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4
十箱聘禮,想來里面的東西,也少不了。 付新倒沒覺得什么,見張秀兒十分的興奮,忍不住逗道: “秀姊心情這么的好,想來韋公子的傷好了吧?” 一向爽朗大方的張秀兒的臉也紅了,并不怎么痛快的,極小聲地:“嗯”了聲。 付新一聽,“咯咯”地笑出聲來,道: “唉呀,那天可將我們嚇壞了,韋公子受傷,可是為了救秀姊呢?!?/br> 張秀兒知道付新在逗她,便就作勢要捶付新。 付新笑著跑開了。 雖然說最近,付國公付事情不斷,付新少有出去。 但對于張秀兒,付新是真心的關心。 開始提羅輝與她的婚事時,付新的心里,頗為忐忑。 對于張秀兒喜歡羅輝,付新可是從一開始就清清楚楚的。 雖然說付新問心無愧,這門親事,可不是她求來的。 而且,說實話,付新也不怎么高興。 一想到將來羅輝是她的夫君,付新總覺得,這一定是羅輝的陰謀。 羅輝總欺負她,這一回,娶進家門,還不就為了欺負她方便? 但付新還是擔心,張秀兒嘴上不說什么,心里會對她起什么芥蒂。 所以,付新總想尋個機會,同張秀兒解釋解釋。 可惜,張秀兒不接付新的話茬,讓付新暗地里著急。 可以說,付新這些日子,心心念念的不是羅輝,而是張秀兒。 雖然上次在馬場,付新也看出韋賢對張秀兒的一點小心思。 但付新還是不放心。 畢竟,那只是韋賢單方面的。 張秀兒的,付新一時還摸不透。 所以,付新對于張秀兒的,任何一點點的消息,都會支著耳朵聽。 然后,就聽到了,張秀兒一直往韋府跑的消息。 但付新不知道的卻是,張秀兒看著嘻嘻哈哈的,其實心底也在受著煎熬。 她以前喜歡羅輝,只是小女孩兒的,并不成熟的一種感情。 就像是臨家住著一個各方面都挺優秀的小郎,說有多愛吧,其實也不見得。 是那種介于喜歡和仰慕之間的,那種朦朦朧朧地感覺。 所以,張秀兒可以一邊偷偷地欣賞羅輝,一邊卻也接受了,她不可以成為羅輝妻子的這一事實。 可是對于韋賢,張秀兒卻就不能那么瀟灑了。 開始時,張秀兒對于韋賢倒也沒什么。 不過是與羅輝不錯的,公子哥而已。 文質彬彬,謙謙君子。 也許是感覺到了兩人之間的差距,所以張秀兒才會總是躲得韋賢遠遠的。 這也是韋賢一直沒有機會的原因。 直到上次在馬場,也是看出羅輝對張秀兒是一點兒意思沒有。 所以,適時出手。 對于自己喜歡的小娘子,要是還講究謙遜推讓,那可就只能瞅著,心上人嫁給別人了。 韋賢雖然看起來像個文弱書生,但在感情上,可比羅輝成熟多了。 于是,借著為救張秀兒受傷,便就懶上張秀兒了。 三分傷,愣是讓他裝出了十二分來。 他自己院子里的丫頭,韋賢嫌力氣小,拉不動他。 而小廝他又嫌是臭男人,碰他一下,他都惡心。 就差沒讓張秀兒以身相許了。 張秀兒沒有辦法,只得像是短工一樣的,天天往韋府里跑,給韋賢當貼身丫頭。 若是張秀兒稍微推脫一點兒,韋賢就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一口一個: “我現在這樣,可是為了誰?要不是我,誰可就臉著地了??烧媸呛眯漠敵闪梭H肝肺,我怎么這么命苦啊。我這還沒用銜環結草呢?!?/br> 可給張秀兒氣得。 她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韋賢這樣的無懶。 張秀兒雖然生氣,卻也一點兒法子也沒有。 只能干瞪眼地繼續侍候著,好像不能下地的韋賢。 韋賢的母親朱夫人見了,也未說什么,只是打聽了下張秀兒的出身。 之前雖然在羅家見過,但當時沒過心,所以并不記得張秀兒。 在知道張秀兒的爹是羅輝的武師之后,又想著程氏人也挺好,家世也算得上清白。 再瞅著張秀兒嬌俏可愛。 所以,也就沒管。 在朱夫人的意識里,明兒等韋賢結了婚,兒子既然喜歡,就納進門來做個妾,于張家,也算得高攀了。 張秀兒又不傻,如何看不出朱夫人的意思? 因此上,隨著韋賢的傷好了,兩個人的感情也增進了不少。 但愁事也隨之而來。 張秀兒不可能給人當妾。 然后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夫君蓄妾。 張秀兒是想著她爹和她娘一樣的,一雙夫妻一輩子。 所以,就在韋賢向張秀兒表白心境的時候,張秀兒是個爽快的性子,不會拐彎抹角,也不會拿喬,而是直接說了,她其實對他也挺動心的。 但是,她不能為妾,也容不下夫君的妾。 韋賢倒也痛快,當即表示,他既然喜歡她,當然是要娶進家門的。 而且以后也不會養妾。 可是,別的不說,朱夫人哪兒,就先不大好通過。 韋賢曾試探過朱夫人兩回,結果都不理想。 雖然韋賢沒有告訴張秀兒,張秀兒還是感覺到了,韋賢的焦慮。 朱夫人不傻,又看出了韋賢和張秀兒兩個,暗生情愫。 這兒子突然跑來試探她。 朱夫人警覺,然后給出來的答案,幾乎沒有什么商量的可能,將話說得非常的死。 韋賢默然。 憋了幾天,韋賢終是想明白了。 男人要想將自己的婚姻權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只能是有實力。 他家雖然是書香世家。 但現在皇帝重的是邊功。 韋賢雖然在朱夫人哪兒受了挫,但卻并沒有死心。 正秘密地與張秀兒商量著,他要去邊關,掙個軍功回來,求得皇帝的賜婚。 ☆、第三十三回 2(生?。?/br> 直接將他的爹、娘繞過去。 張秀兒瞅著韋賢,一陣的無語。 看著他一介書生,上了戰場,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要是回不來,韋家還不得跟她拚命? 張秀兒死勸活勸的,才讓韋賢答應她,慢慢再想辦法,不會偷偷一個人跑了,去邊關上掙軍功。 所以說,此時的張秀兒,也是愁眉不展。 而付新的納征禮,可以說,果然是驚動京城。 那十抬的聘禮,是由皇上出的。 董夫人很聰明,即使有這么多的錢,也不可能拿出來。 這不等于明著告訴皇帝,他們哪里是在鎮守邊關,根本就是去邊關搜刮民財去了么。 所以,等納吉之后,董夫人便就上宮里去給皇帝磕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