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1
她接收到的信息,好似崔家這個宴會,很難得的。 一般人都出席不了呢。 趙芝沉思了下,并沒有直接回答付新的話,而是慢條斯理地說道:“我說你,還是別抱太大的希望?!?/br> 付新笑道:“三姊別笑話我,三姊也知道,我是從廣陵出來的,沒見過什么事面。一會兒到了菊園,有個什么不懂的,可提點下我,別讓我出丑?!?/br> 趙芝笑道:“你別緊張,去年我就來了,所以知道。沒咱們什么事,哎呀,說也說不清楚,等你進去了就知道了?!?/br> ☆、第二十六回 風勁傳香日已期 秋花還是舊時姿 1(不相襯) 付新聽得有些懵懂,趙芝又是一副不愿多言的模樣。 而付新自忖,與趙芝不是特別的熟。 就不好意思追著人家深問,只得自己一個人,暗自納罕。 付新倒沒對這次宴會報多大希望,只是好奇而已。 平日里,付蕓幾個,偶爾提起,她有機會來崔家的菊花宴,就一副非常羨慕的模樣。 就是今天出來時,付悅看向她的那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 都讓付新對今天的宴會,生出一種期待來。 可瞅著趙芝的意思,好像崔家的菊花宴,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付新想:難道我真是鄉下土包子? 沒見過大場面,所以才會這樣? 馬車轉過路,就到了崔家菊園的前院門。 由于是郊外,菊園門口非常的闊大。 一面的大空場,立著數不清的栓馬樁。 付新沒想到,鄉下別院,竟也是五架的大門,檐頂飛翅平展,底下的家丁一水的,十幾二十歲的樣子,模樣清秀。 只是穿得樸素了些。 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崔家是世家大族,又不是暴發戶。 雖然五架的大門大開著,但進出的人,均打東西兩面的邊門上來去。 栓馬樁上,已經有馬栓在上面。 還有停在一邊的馬車,有已經卸了馬的,還有正在卸馬的。 地面上,全是大粒的沙石,灑上清水。 馬車停到別院的門口,繡燕幾個先下來,趕忙去扶付新和趙芝下車。 然后,付新和趙芝才去到崔太夫人的馬車前,請老太太下車,伸手輕輕地攙扶著。 站在門外迎客的,是崔家嫡出的五子,今年四十歲。一身寶藍色箭袖便服,不肥不瘦,皮膚微白,一把山羊胡子。 他身邊,還跟著兩個年青的小子,十七八歲的模樣。那是他的兩個兒子。 崔十郎和崔十三郎。 崔五爺領著兩個兒子,已經站到了崔太夫人的車前面。 崔太夫人一下車,崔五爺便就打恭道: “七姑姑好,一向身子可還硬朗?侄子還擔心呢,九姑姑說來,今兒一早上,打發了人來,說是身子不爽利,不能來了?!?/br> “老九怎么了?我前些時候看她,身子還行?!贝尢蛉艘宦?,急忙問道。 以前在崔家當姑娘的時候,姊妹之間,使個小心眼子,搶個東西,爭個寵的。 現在,都老了。 嫁人,隨著夫家,離京的離京了,在京的,活著的,也沒幾個了。 剛嫁人那會,崔太夫人和著這位九meimei,也曾經不認命的爭過。 但現在,已經掙不起來了。 誰贏誰輸又有什么關系? 主要是現在,找個能說些老話的人,都難了。 因此上,崔太夫人和著這位崔家九姑奶奶,老了之后,反倒比年青時候,走得親近了。 崔五爺也是面露擔心地說道:“來人說,九姑姑受了些寒。唉,現在入秋了,天氣不定,一會兒熱一會兒涼的,九姑姑自小的時候,身體就不大好,一個注意不到,可就病了?!?/br> 崔太夫人嘆道:“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可就萬事要精細著些了。她啊,脾氣還跟以前一樣,想起一出是一出,可怎么好?!?/br> 崔五爺笑了,引著兩個兒子管崔太夫人叫“姑奶奶”。 崔太夫人便就介紹付新和趙芝,讓她倆個與崔五爺,還有崔十郎、十三郎打招呼。 然后有小廝上來,引著崔太夫人,付新和趙芝在邊上扶著,從西邊門進到內院。 從里面轉出個婆子,和一眾的小丫頭來,給崔太夫人見了禮。 有力氣婆子推了輛林輪椅來,崔太夫人坐上。 由著婆子推著,付新和趙芝在邊上跟著,往里面走。 而先前的小廝便就退了出去。 崔家別院,在京享有盛名,也不是空xue來風。 但見別院的前面,迎門是一個假山,山上種著松柏等樹木。 邊上有漫坡的淺臺階,能環繞到山上。 山頂一面,有一個小涼亭。 當然,崔太夫人乘著車,自不能直接從假山上走。 她們是從左面轉過假山。 但見沿途種著竹子,青翠喜人。 里面的路,全是青石子漫的。 蜿蜒曲折,漸進深入,聽著風過竹林,聽著耳邊的颯颯聲,卻更覺得靜了。 隔個十幾二十步,便就會有石墩,石桌若在竹林子里,或在竹林子邊上,供人休息。 等走出這段幽徑,眼前豁然開朗,一溜的茅舍,便就出現在了眼前。 茅草頂上,長著翠綠地狗尾草,而毛舍的窗子,也全是紙糊的。 除去入門的道外,兩面全都種著菜。 架子黃瓜、豆角等物。 從竹林子里,就時不時的見到散養著的雞。 慢悠悠地踱步,時不時地啄兩下地。 再不時地,“咕?!眱陕?。 付新她們來得比較早,客人來得不多。 這便就是崔府別院,待客的主院落。 而茅舍后面,便就是號稱延綿百里的菊園。 門口有丫頭婆子進出。 見崔太夫人幾個過來,有丫頭趕忙往屋里進。 也有丫頭婆子迎上前來,給崔太夫人行禮:“姑奶奶一向身子還好?” 崔太夫人與眾人寒暄了幾句。 里面就見門簾打開,出來一眾錦衣錦裙的人,與這茅草屋,極為不相襯。 付新和著趙芝,隨著崔太夫人進到屋里,卻發現,原來茅草屋縱向特別的大。 因此上,進到室內以后,就會發現,里面并不像外面顯現的那樣,淺窄。 眾人與崔太夫人見了禮。 付新和著趙芝,也與崔家的眾夫人見了禮。 然后崔府上的男人們,也都過來。 給崔太夫人磕頭。 這就是活得久的好處。 管當初是庶是嫡,現在的趙府清譽整朝。 崔老太太只怕比那嫁好,卻最終沒落的嫡女,還要受人尊敬。 看著底下跪著的人,崔太夫人心底,特別的滿足。 也許,崔九姑奶奶,正是不樂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