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事,根本就不值一提,魏珠當時也是查無可查,這才把馬成進宮時的經歷也查了一遍的。 馬成這樣的小太監,沒分差事前都是住大通鋪的,一個通鋪上十七八個人,魏珠開始時真沒記起來,直到這時才想起來,六年前,剛進宮的張蒼和馬成居然住過一個屋子。 得了這條線索后,再往下查就容易多了——那個倒夜香的老太監只是個幌子,真正收買馬成的是張蒼。 在瑜嬪出風疹之前,馬成是常去咸福宮的大膳房給自己和其他太監叫膳的。 馬成喜歡賭錢,有一回在膳房里一邊等膳一邊打花牌,就和那邊的兩個小太監提起過一句,他和一個叫小蒼子的太監認了干兄弟的話。 那么,馬成當初是被喜貴人收買的?還是說,張蒼背后還有人,既叫張蒼去收買馬成,又借著張蒼的嘴說服了喜貴人,讓她一頭撞死在慈寧宮里! 顧問行和魏珠再接著往下查,又發現了一件事,馬成剛進宮時還認過一個姓張的嬤嬤作干娘。這張嬤嬤三年前就死了,卻有一個親meimei在惠妃的承乾宮里當差。在惠妃面前還比較得用,專管著承乾宮里的炭火燈燭。 管炭火的,那她和張蒼豈不是常能在宮里的炭庫里見面。 再說回來,喜貴人赫舍里氏還是僖嬪時,一是巴結皇貴妃,二就是巴結惠妃了。顧問不禁就猜測……難道是惠妃一直在指使喜貴人。 如今想想,當初喜貴人的堂弟扎克善被人蒙了,然后才傻乎乎的去打斷了瑜嬪哥哥的胳膊,這扎克善是不是也是個幌子啊,誰能想到喜貴人會膽大到把自己的堂弟擺在明面上。而那外室桂蘭一死,喜貴人反就清白了。 找到張嬤嬤事情就水落石出了,顧問行趕緊就悄悄派人去承乾宮拿人??傻玫降南s是,張嬤嬤九月初就告病出宮了。 顧問行親自去了一趟承乾宮,才從難掩驚惶的惠妃那里知道了張嬤嬤在宮外的去處。 魏珠帶著人立刻出宮,到了惠妃說的那個去處,卻是在院子里的水井里找到了張嬤嬤。人都泡得爛掉了,怕是一出宮就做了水鬼。 張嬤嬤既死,惠妃自然止口不認,查到這一步,顧問行再不敢擅?!嬉獙蒎髌陀眯?,那可得皇上開口,趕緊就叫魏珠去了趟園子。 第154章 魚餌 一路騎快馬進了園子,魏珠沒直接往御前去,先使了銀子,找地方洗了澡,把辮子重捋了,又嚼了兩片去味的干薄荷葉,弄得一身干凈才往南書房去了。 園子里的南書房設在九經三事殿的后殿里,也是向南的方位。 老遠魏珠就看到南書房黑底鎏金的匾額,匾下一溜的青玉大方磚被擦拭得蹭亮。 六個面相清秀的小太監筆挺的守在南書房門簾的兩邊,魏珠認得其中兩個,他也不打招呼,只上前一臉著急的報了顧總管的大名…… 很快,得了信的梁九功就出來聽消息,魏珠趕緊就附耳和他說了幾句。 一聽喜貴人的事居然牽扯到了瑜主子和惠妃,梁大總管立刻就頭大了,他一把推開魏珠,道:“行了,別在這說了,你小子跟我進去吧?!?/br> 說完梁九功便領著魏珠進去了。南書房里寬敞又明亮,康熙正坐著批折子。 兩人腳下無聲的走到皇上抬頭就能見到的地方,然后梁九功就跪下了,“萬歲爺,顧問行那邊終于有消息了?!?/br> 康熙手上一本京查的折子才批到一半,等寫完了才擱筆抬頭,他掃了一眼魏珠,道:“說吧,他查出什么來了?!?/br> 魏珠忙把查到的情況一一回稟了。 畢竟查了個把月,又線索繁雜,哪怕魏珠早打好腹稿,也說了半盞茶的功夫,康熙邊聽臉色邊就沉了下去,等魏珠說完,在一旁跪著也聽完的梁九功背上全汗濕了,就等著萬歲爺大發雷霆,萬歲爺卻是望著前面出起神來。 康熙感覺有點不對。 喜貴人的事早不發晚不發,偏趕在中秋,還讓慈寧宮沾了血,顯然這事是沖著貴妃去的。只有這么鬧大了,才能讓貴妃壓不下去。 貴妃出事被剝了宮權,能接替她的就是四妃,按康熙原先的想法,這個事是惠榮德宜四個里哪一個做的手腳都有可能。 而最后逮到的是惠妃,這本也不出康熙的預料。 安嬪和喜貴人做出了丑事,管著宮務的貴妃又眼瞎一般的失察,要是真察覺到這些,惠妃納蘭氏是有這個膽子去唆使喜貴人的。 畢竟,嘴就兩層皮,話一說完就沒了蹤影,惠妃也不會蠢到留下把柄。 而且四妃里如今就屬惠妃的勢力最大,內務府被大肆整治,榮妃和德妃都灰頭土臉,宜妃背后的郭絡羅氏雖是大姓,可聲勢也遠不及納蘭氏。 但即使如此,按顧問行他們查到的東西,惠妃也顯得太能干了。 如果說拉貴妃下馬是為了宮權,那惠妃先打傷納穆圖,再買通馬成,又是為了什么,是見喜貴人失寵了,所以就想把開始得寵的玉兒變成下一個喜貴人任她驅使? 惠妃真有這么能干?不管是眼下的惠妃還是夢里的惠妃,在康熙看來都沒這個本事。 但他不會輕易下論斷,仔細想了想,康熙沉聲道:“魏珠,你回去和顧問行說,繼續查,但不要動惠妃和鐘粹宮,就圍著長春宮查,不是還有一個牛答應犯癔癥嗎,這事也查查。另外,你也重新開始查你瑜嬪主子的事?!?/br> 如果真是有人再給惠妃挖坑,那他倒要看看,他就是不動惠妃,那人會不會著急,要是著急了,接著又會出什么動靜? 懷著這種等魚上鉤的心態,等魏珠跪安出去后,康熙批完折子,就起身去了漱玉館。見他突然來了,琳瑯正高興,卻是被他拉著去了后湖釣魚。 琳瑯可不會釣魚,要是在手機里釣的那種那她倒是會(想當年,她還為一款釣魚游戲氪過金了),等到了后湖,就只能笑嘻嘻的給很有興致的萬歲爺當徒弟,從選釣竿開始重頭學起釣魚來。 發現康熙要用的魚餌居然是肥突突的蚯蚓,還是一截一截的蚯蚓段,琳瑯嚇得都直起雞皮疙瘩,拿著竿子的手也抖了一下,康熙看得發笑,一邊心道至于嗎,一邊也不為難她,道:“把魚竿給朕吧,朕來幫你穿?!?/br> “好好好!”她連忙就給他。 然后康熙就在她感激的眼神里俐落的穿好了魚餌。 后湖的魚不算多,但釣的人更少,不管大魚小魚都毫無危機意識,傻得見餌就咬,于是連琳瑯這個萬歲爺的笨徒弟,釣起魚來也大有斬獲,只兩個多鐘頭,就釣起了十來條魚。萬歲爺更是馬不停蹄的釣了半桶魚,那裝魚的瓷桶可足有半人高。 要說干什么最有樂趣,無過于大豐收了,琳瑯立時就喜歡上釣魚了。她數了數自己釣起來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