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 “是新槍,還是好槍!” “這么好的槍……奶奶的,老子當兵幾年還是頭一次摸到!” “怎么那些小日本兵就能配備這么好的貨色,咱們手里都是些啥土蹩貨!“ …… 一群中國兵,聚在一起,將繳獲的十來支“日本槍”摸索打量,個個愛不釋手。 一名軍官突然現身,眾兵士集體退散,將繳獲的十來支日本好槍呈于長官面前。 軍官拿起一把上下查看,道:“這是德國槍,是兩年前才出產的KA98K,咦……這上面還有漢字!” 他湊到槍托底仔細查看,辨認著,終于認出:周! 三浦敏夫獨自在寓所,凝神作畫。畫畢,將畫筆輕輕擱一邊,舉起畫像,見像中仕女,眉眼之間,活脫脫的顧唯妍。 “如此傾城絕色美人,竟有男子不懂得珍惜,接二連三從美人身邊出走。也難怪美人極怒之下,對他施了法!” 三浦敏夫又輕嘆一聲,搖頭暗想:倘若是這般傾城絕色的美人,以未嫁之身,跟了他三浦,他自然將美人當寶珠,眼中只有寶珠之光,再無暇多看其他女子一眼。 更不會置寶珠于不顧,自行出走他方! “那個林晨楓,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三浦敏夫端祥著畫像,低聲道,“畫像之美,怎及真人之美?總有一天,我要讓你,主動回頭,做我三浦的女人!” 那十來支槍械,是他命人刻上“周”字后,令人故意丟下,被中國兵拾回。 他當然向顧永昌承諾了——他三浦敏夫會將此事保密,絕不在外透露半個字。 可是,他可沒保證過——周德征也將此事保密! 他已經查明白顧永昌“獲得”千條德制槍械的法子。 非常時期,誰又能保證——周德征出于自保,不會將“派人劫持周家槍械”的他人……“追查”而出! 十來把刻有“周”字的德國槍被送到周公館,且被說明槍械來歷。 周德征看清了槍托底部小小的“周”字,神態自若,只輕輕放下槍,面對送槍而來的一名副將,淡淡一笑道:“這又從何說起?以周某人的為人,就算手中真有一批德國槍械,怎么也不至于在槍械上刻上自家的姓!這般莫名其妙的習慣,周某人以前沒有過,以后也絕不會有!想非常時期,手中有幾桿槍,卻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槍械最終去向。我周德征縱橫沙場十余載,雖說如今早成尋常百姓,但也不至于蠢到這般地步!劉少校又說這些槍是從日本人手里繳獲的,只因槍上有周字,就送到周公館,認為是周某人所有。這判斷真是牽強了,想天下姓周人何止千千萬萬,怎么就偏又算在周某人頭上?哪天倘若戰場上有人繳獲的日本槍支,刻有劉姓,那周某人是不是得懷疑是劉少校的槍……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再拿幾桿空槍,跑來向劉少校興師問罪?” 劉少校立刻站起,客氣笑道:“周大帥真是言重了,何來興師問罪四個字?劉某人送槍而來,也是根據孫團長指示,只說早聽聞周大帥手里有一批德制KA98K,如今又見槍上有‘周’字,只有派我等下屬登門拜訪,求問周大帥是否有家藏槍枝失落在外之事?倘若真有人在非常時期盜得周家槍械,再轉賣日本軍隊事實……如此這般,自然不是簡單的偷盜行為,自然是通敵賣國之罪!孫團長以及再往上的張司令等人,自然派人查個水落石出,斷斷容不得上海有如此通敵賣國的jian人藏匿?!?/br> “什么大帥,那是多少年的老皇歷了,再也休提!”周德征突然站起,正色道:“如今周德征不過尋常百姓,雖說年紀已大,畢竟沙場出身,如今國難當頭,周德征竟然沒有重上沙場保家衛國,時時念之,常為此而躬身慚愧!論到國家民族正義的大道理上,我周德征好歹也是個知廉恥之人!又怎么可能,在如此時期,做出將槍械主動供給日本人的賣國行為?倘若如此,又讓周德征去世后如何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此事如劉少校所說,雖說只是幾條槍械,亦是大事一樁。尋常百姓周德征,亦竭力配合劉少校孫團長張司令諸位長官,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給上海軍民一個交待!” 周德征約見顧永昌,無人處密談,將事件始末說了個大致。 “栽贓,定是有人栽贓!這日本人的槍械上,怎么會刻上咱們國人的姓氏,這事……顧某人也著實想不明白。唉,想來蒼天可鑒,清者自清,有人故意要栽贓周大帥之事,早晚會水落石出!”顧永昌笑道。 “倘若有人栽贓,也不見得是要栽贓我姓周的。就算真有人要我周德征好看,也不見得要采用這般‘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法子。倘若是有人要故意栽贓顧老板也未可知,顧老板您說是不是?”周德征喝一口茶,抬頭笑道。 “周大帥真是言重了,上海灘都知道我顧永昌從不涉及軍火之事?!?/br> “可是顧老板,您要知道,如今已是兵荒馬亂,非常時期,難免出現些非常案子,再造些非常冤屈。您原本從不涉及軍火相關,可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盯上您顧老板,非要給您安上個倒/賣/軍/火給日本人的‘通敵賣國’大罪名,趕在這個時候,也不是那么好應付的。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周德征說著,見顧永昌似要開口,示意他不必開口,又接著道:“好在真正有權勢真正說話有份量的大人物,目前忙于抗戰,暫且顧不上這十幾桿槍械的小事??蛇@大人物,過一段時間不這么忙亂了,定下心來要查一查,也能把小事查成大事。此事,定要懷疑到你我頭上,對你我尋常百姓商人來說,自然是天大的事;可給了人家實權大人物,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小事。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不能化無,還要看大人物的態度如何。人家要是非要追究下來,自然能追究成大事;人家要是不想追究了,就成了屁事一樁。顧老板,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周大帥所言極是。想這幾條槍械,不過刻著周字,而這上海城內外,最響當當的周姓,也就是周大帥莫屬了。也難怪他們徑直找到周公館。果然周大帥是樹大招風,無故被冤。卻不知周大帥,對此事,可有良策?”顧永昌又笑問道。 “良策不敢說,不過周某人想清楚,這十幾桿槍,是張發奎司令手下一個少校送來的,所以我想有心要查這十幾桿槍的來歷的大人物,也就是張司令了,關鍵還是看張司令本人的態度。只要如今在城外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抗敵的張司令不去追究這件事,自然是小事化無。要打動張司令,也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呢。我是想著,倘若出筆錢,交給張司令,購一批軍備,支援抗戰,張司令看在你我愛國心的份上,也定然不會再追究下去。只是我思考良久,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