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書迷正在閱讀:[戀與制作人]始與終、劍仙、(韓娛同人)娛樂圈之思考者、業余修仙者、余生不相負、舒氏婦夫的日常、重生之贖愛、親吻兔子、朝暾夕月、一望情深
里撈出來,瀝干水分,然后放進鍋里,加清水煮三遍。撈出瀝干,就完成了生姜的處理。 糖,必須是紅糖。 醋,必須是黑醋。這種黑醋本身也有紅糖,只是還是不夠的,所以需要另外加紅糖。 豬腳,這個就沒什么講究了,家養的土豬,無論是前腳,還是后腳,都一樣好吃。把豬腳切成塊狀。 雞蛋,選的是農家的土雞蛋,大多數人家都是把雞蛋洗干凈,直接和其他食材一起放進瓦煲中煮。等蛋液凝結后,再用鍋鏟把雞蛋的表皮輕輕敲碎。有比較愛干凈的人家,就先煮好雞蛋,剝殼,然后才放進去。 除了冬至前后人們會煲姜糖醋豬腳雞蛋之外,每當有婦人懷孕,即將生孩子的前兩個月,婦人的家人都會幫忙煮好一大瓦煲的姜糖醋豬腳雞蛋。等孩子出生后,孩子母親坐月子的時候吃。 夏小語的奶奶也煮了一大鍋姜糖醋豬腳雞蛋。一半放在伯父家里,讓伯父一家吃;另一半放在奶奶屋里。夏小語從中舀了一小陶瓷盆,放在自己家里,每天熱一熱,早上忙完了吃一小塊,微辣、甜、粉,非常好吃。豬腳和雞蛋,更是好吃,可惜不多,只能吃一點解解饞。 姜,夏小語不敢多吃,姜吃多了傷肝。姜里面含醋,損齒,吃完必須馬上漱口。好在自己將來也是要換牙的,現在的牙齒,損一點沒關系,要是將來換了新牙,就不能這樣每天吃了。 夏小語在院子里種的姜,現在還沒多少根莖,等將來根莖多了,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挖一塊出來,每天切一點,慢慢吃。 這一天早上,夏小語正在家里演算著數學題,突然外面傳來敲門聲。 “誰呀?”夏小語高聲問道。 “小語,是我!”門外傳來一個溫柔的聲音。 夏小語愣住了,這是mama的聲音……夏小語回過神來,連忙跑到院子門口,把門打開。 只見門外就是自己的mama林芷云,她激動地看著夏小語,眼睛紅紅的。 她是獨自一人過來的,手上提著一大布袋東西,走進院子里。夏小語連忙把院子門關上,讓mama進廳堂坐。 重活一世,夏小語再也不是個小女孩的靈魂,激動歸激動,但是做不出撲進mama懷里的事情。 夏小語拉著mama的手,搖了幾下,說:“mama,我好想你!” mama上來抱著夏小語,說:“mama也好想你!” “對了,我買了東西給你!”mama放開夏小語,把布袋中的東西取出來,只見里面有兩個大包子,估計是從鎮上買來的,還有兩條厚棉布褲子,兩件長袖毛衣,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外套,是燈芯絨的。 mama把這些衣服遞給夏小語,說:“趕緊穿上試試,看看合適不?” “嗯!”夏小語接過,拿到里屋去試穿。 過了一會兒,夏小語穿上毛衣和褲子,再披上外套,走了出來。 mama走近,轉了轉夏小語的身子看了看,說:“現在是大了一點,不過沒關系,能穿。我之前還怕小了呢!” 新衣服要洗過才能穿,等夏小語把之前的衣服換過來,母女倆就坐在廳堂說話。 看著母親曬得黑黑的臉龐,夏小語在心中嘆著氣,繼父是個孤兒,只有間破瓦房,母親嫁過去也是從零開始。上輩子,母親后來生了兩個兒子,生活就更加窘迫了。不過好在母親和繼父都是勤勞的人,才能把生活維持下去,后來還修建了平房。 算了算日子,大弟弟比自己小六歲,小弟弟比自己小八歲,現在母親應該就已經懷孕了。 林芷云看著院子,問夏小語:“這些兔子是你奶奶養的?菜園也是你奶奶種的?” 夏小語笑了笑,說:“不是奶奶,是我!” 看著mama疑惑的表情,夏小語拉著mama溫暖的手,說:“mama,我長大了,我會生活得好好的,你不用擔心我!” 看著夏小語稚嫩的面容,堅定的表情,林芷云的淚水流了下來。 “mama,別哭!我們都會過得好好的!”夏小語眼睛也紅了起來,安慰著母親。 母女倆再說了一會兒話,林芷云就回去了,家里還養著豬,要趕回去喂。林芷云說有空還會再來看夏小語。 母親離開后,夏小語就把那些新衣服拿出來,打一盆水,把衣服放進去,家里有固本肥皂,洗衣服非常好用。夏小語取出肥皂盒,打開,搓一點肥皂,洗一遍,先不漂清,讓肥皂水繼續泡著衣服。洗滌劑溶液,泡三十分鐘,能去除百分之九十九的細菌。 本來,買了新衣服,應該先用鹽溶液浸泡固色再按常規洗滌。但是家里沒有粗鹽,細鹽不多,想想還是算了。 過了三十分鐘,夏小語把衣服都漂清了,扭干水分,把家里一根竹竿取出來,架在院子墻角的位置,把衣服晾曬在上面。 冬天,天氣干燥,再加上有陽光,應該很快就能干透。 第十九章 過春節 日子還是一天一天地過著,除了夏小語的奶奶把自家母雞孵出來的養了一個月的小雞,送了五只給夏小語養之外,其余的事情,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在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過年,就是過農歷新年,也就是過春節。 要說誰最盼望著過春節,肯定是孩子們??粗笕藗優檫^春節準備著各種物件、各種食物,孩子們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嶺南大部分地區,過春節前都會準備一種食品——炒米餅。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里,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做這種傳統美食。每一戶人家的用料不一樣,手藝不一樣,味道、口感也不太相同。 炒米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炒米為原料做成的餅。 米,用的是粘米。先把粘米用水洗干凈,然后用簸箕晾干米粒表面上的水分,最后放進大鐵鍋中翻炒,翻炒的技術和燒火的火候非常重要,要把白米翻炒至金黃的顏色,炒米這一步才算完成。 隨后,把金黃的炒米送到磨坊,碾磨成炒米粉。 除了炒米粉,必備的材料就是白糖和油,假如是最窮苦的人家,有這三樣材料就能做出炒米餅了。不過大多數人家,都會加上雞蛋、炒花生碎等。白糖熬成糖膠,和著炒米粉,加入各種配料,捏成一個個小團,壓進木制米餅模具后敲出,再放進烤爐烤干烤香。 炒米餅里面放的雞蛋越多,炒米餅越香、越脆。有家境比較困難的人家,可以少放雞蛋,然后在和粉的過程中,除了放糖膠,還放白糖,這樣的話,炒米餅因為有白糖顆粒間隔,吃起來也會感覺松脆。 為了好吃,那個小團的中間,會有一小薄片的豬板油。夏小語不喜歡吃這樣的豬油,每次吃炒米餅時都要把它揭開。后世炒米餅店在這點做了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