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6
還得應付心急如焚的李干事、不, 是李主任和許校長?!?/br> 在檔案沒調回來的這段時間里, 她和孫齊圣就當是放了個大假,畢竟在外地出差了兩年,兩人準備趁機好好的休息休息,昨天陶小霜就是這樣告訴李清的。李清也相信了。 孫齊圣道:“既然你都這么說了, 那接下來無論誰問起,我們都這么說好了?!?/br> “那當然?!碧招∷c頭道,然后她問孫齊圣:“李干事和我說——兩年前, 我剛離開華一不久我的位子就被江妮給頂了。那交運那邊, 你的隊長又保留了多久?”早在兩人下火車的那天, 朱大友就找機會和孫齊圣通了風報了信, 他說孫齊圣的車隊隊長的職務早就是別人的了, 那個‘別人’還干得不錯, 孫齊圣得早作打算才行。 “……也就3個月”,孫齊圣笑著道。 陶小霜想了想后道:“這兩年開始搞雙軌制,交運的長途班簡直是熾手可熱, 能給你留3個月已經很不容易了?!?/br> 雙軌制,是指統銷和議銷并行,也是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的開端。統銷的物資上面有計劃管著下面有票證等著,卡的緊;而議銷的物資就不一樣了,價格和數量都隨行就市,那可鉆的空子可就大了。據朱大友說,現在只要和車隊管事的隊長混得熟了,走后門不要太容易——就比如說拉西瓜吧,8輛車開出去,拉回來的只有7車半,那另外半車的西瓜直接就進了農貿市場。整個區交運也就8個隊長而已,能留3個月,已經是孫齊圣在交運很有人緣的表現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既然陶小霜和孫齊圣都調任廣州了,而且時間還不短,那他們的的工作和相對應的職務肯定是要有人接手的,可接手的人和形式不同,意義可大不一樣。 陶小霜剛走時,華一那邊是讓老張作為副主任暫代陶小霜管理宿管,這種讓下屬做代理并指名是暫代的方式就是為陶小霜留著位子了;而不久后江妮的那種那就叫‘頂’——要是陶小霜真是普通的調職出差,等兩年后她調回了華一,江妮能把主任的位子還給她?而沒了職位,陶小霜就空有個級別了,就像是明清時那些舔著臉四處求官的進士,可不尷尬窘迫至極。所以,在許歷的記憶里陶小霜才會是個已經模糊掉的人。 至于孫齊圣的被頂,自然和陶小霜的差不多,那‘別人’雖然不像江妮,有一個在區委作副局長的二舅舅,可也小有背景,而且還頗有些能力——連朱大友都說他還干得不錯,所以孫齊圣這邊也是不能順利的回到交運去好好的做他的隊長的。 好在兩人也不想回去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經過了這兩年,回到學校里做主任或者在交運做小隊長,然后按部就班的往上走,兩人已經不能滿足于這條青年干部仕途的金光道路。所以在香港時他們才‘打包’了藥坊而不是賤價賣掉它。 但是上海是一定要回的,否則事情就變成了兩人出著差出著差,有一天人就悄悄的偷渡到香港了。國內對外開放畢竟才兩年時間,陶小霜和孫齊圣可不想被打入黑名單,甚至被禁止回國,所以這偷渡的名頭兩人擔不起也不想擔。因此,兩人得回來,然后以繼承遺產的名義光明正大的‘回’香港。 這是夫妻倆離開香港時就打算好的,出乎兩人意料的是,上面政策的松綁比他們想象的更快,一到上海,還沒出火車站了兩人就看見‘熱烈歡迎華僑回鄉認親’的鮮紅的大條幅。都不用四處張望,那條幅就橫在站臺的正中央,醒目非常,這就是上面的態度。 這些面子工程還不說,在街頭巷尾那些曾經讓阿拉們諱莫如深的自家的海外關系也成了阿婆姆媽們掛在嘴上常常炫耀的談資。很顯然,和香港那邊會讓人抱著謹慎態度的關于內陸的那些‘傳聞’不一樣,國內的情勢是真的大開放了! 所以,陶小霜和孫齊圣盡可以不用像曾經計劃的那樣等待了:他們可以很快的繼承‘遺產’,甚至還可以自由的來往于香港和上海! 事實上,現在的國家很缺錢,外匯儲備少得可憐,所以美元是最好,港幣英鎊什么的也是來者不拒的,于是回國的華僑們可都是地方上的貴賓;在上海,各大酒店都對‘外’開放,當然也只收外匯;聽王姿說,外交部還準備專門定制一批有領導人親筆簽名的金筆,作為紀念品放在酒店里賣。 陶小霜和孫齊圣要是再次拿到了香港的戶口——兩人以前的戶口紙已經被孫齊圣從香港的公署里取走了,那來往于兩地時兩人還能坐上飛機。在國內,兩年前這個待遇只有12級以上的高干及其家屬才能享受,現在華僑也能,雖然要花錢。 既然都不用再等了,那兩人也就不用再回去了。 陶小霜有些惋惜的道:“早知道上面的步子邁得這么大,我們就應該給律師事務所定一個早一點的日期?!?/br> 孫齊圣道:“千金難買早知道。在香港我們又怎么能知道這些?!睉峙禄貧w,對于國內的開放,香港的各大報紙胡亂唱衰的多,據實報道的少,耳目閉塞下他們當時也只能按著知道的信息來做打算,估計錯了也是沒辦法的事。 陶小霜點點頭,然后就笑了:“好在我不用回華一了,要不然又得和許歷那只老狐貍打交道了?!彼e起左手,勾起食指,“你看昨天他給我下的那魚餌,真是……老謀深算??!” 昨天李清是怎么說的? 他說許校長得到了消息,上面有意讓華一的校辦工廠合并街上的幾個小廠……只是得到消息而已,這廠真能合并嗎?合并的時候又真能以華一的校辦廠為主,而不是它反被街道工廠合并。街道上的是小廠,華一的校辦廠也不大呀,連李清也說了——華一的底子薄呀! 所以,可不是魚餌嗎!香噴噴的,可是帶著鉤子呢! 其實,許歷能給陶小霜就是華一那個只有草臺班子水平的校辦廠的校長的位子,要做那個千人規模的工廠的廠長,這個天大的好事是要陶小霜自己或者準確的說是要陶小霜靠著林老太太去爭取的——真以為那幾個街道工廠的廠長會坐在那里看著自己的廠子被合并呀?真以為就沒有其他有背景的人早看中了這個合并后的工廠的廠長一職呀? 所以,許歷也就是提前向陶小霜透了個消息,但陶小霜還不得不為此感激他,畢竟他不讓李清來這一趟,陶小霜就晚一天知道這個消息。而且陶小霜要真是想爭取工廠合并的事,還真少不了要麻煩許歷這個地頭蛇,這一來二去的,這許校長可不就巴上了陶小霜,也就巴上了她背后的‘靠山’。 這些是陶小霜分析出來的,而許歷的算計也許更深,所以陶小霜才說他老謀深算。 孫齊圣則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