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7
他略微看過一眼,就覺得乏味,張元安遞來的消息不算太好,虞山城一代盤踞的匪徒愈加的張狂,他們訓練有素,顯然成了一群當地的土霸王,只是礙于這幾年南方水澇瘟疫不停,實在撥不出銀子,才任由他們逍遙了這么些年。 一想到近期南坪鄉的洪水,顧子期就頭疼,他果然不適合做個帝王,天下太大了,越走肩膀就越沉重,憑借著一人的脊梁背負起萬民蒼生,對任何人而言,都需要源源不絕的勇氣。 他按著額頭緩緩起身,錦安見狀忙跟了過去,伺候在身后。 殿門推開,風灌入寬大的袖袍。 有時候,顧子期也在想,他到底為何非要奪了這千萬里的江山,他只知道自小開始,便有人不斷地告訴他,要復仇,要拿審家人的鮮血祭奠給安國侯府,讓他誤以為這是自己生命的真諦。 恨意難平。這四個字貫穿了顧管家的一生,也貫穿了他的一生,可當一切塵埃落定,他發覺自己似乎也沒那么恨,不然也不會允許審喆霸占著他原配的發妻的身份活下來,他被許多東西推著走,然后走到了現在,然后,便累了倦了。 如果他的家族還在,顧子期覺得,自己多半會成為閑散的王公貴族,閑時策馬打花,最多考取個功名,娶個門當戶對的世家小姐,然后一生平順的活在祖先的庇佑之下。 不知怎么,人就走到了軟語齋,明晃晃的三個大字舞在朱紅色的牌匾上,這是他親手提上去的,就在他把元容從姜府接出來的前一晚。 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有時醉里喚卿卿,卻被旁人笑問。 在應陽的那幾年,是他這一生中最快活的幾年。晴朗疏闊的富家少爺,軟語靈秀的高門小姐,如果他的身份真的這般單純,他和元容之間或許就不一樣了吧。 這個想法剛冒出來,就又被現實狠狠的打了回去,他若真是商賈之子,姜承疇哪里看得上他,他又哪里有機會和元容當這么些年的青梅竹馬。 走不通的,無論什么身份,他和元容都是走不通的。 他看著元容在泥沼中掙扎求生,變得越來越不像她,那個兔子般純粹的小姑娘不知什么時候,就走丟在了半道上。當年在山林里,把元容拉出嶙峋山溝的是他,如今,把她帶入深淵的還是他。明知道她會疼、會傷心、會難過,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扒皮挫骨,可他還是不愿意放手,人生那么黑暗,他死死的攥住了她的胳膊,墮落也好,毀滅也罷,他只想拉著她一起。 哪怕永墜地獄。 “我想一輩子和子期哥哥在一起?!蹦悄贲较绿一ㄩ_得正好,她笑著與他打勾。 對啊,他們說了一輩子在一起的。 “陛下怎么不進去?”顧子期到軟語齋的消息已經遞進來許久,元容左等右等也不見他進來,最后只好親自出來迎他,誰料就見他背手立在烈日下望著殿門之上的牌匾發呆,元容好奇地順著他的視線打量了兩眼,實在察覺不出有何不同,只得作罷。 青翠的紗裙被風吹得飄起,蕩出好看的弧度,顧子期一回神,就見到元容拎著裙擺邁著碎步含笑向他行來。 腳下停了許久的步子忽然邁開,電光火石間,所有人都未曾反應過來,就見他當著眾人的面,把眼前的女子擁入了懷中。 “容兒,你說過要跟我一輩子在一起的?!?/br> 莫名其妙的一句話,沒頭沒腦。 元容皺眉望向錦安,就見他低垂頭看著腳下的一畝三分地,眼觀鼻鼻觀心。 真是個圓滑的老狐貍,她抬手環住顧子期的腰身,在他懷里點點頭,“嗯?!?/br> 兩人就這么擁抱著,元容覺得,這個盛夏的午后,真熱啊。 作者有話要說: 小顧真的是個很自私的人…… 然后,本寶寶從HK回來啦,話說出去玩這件事真的不能告訴任何人,這幾天儼然活成了自己是代購的錯覺~~之后,就要開始乖巧的更文生活惹~~乖巧微笑臉.jpg【感覺自己的作者有話說和正文永遠不在一個畫風上……】 ☆、浴火鳳凰 這兩年的夏,一年比著一年熱,元容搖著宮扇,上面題了一首小詞,是顧子期的手筆,她覺得甚是好看,便模著繡到了絹布上,平日里拿出來,在一片紅紅綠綠中到顯得格外扎眼。 曜兒乖巧的坐在書案前寫著先生布置下來的功課,臉上的稚氣開始褪卻,時光如梭,也不知什么時候,他就由襁褓里的嬰兒漸漸長成了粉雕玉琢的金貴公子哥,勺兒立在身后,輕輕地給他扇著風,元容瞇眼看著眼前的一切,內心深處無比的平和。 這些年來,元容早已不在逆來順受,偶爾回憶起往事,才發覺當年的自己簡直單純的可怕,若是讓她重新活一把,以現在的性子手腕,哪里輪得到這么些人把她踩在腳下。 二哥遞來的書信還放茶盞旁邊,信里說霈曦的風寒已經好了許多,總算熬過了這次,只可惜神智越發的不清,依舊瘋瘋癲癲,有時候連自家人都認不得了。元容讀了一遍又一遍,唯有嘆息,記憶中的兩位堂姊妹還十分鮮活,她們一起游湖采荷的時光歷歷在目,只羨當時年歲小,還不懂命運的殘酷,一心盼著嫁給心悅的男子,那時候,她們處在一個偶然談到未來相公納妾,都要憂心好一會的年紀,今個回過頭來再想想,連煩惱都那么的純粹。 或許當初的自己怎么也不會相信,有朝一日,莫說顧子期納妾,就是子女成群,她也不會憂傷,而是得體的送上一份厚禮祝賀。也對,在別人看來,她何嘗不也是妾,而顧子期那個明媒正娶的夫人,現在正把自己困在鸞歌殿,封印在走不出的泥潭。 元容又想到了羸弱的太子,多少人夸贊他天資卓越,可惜卻拼不過那副病怏怏的身子骨,每逢換季都要大病一場,因而性子有些古怪。而罪魁禍首,自然是昌樂殿里高高在上的帝王。太子身上流著審家的血,就注定他未來的路要比其他人難走千倍百倍,專研苦讀,反倒越優秀越可悲。而他的母親,從玉佩的事件發生以后,就開始了長時間的沉寂,不在張揚跋扈,活的如同波瀾不驚的一潭死水,元容覺得,審喆是真的被顧子期傷透了心。 心心念念的良人,到頭來卻算計的她一無所有。 元容有時也會覺得那個驕縱的女子十分可憐,但轉念一想,自己都是這副樣子,被抽干了血液,置換了心腸,還有什么資格去憐憫別人。 顧子期不在乎審喆,也不在乎他那個兒子。他的心,狠起來,比原野上漆黑的夜都可怕。 子嗣而已,他有太多,沒有那個是無可替代的。 每逢此時,元容都要慶幸那日做的決定,那個孩子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