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間),用深色的暗紅胭臘涂滿兩邊面頰,用黑色的唇膏點唇,倒掉眉毛畫成粗短的倒八字蠶眉,整個面部呈現出一種悲啼的哭態(可參閱白居易)。這種悲情夸張的化妝方式由少數民旋傳入,之所以被中原廣泛接受,正是由于當時國家衰敗、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種悲而敗的面妝擊中了人們的虐點。 3.涇師之變 建中四年(783)十月,德宗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途經長安時,吝嗇的德宗派去犒軍的宦官就帶了幾卷破布,供應的飯萊也都是糙米和爛菜葉子。當時是寒冬十月,本來士兵們身上只有單衣,一心等著發獎金,結果面對那樣殘酷的事實,饑寒交迫的他們憤而嘩變,砍了宦官,一口氣占領了長安,德宗只能狼狽地跑到了奉天。其實嘩變將士占領長安并不迫害百姓,還說“我們不征收你們的房屋暫住稅(德宗皇帝沒錢了,就下令對長安擁有二層樓的住戶征稅)”,搶的是皇宮內庫和官員。雖然數月后嘩變平定,但從此德宗皇帝一蹶不振,再也不敢對藩鎮用兵。 4.蝴蝶裝 蝴蝶裝,是唐代后期興起的一種只用糨糊不用線的裝幀方式。將印有文字的紙面朝里對折,再以中縫為準,把所有頁碼對齊,用襁翱粘貼在另一包背紙上,然后裁齊整,翻開就像翩翩蝴蝶飛舞的翅膀,故稱“蝴蝶裝”。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等都是宋時原裝的蝴蝶裝古籍。 5.宜春院 這是唐玄宗李三郎親自創辦的皇家美少女音樂學院,民間妓女經過三層選拔才可能有機會進入宜春院。唐代特殊的文化氛圍使得妓女受尊重度最高,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唐代的考試重要科目是寫詩,詩寫得好了文化課不及格也能保送(文化課是指填空題的經帖),為了拉粉絲賺人脈,詩必須有人唱才能流行。于是妓女就成為了詩歌文化的傳播者和推手,所以唐代的妓女非常重才,比如詩妓薛濤就能和歷任四川省省長成為筆友?;实壅屑伺雽m表演,新科進士公開點妓女搞Pаrty,都是官方許可的事。 6.耶耶 唐人口語稱父親為耶耶,或者為爺,里有“從此替爺征”。唐代“爹”這個稱呼是沒有的,爸爸更沒有,漢文化和胡文化還在語言學上各種糾結,比如“哥”這個詞的使用還十分混亂,李隆基管他老子叫“四哥”,管他長兄叫“大哥”。耶耶最可能的出處,是李世民的:“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恒死”。翻譯過來就是:“兩次都沒看到雉奴(李治小名)寶貝你的信,爸爸心碎得真的想死了!”真是多情有愛的唐太宗啊。 7.催裝詩、卻扇詩 唐代的婚禮是沒有蓋頭也沒有花轎的,新郎到新娘家去搶親(那真得用搶的,因為女方家屬會拳打新郎,稱為下婿,一不小心打死整死的例子很多),在新娘門外頭念詩,催新娘出來、稱為催妝詩;到了新房,新娘用一把紈扇遮兩,新郎要再念詩,讓新娘滿意了才會把紈扇放下露出真容,稱為卻扇詩。電視刷里拍對了“卻扇”之禮的,只有很久遠的那一部除了男主角臉太長處處完美的。 8.圓領幞頭的男裝 唐代的男裝其實樣式很單調,就是圓領窄袖缺胯袍子,方便走路方便騎馬,不遇上娶老婆祭祖宗的大事,一般頭上都戴黑色幞頭,也稱勾折上巾?;实垡策@么穿,官員也這么穿,書生也這么穿,只有顏色、質地的差別。而且后代作為喪服的白衣,在唐代遍地都是,十分能夠滿足對白衣白馬公子帥哥的yy??蓱z到了明代阮大鋮想穿個白蟒袍拉風,只好弄了一身戲裝,還被全國人民一致唾罵說是亡國之色。 9.一緡錢 很多電視里提到唐代的錢,往往喜歡用“多少兩銀子”,其實金銀在唐代真不是硬通物,唐代的貨幣為錢幣和縑帛。一緡也稱一貫,就是1000個錢,用米價折算,太平年間是五六百人民幣,而一匹帛兌換450個錢。大家開始疑惑了吧,銅錢那么沉,縑帛那么占地方,難道出門旅游要扭幾輛大車專門馱錢嗎?正解。中唐以前的牛人們就是這么干的,某富商想給國家捐款,需要動用大批牛車把十萬貫錢拉進皇宮,所以腰纏十萬貫根本不要想,會被錢壓死理了。由于太不方便,昂貴的香料也可以做貨幣替代品,但還是不方便,大家就想能不能異地存取,于是中國貨幣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嶺出現了——大約就是本文故事發生的元和時代,中央建設了國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