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不可…” 陳蘇氏雖然沒什么見識,膽子也小,可是在楊家莊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哪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能說,也是心里有數的。 作為家奴,能不能擺脫奴仆的命運,完全由主家的心情來決定,就剛才陳平那一句話,要是讓楊家的人知道了,會被認為是對楊家不忠的行為,被主家直接弄死也怨不著誰。 當然,在武朝嚴苛到極點的戶籍制度下面,被打入奴籍的人想要恢復良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即便主家心好,出了恢復自由身的證明,官府也要徹查三代,查清楚當初入奴籍的緣由是什么情況,要是因為造反或者是罪臣之后,被明確判定為永遠為只能為奴的這一群體,是永遠不可能變成良籍的,世世代代都只能給人為奴為婢。 對于大武朝嚴苛的戶籍制度陳平并不知曉,只以為母親是膽小,以為離開了楊家就生活不下去,所以連想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不多時,二人便來到了楊家莊子的西南角,靠著高墻的地方是一片小青瓦搭建的偏房,背靠圍墻,前面用破布遮掩,落魄程度一點都不亞于去年官府為難民在城南搭建的窩棚。 沒有人知道,外表高端大氣的楊家府里面,還有這樣一片難民營一樣的地方。 “娘…大哥…大哥…” 看見陳平和母親陳蘇氏到來,一前一后兩個孩子端著一個破土碗遠遠的就撲了過來,嘴上還殘留著沒有吃干凈的爛菜葉子。 “小玉,小武…” 陳蘇氏張開大大的手臂一把就將虎頭虎腦的小武抱進懷里。 小武是上個月才剛剛滿四歲而已,雖然吃得不好,但是卻長得很健康,粗胳膊粗腿,個子已經快和比大他兩歲的陳子玉差不多高了。 小武是個吃不得虧的主,不僅經常把陳子玉追得滿莊子亂跑,還敢拿著石頭拍他們五等家奴這片專門負責分飯食那黃老頭子的頭。 這事兒陳平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深有感促,那時候陳平被打得半死的躺在床上,母親去給他領飯的時候,分飯的黃叔說已經活不過來了,母親都給那姓黃的老頭下了跪也沒領到陳平的份。 后來還是小武親自巔了一塊石頭過去直接將黃叔砸暈了替陳平取過來的飯食,至于后面黃叔有沒有來找陳平一家子的麻煩陳平到現在都還不得而知。 大一點的小玉則是頗為靦腆的伸出一支小手過來牽陳平的手,聲音細小的問道:“大哥,你吃飯了嗎,給…你吃…” 小玉有點像是女孩子的名字,人如其名,很安靜,干什么都膽小害怕,也從來不會和別的孩子打架,還很知道關心疼人,陳平躺床上的那段時間由于母親做完了自己的工作還要將他的那份工也一塊兒做了,因此沒有時間來照顧他,喂陳平吃飯的事情一直都是小玉在做。 視野里一連片的偏房一直延伸到出去三四十米,角落里有兩間被單獨出來的房屋顯得尤為顯眼。 由于緊靠著一棵大槐樹的原因,這兩間房屋陰暗潮濕。 特別是下雨的時候,雨水順著槐樹的樹干流下來,就連屋子里都會積水,長時間住在這樣的屋子里,到了年紀大點,落下個風濕病是肯定跑不了的。 由于陳平的父母都很膽小,在楊府里也沒什么地位,那兩間平民窟里的平民窟很理所應當的成了陳平一家人現在居住的地方。 四人朝那兩間角落里的房屋走去。 臨近的時候,大槐樹左邊的那間偏房破布做成的門簾被人撩開,走出來一個面容老實憨厚的男人。 這男人大約有三十出頭的年紀,看著一家子走過來,他憨憨的傻笑著露出一口的大白牙:“回來了啊,快來吃飯…” 他的目光里全是慈愛,停留在陳平身上看了很久,越看越是笑得憨傻,然后走上前來一把將小玉抱在懷里進了屋子。 雖然處境可以說糟糕到了極點,不過自己這一家人的和睦還是給了陳平一個莫大的安慰。 那句早就哽咽在喉嚨里的話此刻更加呼之欲出:“我…陳平,不要當奴仆…贖身,我要贖身,為爹娘,為二弟,三弟贖身…” ☆、第4章 都有規則(上) 陳定山是個老實巴交的性子,本是落河縣雁壩村人,是七歲的時候被賣進楊家為奴的。 陳平的記憶中這個便宜老爹不怎么說話,屬于憨厚到沒什么主意,從來不知道反抗為何物的類型。 屋里傳來小武喧鬧的聲音,想來應該是母親那個從狗嘴里騙來的雞腿起了作用。 陳平雖然沒什么食欲,可還是進屋去大口大口的吃了好幾碗父親從黃老頭那里領來的糙米飯墊著肚子。 小武及是好動,大半個雞腿都進了他的肚子之后正在屋子里cao著一把父親給他劈的木刀耍著一些自己認為很威風的招式,還嚷嚷著叫父親給他講這一趟出門的事跡。 藏書樓的清潔工作還沒做完,吃完飯正準備出門的時候陳平看見母親從小玉手里把他還含在嘴里念念不舍的雞骨頭奪了回去,隨后便放進嘴里嘎崩嘎崩嚼碎了吞進了肚子里。 小玉委屈得眼淚都出來了,可憐巴巴的樣子好像是說雞骨頭他也能吃下去的。 母親又是招牌式的動作在小玉頭上一陣亂揉表示安慰:“哭啥哭,下次娘再給你弄一只回來就是了…” “真的?” 小孩子果然很好騙,立馬就破涕為笑了起來。 母親回頭給父親拋了一個媚眼,不知道是勝利的炫耀還在是里面有什么更深一層的含義,隨后抓了一挑大水桶橫在肩上便朝楊府深處去了。 陳平一路向后山的藏書樓而去,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近乎和陳定山一樣老實憨厚的陳平盡然第一次沒有繼續去完成他清潔藏書樓的工作,而是直接繞過了藏書樓,從后面的小門出了楊府。 陳平不擔心會有人來檢查他的工作到底完成得怎么樣,反正藏書樓他天天都在打掃,少了今天一次也不會被人察覺到什么。 只有原來的那個陳平才會傻乎乎的三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的干著這樣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陳平甚至覺得,藏書樓三五日打掃一次或許更有利于書的保存。 至于主家的人會不會像上午一樣過來刁難,陳平就更不擔心了,楊家這么多奴仆下人,即便是大小姐和大少爺有欺負下人的習慣,排著隊過來,起碼也得等到明年才會再排到自己。 從后門出來是落河縣城的昌平巷,由于不是主街的原因,這里顯得不是太熱鬧,大多是一些經營竹簍、簸箕、笤帚、桌椅板凳之類的木制商品鋪子。 當然,間或也有一兩家茶肆和糧油鋪子,不過規模都不算太大,像電視上看見那種賣冰糖葫蘆和沿街串巷叫賣麥芽糖的小商販一般都不會到昌平巷里來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