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指了一個小太監把滿滿一盤經卷放上了桌子。 太子一邊隨意翻看一邊就問道:“今年怎么這么早就把經文送來了?!?/br> 自打進了宮,平貴人每年都會給jiejie孝成仁皇后抄經百卷,然后送到毓慶宮來,供在毓慶宮后殿的佛堂里。 往年,這些經文怎么也得到端午節后才會送來,今年卻是早了小一個月。 韋氏道:“貴人的好日子已經定下來了,怕到時事多來不及,她就趕著抄了些日子?!?/br> 說是趕工,可還是卷卷都抄得仔細。平貴人對母后一向盡心。太子選了幾卷一一看過,不禁滿意的點頭笑了。 他擺手讓人把經卷立刻拿去佛堂,又坐下來繼續看書。他準備再看幾頁,然后就睡覺,明天還得早起,好在毓慶宮里單獨練一會布庫。 他會這么勤奮,上書房的課業繁重是一方面,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感到了壓力,大阿哥善武,三阿哥近幾年也勤于習文,其他的阿哥也各有所長,他這個太子總不能文不成武不就吧。 第二天,太子按著時辰早早的起來練布庫,陪他一起練習的是一個體格健壯的小太監。 這小太監名叫高粱,曾在校場那邊的布庫房里當差,去年秋天才來的毓慶宮。 太子想悄悄的加練,自然不能在布庫房里練,也不好總叫諳達來毓慶宮,而這個叫高粱的小太監,布庫練得好不說,膽子也大,被他呵斥幾次后,練習時還真敢用力氣,太子覺得合適,也就把他叫來毓慶宮伺候了。 太子和高粱把臂纏腳的認真練了一刻鐘,就開口叫了停。 韋氏趕緊捧上溫熱的參茶。太子接過來,仰著脖子大口喝著解渴,卻聽高粱在他腳邊小聲道:“殿下,奴才有話稟報?!?/br> 第163章 大一圈 太子有些驚奇的哦了一聲,低頭瞥了高粱一眼。 高粱緊張得腦門都紅,嘴里卻飛快道:“奴才,奴才昨兒把殿下賞的那半盒子虎骨膏給人了?!?/br> 太子就問:“給誰了?” 聽太子愿意開口問,高粱這才沒那么緊張了,他道:“奴才給魏珠了?!?/br> 知道太子八成不認識,他忙又接著道:“魏珠早年也是在布庫房里當差的,和奴才是同鄉,奴才以前喊他聲魏哥哥,還給他端過一年多的洗腳水,后來這人就去了乾清宮伺候……” 太子覺得有意思了,但他趕著去上書房,便叫高粱下午再進正殿里伺候。 他心里一直記著這事,等上完課回了宮,邊脫靴換鞋邊就叫高粱繼續往下說。 高粱連忙跪下把他知道的情況全給說了。 魏珠去了御前后也就是個跑腿的小太監,直到大前年才好不容易得了個差事,卻是沒辦好,前年也就被貶去了敬事房那邊。 “誰知到了去年的中秋,那魏珠又跟只猴似的躥上來了。他跟著敬事房的顧總管在長春宮那邊辦差,這回的差卻是辦得很好,皇上就賞他又回御前伺候……奴才也是那會又和他搭上話的?!?/br> 太子想:這話對得上,高粱也是中秋那會才來的毓慶宮,那個叫魏珠的也是見人下菜碟。 高粱又道:“說是回了御前,可魏珠這趟也沒能伺候皇上多久,也就在冬至后的那幾天,梁大總管隨便找了個差錯,給了他四十大板,把他給打殘了……” 魏珠沾了顧問行的光才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得以回了御前,可梁九功和顧問行可是面和心不合的,就差沒互相捅刀子了,他怎么會讓顧問行的人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太子揚著眉毛一搖頭,這些大太監,要比起心狠手辣來,那是一個比一個強。 挨完那四十大板后,魏珠也就成了個長短腳,哪里還能回御前伺候,只能窩在乾清宮的茶房里做個小管事。 不過,就是這樣,太子才覺得剛剛好,真要是御前的隨侍,他倒不敢伸手了。 搬宮是大事,按規矩也得選個吉日,琳瑯這邊得的日子是四月十九,說是宜喬遷。 在她搬過去之前,見營造司的人報了完工,康熙就抽空帶著她進去逛了一圈。 一句話,才修繕好的永壽宮比咸福宮大上不少,而且無論是整體的格局,還是各處的裝修擺設也都要講究很多。 更重要的是,想著皇貴妃病死不到三個月她就要搬過去住,琳瑯心里本來還有點膈應的:這時不是很講迷信嗎,怎么在這事上就不講究了…… 一邊膈應,她一邊也知道萬歲爺是一片好心,換了是別人,只要能住進永壽宮,別說覺得晦氣了,估計得樂開花。 所以可別恃寵而驕,要領萬歲爺的情啊,她趕緊就這么和自己說。 可誰想等她親眼看過了,卻是很驚喜的現永壽宮被改裝得很徹底,處處都跟新修的沒兩樣,一點舊主的痕跡都沒留下。 不止如此,康熙還另給了她一個驚喜。 當初,他不是給她的書房取名叫漱玉軒嗎,這次他干脆親筆提了漱玉軒三字,讓造辦處做了一個很氣派的匾額。 萬歲爺先還瞞著她,等到她擺席宴客的那一天(也就搬家后的隔天),他才現叫梁九功帶人過來當場給掛上了。 整個掛匾的流程也特別氣派,派了禮部的官員來宣旨不說,還十分喜氣的放了四掛很長又很響的紅鞭炮…… 這一下子,在場的所有人,無論是通貴人等低位宮妃,還是四妃和太后派來的代表春嬤嬤,全都圍著那匾夸個不停。 不得不說,雖然當天實在是太忙,忙著應酬忙著回話,所以一點都不覺得,可事后一回想,琳瑯也是又甜蜜上了。 簡直是猝不及防,又被霸道總裁寵愛了一把的感覺。 直到去園子前,她每次進出漱玉軒,總要抬頭看看那個匾。因為是最經典的宮廷御制,所以工匠還在匾上雕出了一個巴掌大的蓋玉璽的印子。 看久了,琳瑯就有些奇怪,她怎么越看越覺得,匾上的這個玉璽比給她封嬪的那道圣旨上的大了一圈啊。 不禁就開了個很歪的腦洞:玉璽是什么?那就是皇帝的生·殖·器啊。制匾的工匠肯定是覺得越大越好,所以才做大了一圈。 這個很黃暴的想法她自然不會和康熙說,卻是在擼貓時笑嘻嘻的跟自家貓大王分享了。 貓大王:……噗! 哈哈哈,康熙事后在乾清宮里笑得都肚子痛。 永壽宮離御花園遠,但離慈寧花園很近,要是時間不夠,琳瑯也就舍遠就近,跑去那里散步。有時早上在乾清宮里送走了康熙,見實在是春光明媚,想和福寶一起曬曬太陽,她也會讓人回永壽宮通知鐘嬤嬤,叫她帶著福寶去慈寧花園,她這邊則直接過去。 一邊各種熟悉新住處,琳瑯一邊就在想她也該正式收編通貴人了。 所謂的正式收編,也就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