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1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采礦都是艱難的,黃金也不例外——想要得到黃金第一步是勘探, 而很久以前, 中原就對勘探地脈頗有研究了。將金礦分成了山金、砂金兩種, 山金指的是礦床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區, 由內火山、巖漿等形成。砂金則是由山金礦露出地面之后, 經過長期風化侵蝕,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過風、流水等的搬運, 在流水的分流下聚集起來,沉積在河濱、湖濱、海岸而形成的砂金礦床。 根據這兩種由來, 就可以從地表看出一些端倪,譬如說哪里有金礦,而哪里的金礦是富集的,哪里的金礦相當貧乏??傊鶕郧皡嗡尾傻V留下的資料和大明自己的勘察,已經知道了許多的呂宋金礦、銅礦。 即是說,這一點上并不用花費太多人力物力了?;蛘哒f當知道哪里有礦之后,花費人力物力的部分也就不在勘察上了,而是在采礦本身。不客氣的說,采礦的過程就是相當不友好的。 有技術和經驗的礦工被特意請到了呂宋,他們大都有了年紀,當然不指望他們做那些力氣活了。他們的工作是教導那些新招來的,根本不會采金礦的青壯,學會采金礦。 這當然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采金礦實際上也就是細心和力氣兩個困難而已,實際上的技巧其實并不多。所有招來的礦工都分在不同的師傅下面,幾天就能帶會一批,然后飛快地投入金礦的生產。 已經頭發夾雜大量銀白的老師傅親自帶學徒們下礦坑,指著正在干活的礦工道:“咱們這邊的礦是山金礦,從這邊礦坑采到礦石不過是第一步,你們只要學一些簡單的看礦和收礦也就算過關了,一會兒我再帶你們去看下一道磨礦?!?/br> 所謂磨礦就是將礦石放入水碓,通過水力將大塊的礦石粉碎,然后用石磨磨成粉末。這也稱之為碎礦——說‘黃銀即淡金......每得礦,不限多少,俱舂碓成粉’,指的就是這個了。 “之后還有洗礦一道,將礦粉浸入水中,磨成更細的粉末,然后用木桶裝水仍舊浸泡。然后要加楊樹皮汁攪拌數次,這樣石粉浮起金粉沉降。這個時候就可以用金盆洗銀法,這是下一道的事情了,之后會有另外的師傅教你們?!?/br> 其實之后除了使用洗銀法,還有許多工序。譬如制團燒結,也就是將含金的粉末和米飯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球團,與木炭分層壘成堆,去除一些雜志、燒結成松脆的礦團。又譬如冶煉,是將礦團鉛混合熔煉,形成含金銀的鉛塊——得到鉛塊之后才能使用灰吹法。也就是把含金的鉛塊放在草木灰上熔煉,吹入氣,去除鉛塊的鉛。再吹去草灰,便可收獲高純度的黃金。 呂宋盛產黃金和銅料兩樣,大明非要拿下這呂宋不可,也是考慮這些良多。黃金且不說,只說這銅料,探明的礦脈生產量居然比如今整個大明還要多出好多倍來,這可讓所有人吃驚了。 如今呂宋什么都沒籌劃起來,就連官員都沒全配齊,本在產礦的礦脈已經恢復生產了——外頭都知道了,那幾個大礦藏如今是分作兩班,日夜不休地采礦,這是想著年前運出第一批,好討皇上高興呢! 本來這是官員們加工細做的事情,無論如何也不關商人們什么事?;蛘哒f,在這件事上他們倒是想摻活,畢竟呂宋的礦藏若真的開采,那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只是這種事也就是想想而已,想摻活也摻活不上??! 然而從呂宋隱隱約約遞出的消息又讓他們一個個興奮起來,泉州方家大夫人這邊接了來信就與丈夫道:“老爺請看,這就是周太太的厚道了,當初在泉州結下的舊情分,也就是她能一直記得?!?/br> 方家大老爺也看了信紙上的訊息,點點頭道:“這件事十分要緊,你立刻著人去辦,別的人都信不過,非要本家子弟不可——而且還要那等自己有本事的!至于倚賴著祖蔭,從來當不得大場面的,就不要派出去了,也免得壞了事兒!” 方家大夫人利索地點頭應了,后又道:“說起來這件事還是周太太有本事了,這金礦的事情雖然沒得明令禁止,卻也沒有私人占下的先例。最多就是那些化外之地、邊陲之縣,有些龍頭或者豪強私下開采而已。到了周太太這里,沒成想居然成了公開競標的營生,倒好似她娘及顧家每年辦的那珍珠會!” 方家大老爺本事不算高,卻是個見事明白的,只把手上的信放書案上一放,便笑著道:“朝廷這也是兩面討好了,一則朝廷如今是真沒銀子——而沒了銀子,呂宋的事情如何做的起來?二則放出來的都是一些小礦、貧礦,在咱們這些‘敲骨吸髓’的商人手上那是賺錢的買賣,放在朝廷手上只怕就難說了。賺錢不賺錢的成了小事,只怕還要賠出人命來,這場面該多難堪?” 采礦并不是什么舒舒服服的事情。體力繁重,要是礦洞里有個意外,或者外面的地方勞累過了,出人命哪里有什么稀奇的。如果是放在商人手上,其實也有這個憂慮。只是因為怕事兒,多少相對朝廷官員收斂一些——這種事在大明地界也是有的,哪一回不是掉一些腦袋! 這都是事實,方家大夫人自然沒的說,只是因為大老爺一句‘敲骨吸髓’的調侃笑了起來。拿了帕子捂著嘴道:“老爺這話我可沒法子接,倒好似我們這些人慣會吝嗇克扣一般——不過就算是一些小礦、貧礦,那也是周太太的本事了。不管有什么緣由,這總是之前別人沒辦成的事兒呢!” 是的,正是禎娘促成了這件公開競標金礦的事情。不過這也不是什么隨便競標,朝廷也留了自己的心眼,那就是只有朝廷點頭了的金礦,那才能出現在競標的內容里。這樣一來,朝廷不止不會放出那些儲量豐的,甚至連未探明的也不會隨便弄出來。 不只是怕走了寶,同時也是為了防備呂宋這邊自周世澤這個總督而下的官員。這些人在呂宋天長日久的,就算不是主管采礦,只怕也有各自門路探到礦藏的一點點風聲。要是真作怪,自己提前摸清楚了礦脈,然后做些手腳,朝廷不是有的要虧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作為呂宋的‘地主’,禎娘可以做的事情還是太多了。譬如說這一回她使人情、擺事實,總之是把金礦外包給人這件事做成了。但是這件事是她促成的,自然也是她準備她決定時候。 她甚至不需要多做太多,只是把這件事快快地辦起來,最好兩三天就競標,就能省下不知多少錢、淘汰多少人——都知道做生意是怎么一回事,看上去家大業大是真的,但若真說到立刻可以拿出來使用的金銀,這卻不見得多。 而呂宋本就因為缺即刻使用的錢才會有金礦包出的事情,若是說將來,誰不知道呂宋將來會十分有錢?因此金礦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