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0
冊封她為貴妃只是一時與蘇皇后賭氣,那么那時他便是真的對她起了憐愛之心,從此越來越難舍下。 “你去安排朕與貴妃東游之事吧?!被噬蠈n忠吩咐道。 蕭貴妃一怔,雙眼忍不住微微泛濕。韓忠看了她一眼,笑容滿面地退了下去。 魏史有載:開平二十二年,九月壬戍,帝密旨太子監國。既夕,命東鄉侯薛膺整比六軍,厚賜錢帛,選閑廄馬九百馀匹。癸亥,黎明,上獨與貴妃、東鄉侯薛膺、韓忠及親近宦官、宮人出東華門,外人皆莫之知。是日,百官入朝者,至宮門,猶聞漏聲,三衛立仗儼然。門既啟,則宮人亂出,中外擾攘,不知帝所之——【注1】 皇上一夜失蹤,只給內閣和六部留下幾道旨意稱其攜蕭貴妃前往東海行宮躲避金陵城皇宮之中蔓延的瘟疫,命內閣六部好好輔助太子楚玄監國理政。內閣和六部的官員收到旨意皆是愕然,皇宮近來瘟疫頻發,玉山別宮中疫情也未完全消除,的確會危及皇上安危??纱藭r邊境戰事不斷,邊境守軍正是極需信心之時,皇上卻在此時因畏懼小小的瘟疫就棄了皇都百官悄悄東逃,邊境數十萬魏師怕是都會為以皇上是畏戰而走,因此受到打擊,軍心一散如何還能抵擋強虜之師。 百官大驚之下,群聚于太子府門外,跪著哭求楚玄入朝主政,主持金陵城大局。楚玄臨危受命,在紫宸殿發號施令,調動剩余中軍立即填補因護送皇上東去而被東鄉侯抽掉走的三千將士留下的空缺,又命內閣兵部斟酌措詞在邊境抗敵的守軍知道皇上棄了金陵城東去之事之前,編出一個完美的解釋掩蓋下這一丑聞,絕不能動搖邊軍魏師軍心。 那日,金陵城中的軍民百姓因得知皇上東逃之事而驚慌奔走,四處逃竄。半數以上的人都認為皇上離開金陵城必然是因金陵城將會不保,他們迅速收拾好了行囊拖家帶口意欲出城逃跑,卻是在城門口被守門的士兵逼了回來。楚玄早料皇上東去之事會在金陵城百姓中引發慌亂,致使民心渙散,故而早早便下令城門守軍封閉城門,不能放行。出不了城的百姓在恐懼與憤怒之下集結于皇宮的朱雀門樓之外討要說法。 就在一場不可收拾的暴動將要發生之時,朱雀門樓上的懸掛著的大銅鐘被御林軍敲響,厚重沉悶的鐘聲響徹朱雀門樓外聚焦著的人群上空。楚玄身穿袞冕在鐘聲中由御林軍護衛著登上了巍峨的朱雀門樓。群情激憤的百姓們瞬間安靜下來,只是他們的眼中依然跳動著憤怒的火焰,靜靜地注視著朱雀門樓上他們高高在上的太子。 九月初八蕭蕭颯颯的秋風吹得楚玄一身兗服獵獵飛舞,他衣上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章紋案在陽光下透著高貴而莊嚴的威儀,他冕冠上的九旒細珠搖曳在他清俊而冷肅的臉龐前。 他抬頭,遠眺著皇宮以南,看見金陵城中廣廈長街的酒肆樓閣的檐欄上擺放著的一排排怒放的秋菊。明日九月九,便是重陽節,該攜親友遍插朱萸登高望遠,賞菊野宴。 他垂首,目光威嚴地俯視朱雀門樓下那安靜又憤怒的人群,只對著他的子民們冷淡地說了一句:“我還在這里,你們慌什么!” 只這一句,那憤怒的百姓眼中跳動著的火焰奇跡般地熄滅了下去,千萬顆不安恐懼的心都因他們的太子殿下方才那清清冷冷的一句話而瞬間安定了下來。他們仰望著楚玄,仰望著他負手立于巍峨的朱雀門樓上那如山岳般巍然不動的身影,感覺到自己得到了一種的承諾。 他們在心中想,那是他們的太子殿下,只要太子殿下還在,他們有何可懼?有何可慌? 若說先前對楚玄的擁戴很大一部分是因了對慘死的蘇閣老的同情,那么如今他們便是真心視楚玄為主。那個人雖然只說了一句話,可他們就是堅信著他絕對不會如他那自私懦弱的父親一樣棄他們而去。那個人一定會堅守著這座古老而繁華的金陵城,與他們同在。 他才是萬千百姓心中真正向往之君。 朱雀門樓下聚集的人群如潮水一般退去,他們帶著孩子,背著行囊,神色或平靜或喜悅地重歸門戶,開始如往年一般若無其事地籌備著明日的重陽節。 被君王拋棄的金陵城不過亂了半日,就已安定下來,仿佛先前那場sao動只是一場混亂的夢境。 *** 九月初九,由東鄉侯帶了三千將士護送著東行的皇上和蕭貴妃的御駕在夕陽斜落時途經一處小鎮,因奔行兩日一夜,將士多感疲憊,皇上自己也是勞累不堪便命東鄉侯暫在此鎮上歇息。 今日是重陽節,邊境的戰火并沒有影響這座小鎮上百姓過節的心情,皇上的御駕進入小鎮時,與皇上同乘一車的蕭貴妃微撩著車窗錦簾向外看去,就將并不寬敞的街道兩旁可見家家戶戶遍插朱萸,檐欄下一盆盆各色秋菊開得正艷。小道上有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之人,正欲去登高望遠。 蕭貴妃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與處處潛伏著危機金陵城相比,這小鎮里的一切是如此安靜、平和。 忽然,不知是哪里傳來的歌聲,幽幽在唱:“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一瞬間,蕭貴妃只覺得眼前那安靜平和的小鎮失了色,蒙上了一層詭異濃厚的陰霾。她臉色蒼白地抓緊了皇上的袖子,“皇上,你聽——” 皇上一怔,就聽見那歌聲輕輕緩緩如柔風細雨,隱隱約約如暗夜低訴,仍在繼續唱著那古老不祥的詩篇:“……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那幾百年前唐時舊事,一直是皇上與蕭貴妃擺脫不去心虛的心結與羞慚的烙印。 “韓忠!”皇上臉色難看地高聲怒喚道,“去看看是誰這般大膽在這唱這!” “是?!彪S駕在皇上的馬車旁的韓忠立刻領命去了。片刻后那唱歌止息,韓忠回來稟報,“皇上是個不懂事的花樓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