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天半個月也不過才能繡一副扇面。 再者柳青蘿也不舍得讓杜氏熬眼睛。 想到她之前隨意讓杜氏做的衣服樣式,就連林府白夫人身邊的素錦大丫鬟,就不住的稱贊。 畫圖樣子,給杜氏照著做這個想法,就在她心里扎了根。 幸而杜氏手巧,凡是柳青蘿畫的樣子,她不但能分毫不差的裁剪出來,還會依照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做出適當的改良和添剪。 最后做出來的成品,就連見多識廣的柳青蘿,也忍不住驚嘆。 秋季衣服還單薄,一匹布大概能裁兩套大人的衣服,三套幼童的衣服。 一共三匹細布,三匹錦緞,在柳青蘿的建議下,杜氏便做了八套年輕女子的衣裙,六套適合年幼女童的衣裙。 一家人坐在屋里,欣賞杜氏做好的衣裙,個個眼里都是驚訝。 “他娘,這些,都是你做的?”柳和平生性老實,就算在鎮上,眼睛也不敢朝女子身上看,對女子的衣裳,其實并沒有什么感覺。 但這幾套或素雅、或清麗的衣裙,配色俏麗,衣袖和衣襟上都有點綴,就連款式,看著也叫人說不出來的好看。 忍不住就讓人想象,這穿在身上,得是什么樣子的。 “娘,您穿著試試,給我們瞧瞧嘛……”柳青蘿慫恿杜氏。 杜氏面上飛起兩抹紅霞,嗔道:“你這孩子,這樣的衣服,可不是給我們穿的……還要賣給城里的小姐們呢……” 柳青蘿抿著小嘴笑,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娘,您總說我傻,您也傻。真正大戶人家的小姐們,可不會穿外頭買的衣服,人家家里都有專門的繡娘裁衣服的——” “哎呀,你一說啊,我也想起來了,聽說里正家的閨女,就在城里瑞蚨祥拜了師父,手藝好,就被選入什么大戶人家去做繡娘,一個月掙好些月錢呢……” 杜氏眼神里都是羨慕。 “娘的手藝,比瑞蚨祥的師傅們做的還要好呢!”柳青蘿摟著杜氏的脖子撒嬌,“娘,您就穿一套給我看看嘛……就穿這套湖水綠的……穿給爹爹和全哥看看,叫他們也看看妞妞畫的樣子好不好看!” 柳青蘿一張甜嘴吃了蜜似的,百般撒嬌癡纏,杜氏被糾纏不過,只得依了她,把柳和平和柳文全攆出去,扭扭捏捏的換了一身自己做的衣服。 柳青蘿笑瞇瞇的坐在一旁看著,杜氏氣她賴皮,自己換好后,干脆給她也換了一套幼童的小襦裙。 柳青蘿一向喜歡漂亮衣裳,也不拒絕,嘻嘻哈哈的換了衣裳,與杜氏一同走出來。 外頭,柳和平和柳文全父子倆,正坐在院子里編制籃子,聽見腳步聲,抬頭看去,頓時呆了—— 只見迎面一大一小兩個女人,大的下身一襲湖水綠色細綾百褶裙,上身是碧色廣袖長褙子,衣襟和袖口上,都紋著淡淡的竹紋。 杜氏雖然性格潑辣,但其實原本的長相,比較偏向婉約,此時穿了這身素雅至極的衣服,襯托的整個人都溫婉柔和了許多。 再看旁邊的小小人兒,鵝黃色和淡青色的齊胸襦裙,梳了個雙髻頭,用同色的發帶綁著,清新又俏皮。 這一對兒走出來,完全看不出之前釵裙布衣的農戶人,倒像是出門游玩的大戶人家夫人小姐。 “他娘——”柳和平看了一會,眼睛逐漸的變得酸澀,心中又是驚訝,又是愧疚。 想當初,杜氏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俏姑娘,嫁給他這么多年,cao持家務,照顧公婆孩子,每天吃的粗茶淡飯,穿的帶著補丁的粗布衣衫。 生生的可惜了這幅好容貌。 柳和平瞧著她的樣子,心里覺得甚為愧疚。她一日不輟的cao持家務,可他卻連一根銀簪子都沒送過給她。 “你看啥呢!”杜氏紅了臉,低聲嗔道。 她的年紀才三十出頭,自然也是愛美的,身上穿著這么雅致的衣服,心里本就不好意思,再看到丈夫一眨不眨的盯著自己,更是又羞又惱。 柳和平憨憨一笑:“沒想到娘子的手生的這般巧,裁的衣服穿著就跟仙女似的……” “你作死呢,青天白日胡說八道的,把我妞妞都教壞了!”杜氏瞪了他一眼,心里卻有些甜蜜。 她拉著柳青蘿就朝屋里走,“好了好了,小祖宗,娘順了你的意,現在快回屋換了,穿成這樣還咋做活,渾身都不自在——” 過幾日便是中秋,家境殷實的人家,大多會給家中未出閣的女兒添置新衣,讓她們在月圓之夜,祭拜月神娘娘,期望女兒家以后能夠尋得一門好姻緣。 柳青蘿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喲,這二位是哪家的夫人小姐???” 母女兩個剛轉身走了兩步,就聽到院子外頭傳來一聲充滿妒意和嘲諷的聲音。 ☆、59.第59章 打臉 柳青蘿回頭看去,卻是老宅的二嬸陳氏和四嬸張氏,一前一后朝這里走來。 她們兩個,一個自恃未來秀才夫人,一個是娘家有幾個錢,平日里在穿著首飾方面,就遠遠超過了杜氏。 她們也以此為傲,打心眼里就瞧不上粗布衣裙,渾身輟滿補丁的杜氏。 如今柳青蘿和林家訂親已成定局,她在林家住了三天,帶了一車子的東西回來,這事兒早已經滿村子里都傳遍了。 老宅那邊竹籃打水一場空,本來就個個心里都憋著一肚子氣沒處撒,得了這個信,哪里還能坐得住。 張氏和陳氏跑到柳老爺子和柳老太太面前,嘰嘰咕咕的說了半天,然后就一起朝村頭祠堂這邊走來了…… 她倆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破籬笆門里面,站著一高一矮兩個仙子一樣的人,待仔細看看,聽到說話的聲音,才發現,她們竟然是杜氏和柳青蘿。 這一驚可非同小可—— 什么時候,杜氏也能穿一身綢緞細布衣裳了? 陳氏倒還罷了,可那四嬸張氏,她本是商家女,就算家里再有錢,也是沒用穿綢緞的資格的。 士農工商讀書人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最低。 按大周律法,若商人越位穿了綢緞,被人舉報的話,是要被衙門懲罰的。 所以張氏自小到大,不管家里有沒有錢,或者逢年過節,就算是成親的時候,她也就是穿上等的細布,絕對不敢把綢緞衣裳傳出來招搖過市。 此時看到原本一身破衣的杜氏,在分家沒多久的時候,就變得這般齊整,張氏心里的酸味一下子就涌到了嗓子眼。 她快步走上前,甚至超過了陳氏,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