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3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手上的東西,有些人會暫時屈服于你,替你達成你想要的目的,這是當然的,也是這世道里的道理! 第140章 由禎娘發帖子的酒席當然是人人都到了, 然后禎娘當眾把意思一說,并且首先出了五萬兩。大家不管是愿意的還是不愿意的, 最后也只能乖乖思慮該出多少, 而不是出不出。心里抱怨最多的大概是禎娘真是舍得, 五萬兩的調子可是起的高, 她出五萬,其余的總不能幾百一千就應付罷。 就好像你自家湊份子,與親朋好友過生日。雖說可以按著等級遞減, 小輩都可以少一些。但也沒有大家都是幾百幾十,到了你這里就成了幾兩了。自己不覺得丟人倒是小事, 只怕大家如何看呢! 世情如此,所以大家所謂出錢出力都是比照著來的。禎娘這五萬兩好比就是魚餌, 有些人魚餌用的一般,所以只能有小魚小蝦上鉤。有些人魚餌好,那就引的來大魚——五萬兩確實是好魚餌了。 這種情形大家也不免感嘆, 周參將果然是一個舍得的, 能做大事呢!為了讓大家入甕, 竟然舍了自己五萬兩銀子!這才真是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只是拿孩子套狼的事情大家見得多了, 卻沒見到這樣拿自家孩子套狼的。 再加上流傳的, 可是會影響周參將的觀感——而到時候買債券可是看人家臉色,大家一時大方起來。方家大太太就眼珠一轉,最先響應道:“我不敢與參將夫人比肩, 就低一等,出上三萬兩銀子?!?/br> 方家二太太就私底下嗤笑了一聲, 方家如今還沒有分家,這種事似乎該算一家人的,其實不然。他們家的規矩,雖然沒分家,子孫們卻可以經營各自小家庭。方家大太太為了將來的債券先花這一筆,受益的自然也只能是他們大房。 然而表面上是嗤之以鼻,心里又何嘗不是羨慕。大太太娘家富貴雙全,嫁的也是長子,如今還是家里的當家夫人。手上可以支配調度的銀錢不知多少——這又是一個和那顧禎娘一樣生來命好的,她心中忍不住忿忿。 最終事情果然如愿,在泉州這些有錢婦人的‘踴躍’支持下,最終湊出了八十七萬兩銀子。按照之前估計的,整個福建水師訂單價格在二百萬兩上下來計算,這筆銀子何止是定金,若是遇到一個貪腐的,能把好大一塊摟到自己懷里。 周世澤當然不是這種人,甚至他沒有讓這筆銀子在賬上走過。直接把定金下給了信譽良好的船廠、火藥廠這些廠子,至于剩下的也盡可能花掉——找錢的時候很難,花錢的時候卻很容易,特別是為了一支水師花錢,那真是如流水一樣。 周世澤這就是趁人不備了,大家還沒回過神來,自然也就更談不上商量這筆錢該存在哪個戶頭,花在哪些東西上面。這時候快刀斬亂麻,等到其他人想要分潤錢財的時候,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偛荒苋柺樟隋X的廠子退款罷,這些廠子都是大廠,背后的東家誰也不怵。 也有人暗中嘀咕道:“這也忒不守規矩了!給咱們水師衙門的銀子竟然不入賬,直接就由著參將大人花掉了。要是人人都這樣做,貪腐起來根本不能監督!賬目豈不是亂了套?那我們這些算錢糧的還有什么用?!?/br> 面對這樣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明明知道周世澤為什么要這般,不過是為了自己利益說話。另一種是真糊涂,真不知道周世澤為什么這樣做。實在說,真糊涂的只怕比揣著明白裝糊涂還要麻煩!壞事的是他們,不能說的也是他們,人家還自認為天下第一正直呢! 也有眼明心亮的,便回了這人道:“怎么不可以,這可不是朝廷撥的銀子,只是泉州各界捐的罷了。按照人家的說法,由領頭的給水師采購東西,眾人都可監督,保證銀錢落到實處。這領頭的是誰,你不知道?正是咱們參將大人的夫人!左手倒右手,你說他能不能自己決定了?!?/br> “東家,如今外頭都在議論這件事呢!都說周大人是上輩子積德,這輩子回報。娶了您,這輩子路好走得多,還能比別人在官場上少用心二十年!”劉文惠如今已經從瓊州回來了,與禎娘接著說糖業生意的時候就提到了這個。 這時候禎娘的肚子越發大了,之前都把糖業的事情交給顧周氏幫忙,這時候更加不會逞能了。她只是時刻關注這件事,等到以后也能快速上手而已。譬如今日,她又不用做什么,只是旁聽著劉文惠和母親說就好。 劉文惠是個有些滑頭的,他一上來也不是先說糖業的事,而是提起了最近的新聞,暗中捧了禎娘一下。好在他這人知道分寸,這種事從不多做,也就是討好一下。況且他有真本事,于是這就和那些阿諛之輩不同了。 禎娘坐在椅子上,身體日漸沉重,連起身都不敢隨意。于是只是擺擺手,讓他正經些,然后道:“又拿這些事來說,說的多了我要生氣了,今歲少你年底的分紅,你信不信?還是快把正事說了?!?/br> 劉文惠立刻做出低頭的樣子,正襟危坐道:“首先先說瓊州那邊的事兒,土地進展的很順利。那邊其實就是荒地,若不是一年三熟的好地方,還不如在這邊開荒來的好,招人多難!” 還有其余的工作,譬如說平整土地建立榨糖廠。作坊廠子建起來很快,并沒有什么難的,在劉文惠從瓊州那邊過來的時候,已經至少做完了一半。倒是生地養熟這樣的事,因為送過去的破產農戶還只是第一批,只能說開了一個頭。 說到榨糖廠,如今榨糖的機器并沒有搬進去,甚至劉文惠都沒有見過,依舊是禎娘一口許諾的。這時候還沒看到影子,劉文惠也忍不住問道:“榨糖廠我走的時候已經有樣子了,如今只怕差不多完成,就是不知道東家說的機器從哪里來?!?/br> 禎娘選定的機器從海外來,她當初打聽的很細,知道外國有自己的提煉技術與機器。兩邊進行對比能夠知道,大明與西夷的可以說是各有優勢。只能說大明的更加適合小作坊形式,單個成本并不高,有些家庭都可以負擔。 至于西夷的,大概是這些年來他們一直致力于開展甘蔗園,大量生產蔗糖,這都是大生產的做派。實際上也是這樣,這些西夷的國家里,能夠做甘蔗園和榨糖廠生意的也只能是他們的顯赫人物。 禎娘并沒有要一直瞞著劉文惠的意思,只是之前不確定能不能弄到這些機器而已。如今看來是比較容易的——對于做機器的來說,賣給誰不是賣呢,賺的錢才是最實在的,他們哪里管著機器是歐羅巴用還是亞美利加用,至于大明,那就更不管了。 甚至他們還考慮到一趟海運路費高昂,若是機器壞了大明這邊不會修那是多么浪費,所以愿意培養會修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