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
,但是今日……不可叫醒公主?!?/br> “哈……”夜長歡一口酸甜醒酒湯,差點沒嗆著喉嚨。順口氣,緩緩勁,橫眉寒磣到,“行啊,誰是你們倆的主子???” 這兩個見色忘義的狗腿子!裴大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裴大人要怎樣,就怎樣,眼里已經沒有她了。 “當然是公主,這不,裴大人讓我和紫蘇jiejie留下來,好生陪……”半夏突然捂住嘴,眼含笑,不說了。像是突然意識到,又不小心搬出了裴大人,這樣表忠心,比不表更糟糕。 但夜長歡認為,半夏純屬故意,以這個丫頭平日表現的心智來判斷的話。 當然,論心智,紫蘇比半夏,更勝一籌。安陽公主便又將目光轉向更聰明的紫蘇丫頭,微微揚了揚下顎,意思是,你懂的,搞砸了我的事,怎么辦?既然都敢背著她搞事,多半心中有補救打算的。 “奴婢想的是,既然裴大人主意已定,就算今晨趕著時點去,多半也不能成行,不若等公主醒了,再做他議?!?/br> 不愧是沉著冷靜的紫蘇,能想到這一層。 “此刻,也就遲了半日功夫而已,公主現在去追,也還來得及?!卑胂囊苍谝慌苑e極地貢獻餿主意。 “等等,等我先想一想?!?/br> 夜長歡揉揉酒意未散,余痛未消的額角,揮手攆開兩個自作聰明的侍女,獨坐廊下,歪著腦袋,瞇著雙目,看著庭中婆娑樹影,碎屑陽光,先把事情從頭到尾,捋了一遍。 昨夜,裴煊硬拉她到城頭上,看煙火,然后,鄭重其事、不容置疑地告訴她,要她留在延州,不必去永樂城了。 她當時,稍微吃驚地反應片刻,便決定陽奉陰違。當時想的是,反正腿長在她身上,要找個偷偷跟去的機會,還不容易,遂表現得很順從,很乖巧,滿口答應了。 裴煊很滿意,又拖著她下城墻,在一個巷子口的面攤子上,吃油潑面。那個賣面的老伯好像認得他,盯著看了半響,說好幾年不見,長高了,又問她是誰。裴煊就介紹說,她是他的娘子。老伯一高興,竟搬出一壇子酒來,說不收錢,請她與裴煊喝。 她當時就覺得奇怪,悄悄問裴煊,為什么賣面的攤子居然還賣酒?裴煊笑她少見多怪,說是夜里城頭換崗的兵士下來,都要到這里買酒喝的,讓她只管喝便是。她聽裴煊說得確鑿,也就放心大膽地,跟著喝了幾杯,然后,就上頭了。 后來,怎么回去的,都記不得了。裴煊背她還是抱她來著,她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也記不得了。貌似,裴煊把她放到床上時,她還扭著人家衣襟不放,不要他走,她蠻勁大,還把裴煊給扯倒在床上。之后,兩個人有沒有在床榻上滾一滾,也記不清了。 當時以為是陳年烈酒熏頭,此刻想來,一定是那酒有問題,她酒量尚可,幾杯下肚,不至于就醉成那個樣子啊。 沒準,她在城頭上,信誓旦旦表示要乖乖留在延州時,裴煊就沒打算相信她??刹?,她以為怎么著,也得要準備兩三日才出發,哪知今日就走,裴煊還故意不給她講,又給她灌點烈酒,說不定還在酒里加了料,讓她一覺睡過頭。 裴煊也是太了解她了,知道她不肯就范。對呀,她怎么能就這樣就范呢?她的腳步,怎么能夠止于延州?裴煊說,不想讓她置身于險境,可是,她也不想讓裴煊單獨置身險境。她要去陪他,幫助他,她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能力。 比肩同心,患難與共。 扭住你胳膊拽住你的衣,哎格喲喲,死活也要跟著你……昨夜城頭上,那個大兵嘶吼的粗野山歌,莫名就浮現出來,讓夜長歡心中頓生決絕堅定之志。 遂猛地站起身,拍拍裙面,招手讓回廊盡頭那兩個死丫頭死過來。 “換衣服?!币归L歡淡淡地使喚了一句,便轉身回屋。 “公主,現在去追嗎?”半夏莫名興奮,追著她的背影問。敢情,這個丫頭也是個渴望到血雨腥風里去浪的。 “不追,現在去了,一樣要被攆回來?!币归L歡頓了頓腳步,腦子清晰地答到,“去找裴老將軍?!?/br> 不僅要去,還要確保去了,不被攆回來。 不僅要去,還要確保安全地去,確保去了有用,而不是當飯桶,去添亂。 誰能給她確保?唯有一人,裴老將軍。 ∝ 此時,裴世勛老將軍坐在延州大營較武場邊的涼棚看臺上,看一批箭弩兵的射擊演練。手中握著兩只紅蛋把玩,腦中思索著戰略大計,隨便,也開點私人小差。 西北防軍最大的特點,就是行動速度。昨日和親公主抵達延州,眾將領于半日功夫內商議出行動策略,今晨就陸續開始開拔了。三萬騎兵與和親人員先行,午時,糧草器械等,已經齊備出城,今夜,尚有一支擅長守城的箭弩步兵奔赴永樂城。 夏國人情報再快,也快不過這等速度,料不到熙軍今日就出兵,等他們反應過來,嵬名霄應該已經在永樂城站穩腳跟了。只要進入那座具有天然防守優勢的高地石頭城,糧草充足,即便是夏國新皇舉重兵之力來圍攻,抵抗個一年半載,都沒有問題。 而只要永樂城能夠將夏國人的精銳兵力吸引過來,并拖住三四個月,到了入冬時節,夏國境內飛雪酷寒,極其不適合行軍打仗之時,延州再出其不意發重兵,與永樂城里應外合,便可將這群疲于攻城的強弩之末圍殲于城下。 又是一場硬戰要打,但并無太多畏懼,眼前是一盤能看得見先機,有八分勝算把握的棋局。裴老將軍心中倒不甚憂慮,亦如眼前場中的箭弩演習,箭器精良,兵士利索,他看得亦很滿意。 老將軍的一生,治軍,打仗,計謀,馭下,軍功,戰績,爵位,官品,威望,榮華,這些,都無可挑剔,堪稱熙朝軍中第一人,他亦很滿意。 唯一的苦惱,便是子嗣。 也許是殺戮之人應有的罪罰,大半輩子,就得了一男一女,再怎么折騰,也無濟于事。不過,有能做皇后的女兒,有裴煊這樣的兒子,一個頂十個,他也知足認命了。 老將軍便又將希望轉移到下一代,盼著裴煊能早日開枝散葉,等他在軍營里廝混到十七歲,就將他趕回玉京去,心想玉京城里女郎多,怎么著也得撿回家一兩個吧,偏偏這個愣頭青一直拖到今日,老大不小了,愣是還不娶親生子,聽家里人說,貌似都不近女色。 裴老將軍一想起這樁心病,就氣得吹胡子瞪眼。 越是趨近完美的人生,越是缺什么,想什么。比起打勝仗而言,裴老將軍更想的事情是,抱孫子。 最氣人的是,延州城有個風俗,生了兒子要當街請人吃紅蛋。他在延州城百姓眼中,莫過于護法軍神守城菩薩一樣的存在,所以,延州城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