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紀輕,需要立威,拿桂姨娘下手也未嘗不可。他自然不會當面拆她的太,折她的面子。 只不過,對于兒子鼓搗八字一事,他略有不滿?!鸪鮾鹤尤⒄l,他并不上心。兒子娶妻最好,也省得與阿蓉相處時尷尬。只是宋愈自己鐵了心要娶周家姑娘,卻久久不能如愿,教他有些厭煩。 那周家是天姿國色還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手段?教宋愈被拒數次還一意求娶?他跟新婚妻子林樾蓉提起了此事,語言當中,頗多不解。 ——他提周家姑娘,心中還有另一個念頭。雖說阿蓉對他忠貞,可她當日畢竟是曾對宋愈表白的。誠然他自覺不遜于兒子,但自古嫦娥愛少年,如今在同一屋檐下,萬一,萬一阿蓉對宋愈又生出別樣心思,他可該怎么辦? 最好再暗暗提醒阿蓉,宋愈心中另有其人,宋愈也是她的兒子,讓她毫無念想。 林樾蓉聞弦而只雅意,心里有點甜,又有點酸?;蛟S還是她給宋三爺的安全感不夠。她想了想,輕聲道:“不如,我再出面試試吧?!?/br> 作為繼母,給繼子提親,也是人之常情吧。 宋三爺點頭同意。 宋愈對此并不知情,祠堂修繕好后,他再次備了庚帖,寫上兩人生辰八字,放好,命人好生看著,不能出一丁點差錯。 再等三日,這回一定好好的。 傳到林樾蓉耳中,她驚詫莫名,不是吧?不是說前次王媒婆求親,周家沒有同意么?宋愈哪兒來的八字?難道說,是周暄私下給他的? 不會吧?周暄不是向來乖巧懂事,恪守規矩么?怎么會做出這種事?莫非周暄和宋愈已經私定終身? 林樾蓉皺了皺眉,有些釋然,又有些莫名的失望,周暄不該是這樣的。 祠堂失火是意味著八字不合么?可是,這又是為什么呢?那兩人之間最大的阻礙不是她林樾蓉么?她都想撮合他們了,他們之間反倒不合了? 不過,八字不合這一說,她是不愿意相信的。沒道理前世合,今生不合。祠堂一事,只是意外,或許還是桂姨娘所為呢。 宋愈和周暄會在一起的。 她這樣想著,心里舒服了很多。等合好八字,她就作為宋愈的長輩,去向周家正式提親。 希望他們這一世,幸福美滿。 周家上下這幾天都很高興,周旸偕妻兒歸來,一家團聚,且周旸政績考核不錯,此番留在京城做官,一家人不用再分離。周家更是喜氣洋洋。 周瑛生的白白嫩嫩,又聰明活潑,楊氏喜歡的緊,真想親自照看,但她心知不能教兒媳母子分離,就改了主意,只每日讓奶娘抱到她跟前一會兒。 孩子由奶娘看著,長輩護著,路隨玉也不用管家,婆婆又不讓她去立規矩,她頓時輕松了不少,每日除了照看孩子,就是與婆婆、小姑說話。 閑中多思,她不由地就想起娘家兄弟路征來了。路征今年一十八歲,若在旁人家里,恐怕早就娶妻生子了。 只可惜他們父母雙亡,近親全無,竟無人考慮此事?!疽灿袔讉€關系很遠的族親,平日無甚來往,甚至曾經交惡。然而十五年前,她父母剛剛亡故,那伙人就以宗族的名義,要分了她家財產,且要強行帶走她。 她當時年歲尚小,突逢變故,哭哭啼啼。還是父親生前的長隨王伯從外面帶回來了路征,說是父親流落在外的兒子,還拿出了“信物”。 她自是不信的,她父母伉儷情深,父親連一房姬妾都不曾納,怎么會納外室,還生出一個孩子來?但是王伯是父親最忠心的長隨,應該不會騙她。而且,王伯還對她說,要她聽他的。 路家既有男丁,宗族自然不能再以無嗣的名義將路家家產充公,更不能左右路隨玉的去留,只能遺憾離去。 …… 路隨玉對路征的感情很復雜。老實說,她并不愿意接受父親有個流落在外的外室子,那無疑是父親的背叛?!呐率切℃??偏偏是外室所出。 但是同時她又慶幸她有個弟弟,并且及時出現在了她的面前。不然,她不敢想象現在的她是什么光景。那群人的嘴臉,她早見識過了,誰知道他們會怎么對她? 路征無疑是體貼的,是優秀的。他從小就很懂事,人又聰明,且是真的對她很好。 她想,大概他真的是父親遺落在外的孩子吧。因為他們流著同樣的血,他才會真心對她好。甚至是她出嫁前,小小年紀的他竟然會說出,家中錢財盡數給她的話。 當時王伯一臉欣慰,她猜測著可能是王伯授意,雖然不大理解,但著實對路征好感度大增。她雖然沒那么做,然而卻因此,真心實意拿路征當親人。 路征大了,她是她的弟弟,是路家的孩子。長姐為母,她得盡到自己的責任,幫路征選一個妻子,看他成家立業。 路隨玉也想過請楊氏幫忙相看,但說到底,這是她路家的事情,罷了,還是她自己來吧。 雖說她在京中長大,但是離京三年,適齡的姑娘們,她也不是很認識。 幸而她記性很好,依著記憶,仔細回想,還真能想出不少人選來。 路征身邊沒有女人,想必是不好美色的,那自然好。有道是,娶妻娶賢。在路隨玉看來,賢惠固然重要,卻不及另一點。 能生。 路家數代單傳,到她這一輩,唯一的男丁還是外室所出,直到父親過世才領回。 她想,若是她有叔伯,有幫扶的兄弟,父親過世后,她就不至于被人欺凌。 給路征選妻子,別的倒也罷了,必須得能生,最好多生幾個,撐起路家的門戶來。 路隨玉使人去喚路征過來。 路征這幾日忙得很。大皇子大婚,他也不能閑著,移風易俗的方案呈給了圣上,圣上剛自己看了,一面琢磨,一面叫人參詳。 皇帝很好學,有不明白地就問路征?;蛟S皇帝想不通路征為何突發奇想,要移風易俗,但是他琢磨著這對他政權穩固,并無任何不好影響。而且有些建議頗得他心。 田貴妃好新奇,對這也感興趣。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強烈支持?;实鄞笫忠粨],不行的話,那就試試,權且當做是彰顯他的帝王威嚴。 老大不是大婚么?就趁著這機會吧。 更加具體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