赟的神情便明顯凝重起來,“這支隊伍已經攻占了整個山西,占了糧倉糧草,軍備軍需,正是兵強馬壯之時,如今據斥候來報,他們已經開始集結隊伍,往河南而去,不出意外的話,十天之內,會進入河南境內?!?/br> 說到這里,陳赟的視線落到了宋貞敬的身上,趙曜也隨之看過去,問:“宋大人,不知你們河南那邊可有應對?” 宋貞敬對軍事那是一竅不通的,更何況如今傅廣平又在押解來山東的路上,河南都司如今是布政司湯大人在兼管著,他硬著頭皮道:“河南如今也募集了數萬新兵,湯大人正積極準備應戰,且近日有當年與韃靼軍交戰過的老將來投,臣以為,河南有能力與韃靼人一戰!” “與韃靼軍交戰過的老將?”莫信不明就里地開口詢問。 “此人是當年項家軍的舊部,如今流放年限已至,他聽聞韃靼軍入侵大周,便千里迢迢從流放地趕了回來,欲為大周盡綿薄之力?!闭f話的是宋庭澤,他輕描淡寫一句項家軍,倒是把在場其他人嚇得不輕。 項青云去江南,必是去找宋庭澤的,如今去河南,想來也是宋庭澤推薦他去的。趙曜看向宋庭澤,眉心微蹙,宋庭澤是知道項青云與他的關系,可是他卻沒說出來。 “卻不知,宋先生為何會如此清楚?”高群有些激動,忍不住開口。 “說來慚愧,此人最先是來找的老夫,老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