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雷姆一樣是方便行動的傳送帶,方方正正的腦袋一看就不聰明。 機器人并不懂林鳶內心的吐槽,全部仰著小腦袋瓜,呆呆望著她,似乎在等著她發號施令。 林鳶點開珍珠養殖場,發現珍珠貝的品種共有很多,足足翻了三頁也沒翻完,馬氏貝、白蝶貝、黑蝶貝、金唇貝、池蝶貝、皇后蝶、企鵝珍珠貝……不勝枚舉。 而她現在只解鎖了一種名為“馬氏貝”的珍珠貝,是系統贈送給她的最基本的珍珠貝。將馬氏貝投進海中,養殖場上漂浮起一行小字。 “珍珠孕育中,成熟剩余時間9天23小時59分59秒?!?/br> 林鳶扭頭看向那五只小機器人,后者仍站在原地,毫無動作。 “喲呼?!?/br> “……” 第55章 初次約會 珍珠養殖場的出現, 讓林鳶意識到漁場養殖功能的強大。 珍珠可是好東西, 既能做戴在身上作飾品,又能磨成粉入藥。且海水珍珠產量稀少, 比淡水珍珠珍貴得多, 價值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 之前收到鄰島的特產硨磲,打開發現里面有珍珠時, 林鳶就愛不釋手,只恨這些珍珠不是自家島產的, 沒法帶出空間。 現在漁場里可以養殖珍珠了, 林鳶十分迫切地想看到珍珠成熟后的成品。 珍珠養殖場沒法使用催熟液, 只能用加速卡,林鳶一連用了兩張加速卡,珍珠的成熟時間被縮短到了兩天半。 采珠機器人只在珍珠收獲期才會工作, 此刻圍在林鳶身邊,用它們之間特殊打招呼的方式來嘗試著與林鳶溝通。 林鳶被它們一聲聲的“喲呼”煩得不行, 正欲逃離它們的包圍圈,看到不遠處管家蕾姆靜靜地呆坐海邊,依舊是一副有活干活、沒活斷電的狀態。 現在有了小型機器人,蕾姆總不能跟這些小家伙們一樣低智,管家機器人總要有點管家的氣勢。 兩次系統獎勵一共給了她十五萬點的經驗值, 林鳶走到蕾姆身邊, 猶豫片刻,忍痛拿出了十萬點經驗值給它升了下級。 經驗值扣掉,蕾姆的四周縈繞起淡淡的藍光, 藍光托著它漂浮在半空中,腦袋中間的電子屏幕閃過一堆林鳶看不懂的亂碼。 “系統正在升級……重新錄入數據……芯片進入休眠狀態……預計4時后重新喚醒……” 并沒有林鳶想象中大變金剛般的酷炫情景,蕾姆低垂著腦袋,進入了數據庫升級而帶來的休眠中。 赤潮危機過去,漁場終于恢復了正常運轉,并且因禍得福,致使懶癌漁場主洪荒之力爆發,植了半個山頭的樹,微風拂過,除了海的味道,空氣中多了一絲青草和樹葉的清新氣息。 林鳶拿著黃金魚竿,走到垂釣臺的遮陽傘下,靠在躺椅上,體驗了一把用黃金鉤子釣魚的感覺。 她沒有用魚餌,就是想試試系統所說的自帶吸引魚類BUFF是不是真的。魚鉤沒入海面,風平浪靜。 沒過兩分鐘,浮標動了兩下。 感受到魚竿那頭傳來驟沉的重量,林鳶微微睜大眼睛,集中精神,慢慢地收線。 這次釣上來的家伙不輕,林鳶估摸著大概有十幾斤,還在她可以掌控的范圍內。 十幾斤的魚不算大魚,但林鳶能感覺到它的身體很長,擺動的幅度特別大,挑起的水花和漣漪都比它同等重量的魚要激烈得多。 經過這么久的磨煉,林鳶在釣魚上也算有點心得了,后退兩步,加快收線,同時握緊魚竿把手,迅速地挑高魚竿,上鉤的魚兒被拉離了海面,重重摔在垂釣臺上。 細長的身軀像水蛇一般扭動著,身體上半部分呈黑綠色,腹部是灰白色,尖尖的腦袋,平扁的吻部。 是一條鰻魚,準確的說是青鰻。 林鳶第一次釣到深海魚,無疑有些激動,但空間還未開啟深海漁場,釣到鰻魚也無法養殖。這條鰻魚只能拿來給自己當口糧了。 青鰻又叫日本鰻,個頭通常都很小,僅有五六厘米,這么大的實屬罕見。 鰻魚刺身、鰻魚握壽司、鰻魚卷壽司、鰻魚飯…… 雖然活的鰻魚看起來有點可怖,但是一想到其可做成的食物,林鳶止不住地想流口水,毫不手軟地把這條肥鰻魚丟進了木桶內,利落地蓋上桶蓋。 一級竹木魚竿換成了五級黃金魚竿,林鳶深深感覺到鳥槍換炮是什么感覺,原本垂釣十次至少會空鉤五次,只有兩三次能釣上來魚,換了黃金魚竿后,竟然只空鉤了兩次,且這兩次還是因為她收線慢了。 腳邊的木桶里,含鰻魚在內共釣著了四種新型拓展海產,可謂大豐收! 且說海洋生物新手圖鑒晉升成中級圖鑒后,上面記載的海產種類比新手圖鑒多了一倍,并且分類也更加繁多了。比如光是鮑魚的不同種類,圖鑒上記載的就有十種,很多魚林鳶別說吃了,見都沒見過,其中也不乏一些深海漁場出產的海產。 要想集齊這本高級圖鑒,除了垂釣和出海,看來必須要開啟深海漁場才行了。 珍珠在孕育,海產在養殖,蕾姆在休眠。 完成了每日垂釣任務,無事可干的林鳶默默閃出了空間。 *** “林小姐,我來拿貨了?!?/br> 身穿皮襖的黑瘦中年男人一邊走進店鋪,一邊笑著招呼。 海島度假外加赤潮爆發,林鳶有快兩個星期沒有開店面了。面重新開張,林鳶第一時間通知了蔡東,前陣子她趕婁簡訂單的時候,他一陣一個電話催貨得急,這幾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沒再接到他催貨的電話。 因為她提前打了招呼,勇哥大排檔那邊倒沒怎么催林鳶,幾天時間而已,大排檔旁邊就是海鮮市場,他們臨時采購一些海鮮也夠對付過去。 林鳶一邊按著計算器,一邊用筆記著賬目,問蔡東:“這回確定只要一千斤沙丁魚和鯖魚,蔡老板你確定夠么?” “夠了夠了,”蔡東連忙說,苦哈哈地搓了搓腦門,“最近罐頭廠的生意不景氣,我估計也是做不長了?!?/br> 林鳶微微吃驚,問他原因,蔡東只道這生意場的彎彎道道太多,只簡單給她說了個大概。 這個罐頭廠最開始是蔡東提議,然后拉了幾位認識了十余年的老朋友合資開的,他那幾位老朋友都是不做海貨的外行人,純粹是聽到蔡東說做這個能賺錢,才跟著插了一腿子。 罐頭廠做得是他們自創的品牌罐頭,投放進市場的銷量不太好,小超市賣不上銷量,大型超市不敢輕易進他們這種新牌子的貨,做營銷廣告、做宣傳、罐頭成本、工人的工資哪一樣不得要錢,那幾位老朋友只見到如水的資金投進去,遲遲不見回本,都打了退堂鼓,紛紛想要撤資。 蔡老板雖然身家千萬,但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