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
老太太這副模樣,應該和她口中溫柔賢惠的媳婦秀秀有關。 現在只是七二年,知青回城的大爆發是在七九年。 這場席卷了整個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 影響了2000多萬知識青年的一生,并且對整個社會也造成了巨大影響。 當年的知青, 多數人都受過初中或高中的教育,也有極少數人受過大學或大學以上教育,他們一部分人是正真保含著想要更好建設國家的愿望自愿下鄉, 有一部分是被迫下鄉,類似那些文革中被批斗的城里人,他們的子女基本只有下鄉一條路可走。 無論是自愿還被迫,離開熟悉的長輩和熟悉的生活環境,去一個艱苦貧瘠的土地上奮斗, 激情過后, 就是無盡的恐慌和后悔, 幾乎所有下鄉的知青,他們之后的人生就是在回城的路上絞盡腦汁。 幾年過去, 回城的希望似乎越發渺茫,當初的知青又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在七九年, 當局同意知青返鄉時,許多當年離開父母時的孩子,都已經結婚生子,在異鄉組建了新的家庭。 回城的政令一下達,已經熄了回城之心的知青又燃起了希望,一邊是富裕的大都市和父母,一邊是回城無望后娶得妻子,生的兒女,更多的人,選擇了前者,拋棄了后者。 多少的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孩子才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或是父親,又有多少知青為了通過審核,拿到回城的通行證,付出了許多難以言說的代價。 知青回城的影響,直到之后幾年都還持續著??梢哉f,知青下鄉運動像一道傷痕,在歷史的進程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多少血和淚,淹沒中國的土地上。 “她成了大學生了,看不上我兒子了,我也可以理解,咱也不是那種不要臉的人,她不想回去,我也不會硬拖著不放?!?/br> 伸手不見五指的包房內,只有老太太略帶滄桑的聲音在房間內回蕩,言語間的悲涼不禁讓人心頭一緊。 “可是都是當媽的人,她怎么可以這么狠心,連臭臭都不肯見一面。臭臭長這么大,她就奶了孩子一個月,做完月子就急匆匆地去大學報到,這孩子就是我用農場的羊奶和米糊糊喂大的,臭臭今年過完年就三歲了,只在照片上見過他媽的樣子?!?/br> 老太太的話語中帶著啜泣,抱緊懷里的小孫子,既憐惜又迷茫。 孩子才這么小就沒了媽,以后可怎么辦啊。 大家伙都不知道該怎么安慰老太太,翁老太現在需要的也不是別人的安慰,她只是想把心中的郁氣講出來,現在,她需要的只是一個聽眾。 江一留不知道那個叫秀秀的女人是不是像老太太口中那樣賢惠善良,站在她的角度,背井離鄉,離開了生長的土地,離開了父母家人,現在有機會能夠回到自己長大的故鄉,還是海城這個發達的大都市,似乎可以理解。 但是無法原諒。 當初結婚是兩個人的事,翁奶奶和她的兒子也沒有脅迫她,甚至兩人還給她安排了工作,支持她回海城上大學。她在回到海城上大學后,有無數個機會寫信或是發電報告訴老太太她不想回去這件事,而不是拖了整整兩年,等老太太來海城后,才告訴老太太自己的決定,白白耽擱老太太一家這么多年。 要是沒有老太太來海城這件事,她是不是還想一直瞞下去。 在這件事上,最無辜的把秀秀當做親生閨女疼愛的老太太,是還不知情的老太太的兒子,是還懵懵懂懂的臭臭。 知青下鄉,是時代的不可抗力造成的,六十年代,連續的饑荒,單一的經濟體制暴露出來的知識青年就業問題,以及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援建項目的流產所造成的大規模裁員,城市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而且戰后瘋狂增長的人口數量,城鄉人口以幾何方式倍增,在六十年代,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無法就業。 知青下鄉的計劃,減少了城鎮人口,支援了農業生產和邊疆建設??梢哉f,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項運動的進行,是必須且正確的。 秀秀就像是這個時代知青大多數的一個縮影,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也是悲劇的創造者。 在那個時代,也有許多知青在返程后將在鄉下的妻子兒女接回城里,而不是將在農村的那些年當做人生的污點,將那些留在農村的妻子兒女拋諸腦后,從新組建新的家庭。 這一晚,大家都沒有睡好,既想著老太太的媳婦秀秀,又想著此時應該已經坐上去深城火車的阮阮。 ****** 阮阮是在火車開出車站一段距離后,被哐當哐當的火車開動聲所吵醒的,在她醒來后,看到的就是坐在床旁的大伯,以及大伯的幾個助理,她看遍了整間屋子,都沒有見到爺爺,大武叔,小寶哥哥,以及大海叔叔。 “阮阮,以后大伯會好好照顧你的?!比钤嗪ε氯钊顣摁[,兒子皮實,怎么摔打他都不心疼,可是嬌滴滴的小姑娘哭鬧的話,他就沒轍了。 出乎他的意料,阮阮看清自己的處境后沒哭也沒鬧,只是很安靜地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 這種安靜,反而讓阮袁青更加無措,恨不得阮阮哭鬧一番。 “這是臨走的時候,小寶哥哥給你的東西,他讓我一定要交到你的手上?!比钤噙f給阮阮一個小包裹,里頭沉甸甸的,裝著不少東西。 這是別的孩子給阮阮的東西,阮袁青也沒打開看過。 阮阮一聽大伯的話,轉過頭不想看見他手上的東西,小寶哥哥就是個騙子,他說過不會讓阮阮被帶走的。 爺爺是壞蛋,小寶哥哥也是壞蛋,他們都不要她了,像爸爸mama一樣,都不要阮阮了。 阮阮捏著衣服口袋里那只已經洗的發白的小布偶,那是她mama在去戰場前,給她做的最后一個布偶,也是這些年她一直待在身邊的,布偶早就已經破舊不堪,有了許多縫補的痕跡,可這只小布偶,依然是阮阮最寶貝的東西。 “既然阮阮不要,那大伯就把這包裹給丟了?!比钤嘧叩杰嚧扒?,打開窗戶,做出一副要把包裹丟出去的動作,眼神卻一直注意著阮阮的動靜,看到她眼中的糾結時,心中松了一口氣。 “不行,這是小寶哥哥給阮阮的,不能丟?!?/br> 小丫頭終究還是舍不得,從床上靈活地爬去來,一手搶過阮袁青手上的包裹。 阮阮忐忑地打開了包裹,一下子映入眼簾的就是阮袁青在見面那天,交給江一留的那個被當做紅包的信封。 阮袁青的眼神閃了閃,這個信封里可足足裝了一千塊錢,放在哪,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尤其江家只是普通的農民,據他的了解,這一千塊錢,足夠他們一家人,不吃不喝干上五六年了。 他現在把這筆錢交給阮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