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已經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也算是年輕有為,然新帝年少輕狂,眼中只有幾位內閣重臣、六部尚書,從未把他們這些五品官放在眼里,或許看到他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而遼王遠在千里之外,竟能叫出他的字! 震驚過后,看著龍章鳳姿的遼王,沈復更加確定自己跟對了人。 “謝王爺信任,臣必定鞠躬盡瘁,助王爺早日成就大業?!鄙驈土闷鹨屡?,跪在地上正式認主。 遼王笑著扶起他,端詳沈復片刻,遼王忽而皺眉,關懷道:“云亭投奔本王,家中父母妻小且安頓好了?” 此話一出,蕭震抬眼望了過來,直勾勾地盯著沈復。 沈復坦然道:“臣父母早已過世,臣妻體弱,去年年初病逝,也不曾為臣留下子嗣,故臣現在孑身一人,了無牽掛,可隨心所欲也?!?/br> 蕭震抿了抿唇。 遼王拍拍沈復肩膀,意味深長道:“云亭安心為本王做事,將來事成,本王送你一如花美眷?!?/br> 沈復只當這是客套,笑著拜謝。 蕭震臉卻一黑,忍不住盯了遼王幾眼。 遼王還能察覺不到他直刺刺的小眼神?沈復下去休息后,遼王單獨留下蕭震,笑著道:“沈復與阿徹是什么關系,你應該看出來了吧?” 蕭震肅容道:“臣知道,但他當年背信棄義有負蘇氏,蘇氏未必愿意再嫁,阿徹也說過他只認馮實一個父親,此乃他們娘倆的家事,還請王爺莫要插手?!?/br> 一個將軍敢這么對主子說話,整個軍營,恐怕就蕭震一個。 可遼王重才,且蕭震性情剛正,雖然偶爾說話氣人,但這樣的臣子心里有什么事都寫在臉上,用起來反而放心,因此遼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喜歡蕭震的坦誠,頷首道:“將軍言之有理,你放心,本王也沒那么閑,功成之日,本王會安排沈復見阿徹一面,能不能認出兒子挽回妻小,就看他自己的了?!?/br> 蕭震心想,見也不給姓沈的見! 但遼王已經讓步,蕭震再傻,也不會連續要求遼王。 遼王還要重新考慮作戰計劃,擺擺手,讓蕭震先下去。 蕭震一回自己的營帳,霍維章就拎著一壇酒過來了,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對沈復的不滿:“小白臉一個,只會阿諛奉承,王爺怎么就倚重他了?” 蕭震從未聽霍維章說話如此順耳過,端起酒碗先一氣喝空,冷笑道:“王爺現在倚重他,能不能倚重一輩子,也看他有沒有真本事!” 兩個帶兵打仗的將軍,都看不上文弱書生。 然而沈復卻一路為遼王出謀劃策,之前遼王耗時四個月出了山海關又退了回來,徒勞一場,得了沈復,短短半年,遼王便以破竹之勢,順順利利地沖到了長江北岸,與大周都城金陵只有一江之隔! 而到了此時,沈復早已成為遼王身邊的第一謀臣,可以說,如果遼王前一刻還在勃然大怒,只要沈復一來,遼王立即變得喜笑顏開,足見遼王對沈復的倚重。 蕭震、霍維章面面相覷,既不服氣,又不得不服,誰讓小白臉的計策都他媽的賊管用? 不過,朝廷仍然還有五十萬大軍護衛京師,關鍵時刻,惠文帝派壽寧長公主的駙馬郭耀統領大軍,早早陳兵于長江北岸,以抗遼王之師。 遼王不想動手,因為一旦交手,必會兩敗俱傷。 他先騎馬,出列與郭耀套近乎,喊郭耀妹婿。 郭耀一句話給他頂了回來:“叛國之賊,休要與我攀親!” 當著兩軍的面被駙馬辱.罵,遼王險些氣死! 沈復獻策道:“王爺,郭耀在外英勇,回府卻十分畏懼壽寧長公主,王爺不妨先派人去勸降長公主?!?/br> 遼王怒中生喜,拍腿贊道:“對啊,本王怎么沒想到這個!” 當年他離京就藩,五歲的壽寧長公主曾抱著他脖子哇哇哭,兄妹情誼頗深,壽寧應該記得吧? 遼王立即修書一封,情深意切地送去了壽寧長公主那邊。 壽寧長公主并不是京城唯一的公主,惠文帝有個親jiejie福清長公主,仗著有惠文帝撐腰,平時作威作福,常常不把壽寧等公主看在眼里,壽寧長公主積怨已久,今日收到遼王親筆書信,一口一個“吾妹”,親昵非常,壽寧長公主突然發現了報復福清長公主的機會! 遼王大軍就在長江北岸虎視眈眈,朝廷處于劣勢,如果她勸服駙馬倒戈,惠文帝就徹底玩完了,惠文帝一倒,福清長公主也得跟著倒,她壽寧長公主卻有恩于遼王,遼王登基后,哪個公主還能比得過她? 壽寧長公主越想越覺得劃算,這就收拾東西,悄悄地帶著一雙兒女離開京城,跨江去見丈夫。 駙馬郭耀起先不肯倒戈,壽寧長公主便拉著一雙兒女哭哭啼啼要尋死,郭耀對壽寧長公主怕比愛多,卻舍不得一雙兒女哭,無奈之下,真的降了。 壽寧長公主歡歡喜喜地與遼王敘舊去了。 皇宮的惠文帝見大勢已去,當夜一把火燒了寢宮,自焚而亡。 惠文帝一死,駙馬郭耀內心煎熬,愧疚悔恨,不久也自盡謝罪。 壽寧長公主哭了一頓,不過,新帝遼王登基后賜下來的賞賜,迅速地撫平了她的喪夫之痛。 正德帝,也就是順利登基的遼王,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震懾朝廷,當大局穩定下來,正德帝連續下了幾道旨意。 首先,正德帝封遼王妃為皇后,即刻派人去接皇后、大皇子、三皇子來京。二皇子始終跟著他行軍討伐,如今就在京城待著。 其次,正德帝大封功臣,蕭震、霍維章、柴雄、張進都賜了侯爺爵位,文臣中,沈復破格提拔為內閣首輔。 剩下的,都是一些安撫官民的政令。 武英侯蕭震并不關心那些,他只在意即將隨皇后一起抵達京城的蘇錦母子,只在意,蘇錦對沈復的態度。 作者有話要說: 存稿已無,這章是一早起來現寫的,大家久等! 劇情太快,你們還好否? ☆、第44章 新后一行人六月從遼東的鳳陽出發, 八月底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金陵城下。 皇后、妃嬪、皇子們的座駕在前, 官員及其家眷的馬車在后。 蘇錦算不上正經的官太太, 但阿徹是三皇子周元昉的伴讀,遼王妃特邀蘇錦一家三口隨行。 車隊尾巴的一輛馬車中,蘇錦悄悄挑開一角窗簾, 好滿足女兒的好奇心,就那么一條窄窄的縫隙, 五歲的阿滿湊在底下看,蘇錦下巴挨著女兒腦袋, 陪女兒一起看。她出生在揚州, 老家距離金陵只有兩百多里地,坐驢車五六日便能抵達,所以到了金陵,對于蘇錦而言,就跟回家了差不多。 江南空氣濕潤,微風拂面, 不冷不熱的,舒服極了。 “娘,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