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福寶長大了,腦袋瓜子肯定更靈光?!?/br> 數字黨可不就個個都聰明嗎? 康熙聽笑了,是不是當額娘的都這樣,但凡覺得什么好,就都能往自己的孩子身上套。 他道:“孩子能不能做個一等聰明人,只有五分是看天性,其余五分則是靠教靠學了。等福寶大一點……三歲吧,朕就給他開蒙?!?/br> 琳瑯聽得一怔,心想三歲就開蒙,會不會早了點啊,但她再一想,宮里的阿哥都是六歲進上書房讀書,三歲開始打打基礎好像也不算早。 一想通,她連忙起身給康熙端正的行了福禮,萬歲爺要給皇阿哥開蒙,她這個做額娘的可不得趕緊謝恩嗎? 等她坐下后,康熙一邊喝茶,一邊就想起了大格格,他皺了下眉頭,大格格作為宮里的養女,心眼多些也不為過,可她行事粗疏,讓人鉆了空子,事后不立馬來咸福宮和玉兒坦白并請罪,還敢使心眼套話。 這不是聰明,這是蠢。 也就是玉兒心寬,要是換了是其他的主位,大格格敢這么亂來,早已經把人得罪凈了。 自恃聰明,其實骨子里沒有心胸和擔當,遇事只會用小聰明,這是最要不得的。 大格格是要撫蒙的,不說怎么聰明,也不能遇事就犯蠢,康熙準備和太后說一聲,讓她派兩個教養嬤嬤給大格格,教教她該怎么行事。 他放下茶盞,拍了拍琳瑯的手,不無感嘆的道:“玉兒,你剛才還說大格格聰明,其實。你比她聰明太多了?!?/br> 康熙不怕人笨,笨人自有笨人的用處,可像大格格這樣的,平日里裝得聰明,到了關鍵時候卻盡給他犯蠢壞事。 琳瑯覺得莫名其妙,但好話不嫌多,她也就笑嘻嘻的點了頭,還道:“都是萬歲爺你教的好?!?/br> 康熙聽得哈哈一笑,心情一好,他也就來了興致,便一把摟住琳瑯,在她耳邊曖昧的低語道:“是嗎?那為了讓玉兒更聰明,接下來,朕可得好好的言傳身教一番才行!” 第115章 不負 溫都爾郡王福晉萬萬沒想到瑜嬪敢把那十顆東珠穿成手串往自個手上戴。 那十顆珠子,是她侄子喀爾喀的哲布丹汗最心愛的寶貝,只一顆就值百頭壯牛,十顆和在一起,更是能抵一個千人的部落。 要不是開頭就在端午大宴上得罪了瑜嬪,老福晉原本是打算把這些珠子作為壓箱底的東西,等到最要緊的時候才拿出來用的。 老福晉已經有五年沒進京了,五年前,在紫禁城里面最受阿木古朗汗寵愛的妃子還是德妃和宜妃,那時兩人剛封妃,年輕貌美不說,兩人的宮里還都養著親生的阿哥。 上京前,她才聽說皇貴妃因為冒犯太皇太后被阿木古朗汗給圈起來了,那時老福晉還在想,五年對男人來說不算什么,卻是一個女人的整個春天,那兩位只怕也是大不如前了,也不知道這回她帶去中原的那些好東西又得往誰的宮里送。 到了京城,都不用怎么打聽,老福晉就知道紫禁城里這兩年的春天都是屬于瑜嬪的。 這位瑜嬪娘娘,就是老福晉這一回要找要求的人了! 想著求人辦事,卻先倒把人給得罪了,老福晉也是真急了。她這才把壓箱底用的東珠一股腦的送在了前頭。 以瑜嬪的家世,她手里肯定是缺錢的,可老福晉總不能叫人抬著一箱子金磚往她宮里送吧,她送東珠,其實就是在給瑜嬪送錢。 滿人是最喜歡東珠的,宮外又少得可憐,東西越少越稀罕,瑜嬪隨便拿一顆東珠,在宮外就能換兩三千兩的現銀。 值錢不說,東珠的意頭也好,只有皇后才配用的最好的東珠,瑜嬪一口氣可就有了十顆! 越想,老福晉越覺得自己這禮送得巧,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可她沒想到瑜嬪居然把珠子串成了手串,還立馬戴上了! 這不是把身上剛長出的金虱子往自己的臉上擱嗎? 聽到這事時,老福晉正吃早飯,驚得她一口酥油茶噴了半個炕桌。 怕阿木古朗汗怪罪,老福晉嚇得吃不香睡不好,暗想要是阿木古朗汗真要降罪,她就立馬不吃不喝,讓自己‘病死’,好叫大汗息怒,絕不連累郡王和子孫。 苦等了七八天,發現宮里面沒有任何不好的動靜,老福晉這才琢磨出來:瑜嬪把那么珍貴的東珠穿成手串,隨便戴著玩,都是阿木古朗汗的意思。阿木古朗汗早就知道一切,他這是想看一看喀爾喀蒙古的誠意??! 以哲布丹汗為首的喀爾喀的幾個小汗王怕了噶爾丹,想帶著各自的部落逃到漠南的事,整個科爾沁草原都還沒幾個人知道,遠在中原的阿木古朗汗就已經全知道了! 阿木古朗汗的智慧可真是深不可測! 老福晉驚出了一身冷汗。她再不敢胡來,先叫來兒子阿古達木,讓他立刻上折子請罪,又叫來最聰明的孫媳蒙根其其格,把帶來的東西都給了她。讓她代自己進宮幫哲布丹汗送禮。 從這天開始,蒙根其其格每天都遞牌子,天天進宮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請安,等請完安不管遇著誰,她都熱情萬分的拉著人聊天。 沒幾天功夫,宮里的主位娘娘都被她的銀彈攻勢灑了個遍,連布貴人勒貴人和通貴人這三個生過格格的貴人都驚喜的收到了一份重禮。 當然,琳瑯的咸福宮更是蒙根其其格送禮的頭號目標,兩人都沒機會碰面,各種名貴的珍寶首飾和擺件就像流水似的流進了琳瑯的小庫房。 金的玉的,玳瑁的,翡翠的,鑲寶石嵌瑪瑙的,石楠茴香和紫蘇一邊收撿造冊一邊就在心里不停的驚呼。這么多好東西,主子天天不重樣的戴,也得戴上大半年。 琳瑯心里卻是早有打算,這些東西……她都不要。 怒砸東珠的那天,她在康熙面前可是說過大話的,雖然琳瑯自己事后想來覺得自己手太快太奢侈了,可看萬歲爺當時的神情,明顯很受用的樣子……所以啰,她都把自己說成是絕不受賄的無價寶了,現在還怎么好意思把這些東西往自己的兜里揣。 琳瑯心里清楚得很,再好的東西,也比不過康熙覺得她好。 因為早就想好了要做過路財神,所以她都沒怎么看送來的那些東西,終歸不是自己的東西,看了也白看。 等蒙根其其格終于替喀爾喀那邊的大土豪灑完了錢,琳瑯翻了翻記賬的冊子,就準備把三匣子首飾并一箱的擺件全送去乾清宮了。 可等搬東西的張小桂和李文和真進了屋子,她又突然有了一個新想法,干嘛一毛不拔。難得參與了一回歷史事件,怎么也得留個東西做紀念吧。 仔細的挑了挑,琳瑯也就留下了一對很漂亮的鎏金底,指尖上鑲滿紅寶石的護甲。 想當年,她看清穿劇時,每次看到這種又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