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書迷正在閱讀:名門半妖、蓄意接近、以戀愛之名[綜]、[亂世佳人]平行時空、[綜]黑暗本丸洗白日常、仙釀師、貓奴影帝、紅豆生民國、因厭生愛、無憂公主
的——這事兒只怕明日就滿城都知道了?!?/br> 禎娘這才真的有些好奇,問道:“這是什么道理,往常這種事情不都該瞞著?不然蒙古和女真他們有了防備不是更麻煩。難道這一回朝廷有什么別的安排,能與我說么,就是你上峰說過可以說的一些?!?/br> 周世澤哈哈一笑,道:“朝廷當然有安排,這一件事兒全是因為根本做不到不往外透露,不然他們自然也想秘密行事的。這一回朝廷是打算出動九邊大軍,不是像原本一樣小打小鬧?!?/br> 周世澤意氣風發的樣子讓禎娘暗自覺得好笑——打仗再怎么說也不是什么好事,他的興奮未免也太沒得道理。雖然他也不是喜歡打仗的那些壞處,他喜歡的是建功立業,喜歡的是再戰場上沖殺。 說的這樣粗略,禎娘猜測一定是有什么不能說的給隱瞞了。她倒是猜測正確,這一次朝廷用兵確實不同尋常,有大動干戈,甚至一勞永逸的意思。在殺傷蒙古騎兵的前提下,最好能夠讓現在的汗王失去對草原的控制。 朝廷的打算是扶持汗王某個年幼的子孫,然后號令整個草原。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比起自己直接使勁要行之有效,真有個不妥也是人家自己打自己,朝廷沒得多少干系,這樣如何做不得。 不過就算似這樣知道的不多,禎娘也立刻有了主意,只略想了想就道:“既然是要動大軍了,之后一段時日自然百物皆貴。像是糧草一般,正是打仗時候,朝廷不能不管,況且我也不賺那國難財。但有些生意倒是做的,左右不妨礙生計,誰做不是做!” 打仗時候百物皆貴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糧草之類是必定的。雖說也有糧草從別處糧倉調遣過來,但多數還是要就地籌措,這也是看各地糧商和官府官倉本身的意思。 然而可別以為就這一樣花銷,像是軍刀、□□、弓箭、鎧甲之類,自然是從各地衛所自己個兒庫房里拿。如果是京城里來的王軍,也自有兵部開庫。但是像戎裝旗幟、被服不要采買?外傷藥不要準備?發下來的武器不堪使用,不是要為身邊精兵再采買? 各樣需求可比一般人想的大多了,而往軍營去的多了,民間就是供不應求,漲價也就順理成章。即使朝廷記得管控,也就是那些糧食之類,其余的無關大局,只要不過分,也沒得多說一句的余地——其實是力有未逮,遍地都是要做生意的商人,怎么管的過來。 周世澤不是蠢貨,自然曉得這時候是發一筆外財的時機。只是他以前最懶得打理這些事情,就算是一個千戶官,也沒因為自家位置謀過福利。這時候聽禎娘的意思,自然無可無不可。 只隨口問道:“隨你心意,記得你手上還做著別的生意,既然是這樣,不要太費心就是了,難道家里還差銀子?” 后又想了想道:“到時候做生意且小心一些,我不清楚里面的水,只曉得這些生意也是劃下道兒來了的。似乎是一些大豪商之間說定,別人再難得插手,人家都是在九邊樹大根深,在朝廷又有大佬護身——其余的就沒什么可說的了?!?/br> 禎娘本來的打算就沒有那些,她又不是專門做這種生意的,只是眼睛正好看到了。所謂‘賊不走空’,抓著大把沒處花的銀子,又有賺錢生意擺在眼前,你說你是做不做?但凡是商戶人家出來的女孩子都是禁不住的。 這種生意對禎娘也就是一把偏門財,賺頭足夠大,卻遠遠不如手頭上真正的生意體量大,還是細水長流。有這些緣由,禎娘自然不會一頭扎進里面——當然,更多的是人家后臺硬實,這樣的障礙不是一般商場上對戰的困難,禎娘不大喜歡面對這種。 她這時候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便只是與周世澤道:“你說的沒有一點兒錯,我也沒得那打算。不過你自己是衛所子弟,按照道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頭一定是有份額的,你難道不知道里面的章程?” 周世澤仔細想了想這一回事,要是禎娘不說他真就不記得還有這樣的事了這時候提醒倒仿佛有些影子,只是實在想不清楚,況且這些事也是年年都在變化的,此次不同,便索性不想。 攤攤手對禎娘道:“我哪里還知道這些,罷了罷了,我讓人去興哥家里問一問。嫂子是個在這上面用心的,一定清清楚楚?!?/br> 這興哥就是趙興府上,不該說人家在這上頭上心,該說少有衛所子弟不在這上面上心的。這也算是衛所里少見的幾樣好處油水,人人都盯著,就是自己沒得人去經營,把個自己的份額出賣,也有一筆進項呢!也只有周世澤這樣不會過日子的,竟錯過了! 這邊小夫妻兩個似閑話家常一般,禎娘到底只是一個江南閨閣女孩出身,她根本不知這打仗是什么營生。周世澤不動聲色,最多就是說些建功立業的話,她也就不大知道里頭有多少兇險。 和兩個小夫妻一樣,商量些瑣碎的衛所人家也不在少數。打仗雖然要緊,也不能耽擱了生計。然而哪里曉得朝廷這時候為了九邊這場仗正是要翻了天了——誰不知道游牧民族邊疆游蕩,有的是禍患,難道從來沒人想打消這禍患? 只是打仗是什么事兒,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那真是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了,這是能夠輕舉妄動的嗎?打仗費老了錢了,稍微動一動就是流水的銀子。如今國民富裕,國庫還算能夠支撐,但花錢的地方也多。真要下定決心干這樣一件大事,解決百年禍患,那也不是能夠輕易的。 之前朝廷幾位尚書,包括吏部天官還在和內閣幾位閣老扯皮對幾位將軍推諉扯皮,話說誰不知道同僚的心是好的,但是戶部把手一攤——沒銀子,真沒銀子!其他尚書自然也幫著說話,不外乎就是今歲的稅收用在哪些事兒上,并不是故意為難。 如今在朝廷的幾位都督也不是吃素的,早知道這班文官的把戲,自然有話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事情就因為沒銀子就不做了?去歲河西走廊那邊賑災,國庫里干凈地能跑耗子了,但能因為沒銀子就放著災民不管?” 旁邊也有一位總兵道:“正是如此,如今正是大好時機,外蒙他們自己左右王庭鬧出事端來,趁著內部不靖,咱們出手自然手到擒來。等到錯過這一次,以后再來不曉得要多花費多少!” 幾位閣老之前還能穩坐,等到兩邊說話越來越不客氣,也只能由首輔大人出來說話——內閣本來就兩邊各有支持,這時候卻是被逼著表態了。 “將軍們的話是有道理,只是這世上什么事情說不出道理來?只是憑著道理可不能做事。將軍們只說如何拿出錢來,不然沒得糧草,沒得其他準備,您手底下的兵士只怕先要鬧起來?!?/br> 這一回武官們卻是有一些準備的,笑著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