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道這伙朝鮮使團來北京城做甚么,事實上,他們也不是因為崔家的事情而來,他們僅僅是代表朝鮮國王來請奏事情而已。 正德一年的時候,朝鮮國中宗廢除燕山君,中宗當了國王。這不是一次武力政變,僅僅只是一次王庭內部爭斗,但整件事情充斥著殘酷的政治清洗。 朝鮮國向北京禮部申請,請求明武宗給予他們的新任國王封號,大明朝廷拒絕冊封中宗。原因是大明朝還沒有調查清楚這次不正規的篡位,于是朝鮮開始申請武宗皇帝給予中宗臨時性的國王封號。 后頭朝鮮國的太后娘娘也向大明朝提出申請,事情拖了一年多,在正德二年的時候,武宗皇帝才正式認可朝鮮國新國王的地位。 大明朝與朝鮮的關系,事實上是,朝鮮國王高度重視大明的冊封,而大明朝利用對方的重視反過來對朝鮮國施加政治和各種影響。 中宗從燕山君手里取得國王地位并不名正言順,而明武宗對中宗最后的冊封,有部分原因是大明朝要利用朝鮮來克制女真人,所以大明朝廷容忍了朝鮮國這次內部的非常規政變。 這一回的朝鮮來人其實是想對大明朝申請軍事援助,他們在邊境遭到了女真人的侵犯,但這次的侵犯并不嚴重,只是一些小規模的碰撞,遠遠不值得大明朝出手幫忙。但朝鮮國還是決定告知大明朝廷,他們想通過這次軍事外交知道大明朝的態度,等到女真人的鐵騎真的踏過鴨綠江的時候,大明王朝會不會對朝鮮王朝伸出援手。 嘉靖朝廷的朝鮮國顯然并沒有受到太嚴重的軍事沖擊,真正等到朝鮮國有覆國危機的時候,已經是萬歷十五年之后的事情。 萬歷十八年,日本國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他要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便逼迫朝鮮國對他支持,支持他隨時預備對大明朝展開的軍事行動。 當時的朝鮮國王宣祖知道日本國的企圖之后,大吃一驚,他派遣使臣去日本國勸說豐臣秀吉,并且打聽豐臣秀吉的真正心意。 然后朝鮮國派去日本的使者團之間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豐臣秀吉在虛張聲勢,有人則認為朝鮮國應該做出相應的軍事部署。 朝鮮國去日本歸來的使團內部先產生矛盾,最后他們認為豐臣秀吉只是在虛張聲勢。 等到入侵朝鮮的日本水師登陸釜山的時候,朝鮮國才開始慌忙反擊,但朝鮮精銳部隊被日本人挫敗,而戰敗的消息傳回漢城的時候,宣祖國王自漢城逃離到平壤,暫時求得安全。 然而朝鮮低估了豐臣秀吉的決心和能力,因為朝鮮內部的斗爭亦是嚴重,主戰派要求加強邊界軍事戒備,主和派反對,然則在權黨是主和派。 朝鮮的將領對日本水師組織了數次大小戰役,最有效的是將軍李舜臣在朝鮮國的東南沿海組織的戰斗,李舜臣在最開始的三次戰役中,擊潰了日本戰艦一百多艘。 朝鮮戰將李舜臣的成功,大大削弱了日本國對大明朝邊界的推進能力。 朝鮮國內廷的大臣們還在討論是否應該向大明朝提出軍事援助請求,宣祖國王原本想跨過鴨綠江到遼東避難,但他最后改變心意,決心求助大明朝。 明廷的反應并非積極,最開始的時候,有臣子懷疑,懷疑朝鮮國對日本國軍事縱容,如若不然,日本國不可能向大明朝邊境推進的這么快。 然則萬歷二十年,朝鮮平壤城陷落,大明朝廷開始緊張,這似乎不再是朝鮮國是否縱容的問題,這已經關乎保障明朝邊境的問題了。 明朝先是派兵出師遼東,明軍越過遼東邊界進入朝鮮,大明朝一邊正面抗擊日本軍隊,一邊派人與日本和談,日本表示,明廷皇帝承認自己為豐臣秀吉的附庸,或許可以暫停交火。 和談并不成功,豐臣秀吉要求明朝皇帝成為日本國的附屬,但大明顯然誤會了豐臣秀吉愿意成為大明朝廷的附屬人員。當大明朝的使者去冊封豐臣秀吉的時候,豐臣秀吉仍然在朝鮮駐兵。 萬歷二十五年,豐臣秀吉出兵十四萬人,第二次入侵朝鮮。 明廷派兵應戰,但明廷與朝鮮顯然存在劇烈的軍事分歧,在朝鮮邊界,大明軍官指責朝鮮軍官故意放縱日本人,目的是借日本人的手幫助朝鮮收復遼東地區。 指控無疾而終,當然這種指控毫無目的性,除了加劇大明與朝鮮的沖突,于對抗日本無益。 等到萬歷二十六年,豐臣秀吉死去,同年,朝鮮將軍李舜臣戰死。 萬歷二十七年,日本軍隊全部撤出朝鮮,日本戰敗。 日本人認為這場由豐臣秀吉發動的侵略戰爭于日本國毫無益處,但這次戰役沉重地加重了大明王朝的經濟負擔,以及直接削弱了明朝政府對邊境防御的能力。 日本對朝鮮的侵略戰爭是一次毀滅性的掠奪,朝鮮國內的建筑被毀壞,而他們的書畫藝術作品和錢財器物全部被洗劫,朝鮮遭受了空前災難,這場大明、朝鮮與日本的戰爭最后的獲利者只有日本德川家康和滿洲的努.爾哈赤。 大明王朝在豐臣秀吉侵略時期給予了朝鮮無償的軍事援助,朝鮮人或許懷有負罪感,在后來努.爾哈赤崛起又咄咄逼人的時刻,他們在很長時間內不肯與女真人妥協。 明王朝后期,努.爾哈赤奪取遼東之后,朝鮮光海國王采取冷淡態度,朝鮮內廷臣子不滿意國王對大明朝的冷漠,他們推翻了光海國王。 或許朝鮮人懷念大明朝,他們接受大明朝的文化、精神、服飾和儒家學說,或許他們還以一種孺慕之情眷念著明王朝,于是在滿洲統治者統一中國之后,朝鮮人攻擊滿洲人,并且回避接受清王朝對他們的冊封,他們回避成為清王朝的附屬國。 后頭的朝鮮王朝用朝貢和禮物買通清朝,買通清朝不再干預朝鮮國內事物,朝鮮半島的大門對中國關閉了。 第54章 不念過往 中都督唐縱原本想著將那幫朝鮮人都攔住, 攔在山海關外, 但他后頭覺得多此一舉, 因為朝鮮人都善于寫作, 尤其是他們將大明官方用語寫得非常流暢, 但這些人無一例外地口頭表達能力欠佳。 唐大都督心想,等這些朝鮮人進了北京城,真要一五一十地說起崔家的事情, 恐怕也夠嗆。而以嘉靖帝的性格, 只要不傷及大明朝的根本, 他其實也懶得管朝鮮國內究竟又發生了甚么斗爭。再好比這回戚英姿所想要的翻案,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