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8
大伯,你們都聽到了,這樣的人家,你們還堅持讓我嫁過來嗎?” 王慶海和王慶山夫婦隨后走了進來。薛家人看到他們臉色大變。 王慶海憤怒的瞪了弟弟和弟媳婦一眼,然后面沉如水的看著薛仁青,當機立斷,“薛家既然不滿意這門親事,那么這門親事就此作廢!反正你們也沒拜天地,沒喝過合衾酒,沒入過洞房。來人,將大小姐的嫁妝全部抬回去。二弟,將薛賢侄的八字庚帖以及婚貼等送過來,也勞煩薛夫人將我家侄女的東西全部拿來?!?/br> 王徐氏焦急的想要說些什么,王慶山則拉住了妻子,示意她看看女兒。王徐氏看著正面無表情盯著自己的女兒,無奈的低下頭。 薛母和薛仁青還要解釋什么,王慶海揮了揮手,“什么都不必狡辯了,我們聽得清清楚楚!薛家真的好算計!既然薛賢侄和這位表妹有情,又怕她無名無分不好久留薛家,不如你們成親吧!這樣的話,豈不是皆大歡喜!寶釵,我們走!伯父會再給你找個好的!” “多謝伯父為侄女做主!”李玥然對著王慶海福了福,然后跟著王慶海走了。 王慶山嘆了口氣,讓人將王徐氏送了回去,自己留下來,看人抬嫁妝,善后。 薛家成親當夜,新娘子就帶著嫁妝回了娘家,而且是娘家父母和伯父親自來接的,一看就是薛家做了虧心事。李玥然特意讓桂嬤嬤找了個幾個能說會道的丫鬟,站在薛家門口,將薛家人的盤算說了個干干凈凈清清楚楚。 薛仁青面色鐵青,有心想解釋幾句,無奈事實如此,鐵證如山,無人聽他解釋。薛仁青馬上就要走了,一時之間也沒了別的辦法。薛母黑著臉,示意薛仁青趕緊走,兒子將來是要當大將軍的人,不能連累了兒子的名聲。她一個寡婦,名聲差點就差點,她不怕!可薛母忘了,她雖然不怕,可薛家還有薛瑯薛嬛楊絮兒三個女孩子呢!之后三人到了婚期,卻無人上門提親,皆是今夜之過了。 薛仁青騎在馬上,擔憂的看向寡母弱妹,再看看面無表情搬抬嫁妝的王家人,面色鐵青,心中默默發誓,今日之辱,他薛仁青銘記在心,他日定當討回。 然后,拍馬而去。 第210章 寶釵記之誓當一品夫人 二 李玥然跟著王慶?;亓送醺? 王慶海的妻子王海氏站在門口,看到他們回來了,嘆了口氣, 迎了上去,拉著李玥然的手, “別擔心,安心在家待著?!?/br> 李玥然點點頭, “知道了,多謝大伯母?!?/br> “好了,不想那么多了, 先回去休息吧!”王李氏讓人送了李玥然回房休息。然后和王慶海去了花廳,“今日寶釵倒是讓我刮目相看了?!?/br> 王慶海點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這丫頭總算沒讓她母親給教歪了。這樣的情況下, 她如果還要忍辱負重在薛家待下去,我真要懷疑她腦子是不是壞了!好在, 她骨子里還是像我們王家人的?!?/br> 王李氏笑了, 對王徐氏這個弟妹,她也很無語。王慶海和王慶山兄弟兩感情很好, 當初王慶海中了秀才之后, 家中沒有銀錢供他上京趕考,王慶山就娶了鹽商徐家的女兒為妻,靠著王徐氏的嫁妝才解了這燃眉之急。王慶??剂肆?,才中了舉, 金殿對試后,點了探花,在京城安家落戶,娶妻生子。因為感念弟弟一家對自己的照顧,特特將弟弟一家接到了京城一起居住。 王慶海夫婦倆對這個弟弟弟妹都十分感激,王李氏嫁妝豐厚,自從成親后就沒再要弟弟一分錢,夫婦倆對弟弟一家十分厚待。王慶山還好,可王徐氏就十分不自在,總覺得自己鹽商出身,低人一等的感覺。王慶山見她這樣,想著干脆還是回鄉算了。王慶??嗔魺o果,只好隨他們去了。誰知道剛要走的時候,王徐氏卻發現有了身孕。 王慶山和王徐氏成親多年,一直沒有子嗣,四處求醫問藥,訪僧尋道的,也沒個結果,沒想到在京城待了幾個月,就有了身孕。王徐氏想著,許是京城水土好的緣故,因此也就再不提回鄉的事。王慶海夫婦也想著自家兄弟住在一起,互相有個照應,這樣最好。 后來,王徐氏生了個女兒,王家人都高興的很,王慶海和王李氏只生了三個兒子,沒有女兒,王慶山則是多年無子,好容易得了個女兒,寶貝的很。 可王徐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總覺得自己出身商戶,低人一等,京城名門閨秀多不勝數,她總怕會連累女兒被人恥笑,因此一直拘著她不讓她出門。王徐氏不識字,雖然不攔著女兒識字,可在女兒的教育方面,完全按照女戒女則上來,想著,按書上來,總不會出錯吧!書里,王寶釵之所以那么任勞任怨,死心眼,大部分都是王徐氏的責任。在王徐氏的教育下,王寶釵成了一個三從四德,傳統守舊的女人。嫁到薛家之后,除了父母身亡,再沒回過王家一次。因為王徐氏教育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應該以夫家為重,不能總惦記著娘家。 王李氏見弟妹將侄女兒教成這個樣子,十分無奈,可到底弟妹才是侄女的親娘,誰都不能說她做錯了。只能暗自心焦而已。如今侄女兒鬧了這樣一出,王李氏總算是放心了。弟妹是糊涂的,好在二弟和侄女兒并不糊涂! “不說了,休息吧!”王慶海嘆了口氣說道,“明兒你和兒媳婦們說說,讓她們也幫著尋摸尋摸,找個家風清正,人品敦厚的人家。萬不能像薛家這樣。不知道慶山是不是眼瞎,怎么和薛家這樣的人家結親!” “薛貴在的時候,薛家還是很不錯的。二弟也沒想到薛貴一死,薛家會變成這樣。不過老爺,聽你這么一說,這個薛仁青不可小覷啊,以后還是要小心提防才好!”王李氏想了想說道。 “你說得對!薛仁青這個人,若不是親耳聽到,我也想不到他竟是這樣的人,心計如此之深。為了以防萬一,明兒我和大郎岳父商量一下,必不能讓這樣的人有了出頭之日,否則就是我王家滅門之日!”王慶海官海沉浮這么多年,靠的就是謹慎二字。 王李氏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點了點頭。 王徐氏淚眼迷蒙的回了家,聽說大哥大嫂已經歇下了,又去了女兒所住的芳華院,結果女兒竟沒心沒肺的睡下了。王徐氏一個人回了房,丈夫也不在身邊,她越想越難過,獨自一個人在燈下垂淚,直到天明。 第二天,王慶海去上朝了,三個兒子,長子去了翰林院編書,二子三子還沒有出仕,正在家讀書。王慶山忙了一夜,越想越覺得薛家不是東西,卻薛貴墳上罵人去了。王李氏的三個兒媳婦過來給王李氏請安,王徐氏紅腫著眼睛也過來了。 “二嬸來了,二嬸快坐吧!”大奶奶夏氏趕緊說道,“來人,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