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2
連個數兒都沒有還行?伙計們一聽布匹到了,歡呼一聲,搶著來扛布。等在門口排隊的聽見伙計說來布了,也歡呼起來,聲音從前面傳到后面。 瑞謙站在一把椅子上,告訴客人們今天到貨的品種、數量、價格、品種,不然腰桿站筆直排到了還不是自己想買的不是很窩火嗎? “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大媽大嫂大姐,今天的布匹全部是四尺八幅面,有一種純棉花布是白底玫瑰花的細布,每尺三十五文;還有一種是純棉白底藍格床單布,四尺八幅面,三十五文一尺;還有一種是白底紅格床單布,這個粗糙一些,東家叫老土布,也是純棉的,三十文一尺;還有一種是化纖布,深灰色,很厚很結實,這個是四十文一尺,四尺八幅面?;w布怕熱這各位知道的,就不多說了,下面就要開始賣布了,還是原來的方法,限購五尺?!?/br> 從里面出來就不走大門了,從后門的巷子里出去。雖然有很多人站排,里面卻沒有幾個人,一點都不擁擠。要不然不知道多少人的錢包給小偷偷走了。 人都有一種習慣性,習慣了什么就覺得什么好。新上柜臺的迪卡布幾乎沒人問津,瑞謙才不怕,牛仔布開始上架的時候不也這樣?后來都瘋搶了。量布的四個伙計忙得汗流浹背的,瑞謙和孔先生是收錢的。瑞謙收錢孔先生記賬,整個店里秩序井然。門口的人群里就有府上的親兵看護著這個小店別給人搶了。 一匹布三百尺,每個人五尺,能賣給六十個人。四匹布就是二百四十位客人。但是迪卡布沒幾個人買,那就一百八十個人。四名伙計兩人一組每組要承擔九十個人。不是太勞累也不輕快。 當其余三種布料全部賣完,還剩迪卡準備扛到后屋的時候,就聽見有級別高的官員路過的時候鳴鑼開道的聲音,“嘡!嘡!嘡!街市市民等靠后!欽差大人駕到!” 不說倒好,這么一敲鑼,把街上的人和剛剛買完布料的人都給敲回來了。街道路兩側瞬間就站滿了夾道“歡迎”的人。八人抬的大轎在穿著黃馬褂的御林軍兵士的護衛下,發出“嘎吱、嘎吱”的沉重聲響,很有節奏地往前行進。 伙計們完活兒了,都跑出來看熱鬧。瑞謙和孔先生沒空,正在數錢、攏賬。剛剛把數好的錢鎖進后屋的大柜子里,就聽有一個很類似鴨子的聲音在門口響起:“此處可是玉龍布莊?” 瑞謙覺得眼前掛起三條黑線:又有人找麻煩來了!但是也不能躲起來,就硬著頭皮出來了:“正是鄙店,您是哪位?” “呵呵呵……陳掌柜的好大架子,不認識咱家還不認識這頂轎子和咱家身上的衣服嗎?” 瑞謙心里“咯噔”一下,自稱咱家的那就是太監了。太監要是找自己的麻煩那就是**煩!趕緊抱拳施禮:“給公公請安?!?/br> “這還不錯,咱家是個陳掌柜的送圣旨和御賜金匾的,還不讓店里所有人等來接圣旨!” “哦!公公稍等在下準備香案去?!?/br> 孔先生夠機靈的,抱拳施禮道:“在下乃玉龍布莊賬房孔某,給公公請安,公公辛苦了,這點小意思請收下,以后吃茶用?!闭f著把一錠十兩的銀錁子掖到這位穿著高等太監服裝的太監袖子里。 這位,就是當年到陳先生家宣布太后懿旨的那位李公公,李廷章。內務府總管之一。 很快就擺好了香案,李公公到香案后邊打開繡著黃龍的圣旨。陳瑞謙帶領玉龍布莊所有伙計跪在香案前面。瑞謙身邊是他叔叔陳大彬,他今天一直就在瑞謙的店里看情況,再就是交接貨款。還有一件事就是瑞謙說過他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和叔叔說。這樣田亮和納蘭也在這里,不過他倆沒露面,到后街那座宅子里躲著去了。誰愿意給太監跪著。舉個圣旨就是皇上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玉龍布莊掌柜陳瑞謙,……童叟無欺、公平祥和……授封正陽舍人,御賜‘玉龍布莊’金匾一塊,欽此!“ “陳舍人,上前接旨?!?/br> 陳瑞謙先叩頭,山呼萬歲之后雙手接過圣旨。 李公公似乎也很高興,說了一句:“陳舍人,你可給咱們漢人做臉了啊,好好好,好生干,以后再不會有那尕雜的驢馬爛來欺負你了?!?/br> “公公請進店喝杯茶吧?!?/br> “不了不了,咱家還要回宮復命,就告辭了。御匾馬上張掛起來整熱鬧一點?!?/br> “是?!?/br> “告辭!” “恭送公公?!?/br> “嘡!嘡!嘡!” 陳先生看著侄子有點懵,就主動張羅起來:“大張你去拿梯子,一定要兩架,先把舊匾拿下來,小心啊別砸了人。紅綢不要拿下來,御匾掛好才能揭。慢一點都別慌啊?!?/br> 然后對瑞謙說:“你這小子平時不是挺鎮定嗎?去,拿幾吊錢,大把地撒開,圖個吉利?!?/br> “是是是,這事兒來的太突然了?!?/br> 這種場合田亮和納蘭就不方便出場了。但是便衣的親兵可以以熟人的面孔出現,倆人幫著瑞謙向人群撒錢。搶錢的多半是貧苦百姓和乞丐們。然后打張點起一掛鞭炮,一陣炸響之后滿地都是碎紅片片。 “陳掌柜的您好大的氣派呀,掛上御匾就是皇商了吧?” 陳瑞謙抱拳給人群行了半圈的禮:“京城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我陳某何德何能會收到當今皇上的御賜金匾。各位都是在下的衣食父母,還望今后能多多光顧鄙店,蒞臨指導。多謝各位了!” “陳掌柜你門路夠寬啦?你看咱們這條街有幾個掛御匾的?有百年老字號的皇上給題了字,你是本店的店名啊,能說說嗎?” “各位說笑了,圣旨上不是說了嗎?在下童叟無欺?!?/br> 這時從南邊來了一隊人,敲鑼打鼓的,還吹著嗩吶。為首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聲音洪亮地說:“說得好啊,童叟無欺便是我等經商的信條,否則就是jian商了。恭喜恭喜!” 跟他同來的人都沖著瑞謙抱拳施禮:“恭喜陳掌柜,恭喜陳舍人!” 一旁陪著瑞謙的陳先生心里熱啦啦的。 “請客是避免不了的了,陳先生不時地提醒侄子應該做什么。他一直是經商賣貨了,場面上的事懂得的不多。 田亮和納蘭一直在后街的宅子里等先生了。圣旨、御匾的事田亮事先就知道了,后邊的這些人來賀喜就不知道了。 瑞謙家里的老母親和妻子兒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他們是去年才搬來店鋪后院的。 瑞謙的大兒子九歲的森兒在人群里觀望了好久,才一臉喜氣地跑回去:“奶奶、奶奶、娘!你們知道嗎?皇上派個坐大轎的老頭給我爹送了一塊匾,說是御賜金匾,還有圣旨和給爹封的官兒叫什么舍人?!?/br> “是真的?是嗎?”孔氏摟抱住大孫子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