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
廚藝大賽的軍嫂來齊之后,都圍在戚大姐周圍,她也就把丁小甜這個生面孔介紹給其她人認識。 這些人的丈夫都比丁小甜的丈夫的軍銜高,不管人家比自己年齡大還是小,丁小甜一律喊她們嫂子。 九點左右,人全部來齊了。 三位團長的愛人,坐在小食堂中間的一個圓桌旁,宣布了這次的比賽內容。 煮面,炒個拿手菜,端來給她們三人賞味兒。 她們按照自己對這個面和菜的好吃程度打分,滿分是十分,三人給的分數加起來排在前面八名的就進入下星期舉行的決賽。決賽她們會給出菜單名字,讓她們自己挑選這里面,自己覺得能發揮好的菜做出來,拿給她們品嘗打分。這個分數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讓進入決賽的軍嫂們自己發揮,做一道拿手菜,這道拿手菜不限于炒菜,可以是燉菜燒菜湯等。今天初賽結束后,進入決賽的軍嫂要提前向她們報備下一周決賽的拿手菜是什么名字,以及需要些什么食材和配料,食堂的采購好提前準備。 宣布了比賽規則和內容之后,就開始比賽了。 首先進行的是煮面環節的比賽。 別看是煮面,可這里面牽涉的面是什么形狀,勁道不勁道,以及是手工面還是用食堂的掛面。 還有就是一碗面好不好吃,關鍵的就是這個面的面湯怎么調味了,面里面是否會加入各種rou或者菜。 駐地干部小食堂的面里面通常加的有牛rou、雞rou、豬rou臊子、雞蛋等。 配面的菜除了各種青綠的葉子菜,還有酸菜、咸菜、辣椒等。 軍嫂們在煮面環節比較容易發揮的就是怎么來做出好吃勁道的手工面了。 做面食,肯定是北方地區的軍嫂們更占優勢,這次參加廚藝比賽的軍嫂們有二十一個人都是來自傳統吃面食的北方地區。 所以,她們可以用面粉和面醒面做出自己最擅長的面條來。 要是忽略面條的湯,光是從面條本身來比的話,肯定是現做的手工面條口感最好。 這樣說起來,貌似這個煮面的比賽環節,北方的軍嫂們占了優勢,她們來自傳統的吃面食的地區,幾乎人人都會做手工面。而來自南方地區的軍嫂們,就不會做手工面,只能用食堂采購回來的掛面來做面條了。用掛面來做面條,在口感上肯定是不如手工面條的。 但是南方地區的面條勝在湯,不勝在面。 也就是絕大數南方的面條好不好吃,最主要在那一碗面湯,看你怎么來調味兒了。 駐地大食堂里面的干部小食堂,調料齊全,來自南方的軍嫂們怎樣花心思調出一碗滋味兒鮮美的湯,讓自己煮的面脫穎而出,也不是沒有獲勝的機會。 再說了,今天的初賽還有炒拿手菜這個環節,占據了一半的分數。 來自南方的軍嫂們的強項就是炒菜,各種素菜葷菜,只要是小炒,南方菜的精致和味道突出,相比北方菜來說也稍占優勢。 重生之前的丁小甜在北方地區生活了幾十年,當然也會做手工面。 不過,今天她卻不能做手工面,不然也太惹人注目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她來自西南地區的宜南,才來部隊探望丈夫沒幾天,要是她也手法嫻熟地做手工面,那也是太讓人吃驚了。 所以她的選擇只能是煮掛面了。 干部小食堂的掛面分成兩種,一種是很細的所謂銀絲掛面,兩外一種就是形似韭菜葉子的面。 兩種掛面各有優點,銀絲面是比較合適做湯面,里面加進去西紅柿雞蛋,或者是用雞湯做湯底,里面加進去雞絲,小蔥,配上小青菜,做出來一碗味道濃郁鮮香的雞湯銀絲面。 而韭葉面,合適做成里面加如紅燒牛rou,臊子,加入紅油辣椒的那種味道較重的面。 在丁小甜的家鄉,不管是面館,還是家里面,老百姓們吃面大多數都是吃這兩種味道。 丁小甜選擇做了雞湯銀絲掛面。 其實,要是讓她自己發揮,她做得最好的應該是紅燒牛rou面。 牛rou要自己買肋條rou回去切塊加入各種調料紅燒,把調料和牛rou完美融合,燒出來的牛rou又軟又香,還有紅燒牛rou的湯汁兒澆在面條上,撒上香菜。這樣的一碗紅燒牛rou面味道濃郁,又辣又麻,吃到嘴里,麻辣鮮香。吃完之后,會出汗,說不出的痛快。 之所以不選擇做她最拿手的紅燒牛rou面,是因為丁小甜有點兒看不上干部小食堂廚師提前做的用來配面的紅燒牛rou。 做得太普通了,牛rou一看就沒燒軟,那個湯汁兒也不夠紅亮。 這樣的牛rou和牛rou湯加到要以湯和料取勝的南方人做的面條里,結果一定是味道平淡,面不好吃,湯也不好吃,能取勝才怪。 至于她選擇做雞湯銀絲掛面的理由是,比起配面的紅燒牛rou,干部小食堂的廚師熬制的雞湯倒是過關了。用整雞和豬棒子骨一起熬制的湯雪白,香味撲鼻。 用這個雞湯來做湯底,在里面加入少許鹽和白胡椒粉,將雞胸rou撕成細絲,二荊條青辣椒切成絲放到碟子里,倒進醬油浸泡。 丁小甜和其她四個軍嫂一起在五個灶臺前煮面。 鐵鍋里的水燒開之后,丁小甜把一小把銀絲掛面放進鍋里,這些面煮出來大概是二兩的量,不多不少,剛夠她吃上七分飽。 銀絲面下鍋之后,丁小甜用筷子把面攪散,蓋上鍋蓋,稍微煮一煮,看到面條斷生,也就是不白之后,就把面挑起來放進調好味的湯里。然后鍋里下幾片綠色的小白菜葉子,稍微燙燙就撈起來,均勻得擺到面上。最后放上去的是撕成細絲的雞絲,還有切好的青綠的小蔥顆粒。 這一碗面條是跟那一碟子醬油泡的二荊條青辣椒一起端上去給三位團長的愛人品嘗的。 丁小甜說這個面最合適的吃法是,把雞絲和著面條吃,吃上兩夾子,再夾上一絲醬油泡的二荊條青辣椒絲佐面,然后再喝一口湯。 嘴巴里的口感高低起伏,十分過癮。 三位團長的愛人里面,50123團的團長愛人戚從霞是湖南人,對于丁小甜介紹的這種吃面的吃法比較容易接受,她也是按照這種吃法吃的。 吃完之后,她給丁小甜打了十分,意思就是她相當滿意。 其她兩位團長的愛人,她們是北方人,對于辣椒比較接受無能,不過,她們還是覺得丁小甜做的這個雞湯銀絲掛面的面條口感細膩,湯呢香味濃郁,就憑這個,她們給了丁小甜七分。在這個環節,丁小甜得到了二十四分。 第一環節煮面比賽結束之后,丁小甜的分數排在第八位,曹喜鳳排在第六位,看起來,兩人似乎都能夠進入決賽了,雖然丁小甜的分數墊底。 兩人都知道,這還只是開始,就憑借第一環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