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
心非了,你明明就喜歡蠢萌。一邊腹誹,琳瑯一邊趕緊就順桿爬,湊到康熙的懷里,巴著他嘻嘻直笑。 康熙順勢摟了她一下,然后放手讓她坐直了,嘴角含笑道:“別黏糊了,朕有正事和你說?!?/br> 是要說毛線的事了嗎?琳瑯趕緊正襟危坐,一臉期待的看著萬歲爺。 康熙向來是有功必賞,琳瑯獻上的織毛線的技術對他在蒙古的謀劃頗為有用,即便因此封她為嬪想來也不為過。不過,對此他另有考慮。 宮里的高位宮妃都是在他兩次大封后宮時冊封的,這次破例單單只冊封萬氏的話,只怕立馬就把她推到風口浪尖上,那種日子,就憑她那點城府絕對應付不來…… 康熙溫言道:“你立的功朕記在心里了,這次朕先賜你一個封號,等你懷上了孩子無論生下的是阿哥還是格格,朕都會冊你為嬪?!?/br> 現在先給自己加封號,等生了孩子立馬就升嬪,康熙慷慨大方的許諾把琳瑯聽得臉紅心跳的,她用兩只手一起去按著胸口,感覺心臟砰砰砰,跳得跟打鼓似的。 這一瞬間,康熙在她的眼里簡直就在發光。 康熙見她這么高興,心情也跟著更好了,他伸手抓住琳瑯的手,發現她高興得汗都出來了,就笑著繼續往下說:“你名琳瑯,意為美玉。朕賜你的封號也應意喻美玉。朕想了想,覺得瓊瑜琪瑾這四個字都還不錯。就看你喜歡哪個呢?!?/br> 居然可以自己選?琳瑯喜出望外,探頭撅嘴在萬歲爺的嘴上猛親了好幾下。 被親得一嘴濕的康熙笑著在她的腮上擰了一下,隨即催她趕快四選一。 萬歲爺的品味琳瑯是信得過的,瓊瑜琪瑾這四個字聽來都還不錯,不過做宮妃的這封號就等于大名了,得被人叫一輩子的,她可得仔細想想,得選一個最好的才行。 于是,康熙就被琳瑯興致勃勃的拉去了書桌前。 琳瑯把瓊瑜琪瑾四個字寫了下來,然后琢磨起來。瓊通窮,她覺得意頭不好,先把它劃掉了,瑾字和敬嬪的敬字容易叫混,也給她劃掉了…… 最終,琳瑯選了瑜字作為自己的封號。 看她選好了,康熙就從梁九功手里接過毛筆,當場就在書桌上寫了一道諭旨—— 朕惟治本齊家,茂衍六宮之慶,職宜佐內,備資四德之賢,恪恭久效于閨闈,升序用光以綸綍。咨爾萬琉哈氏,柔嘉淑順,克令克柔,深慰朕心,茲仰承太皇太后慈諭,著即冊封為瑜貴人,欽哉。 寫完,他轉頭笑看著琳瑯。 琳瑯趕緊就一臉是笑的跪了下來,恭敬的接了這道在她眼前新鮮出爐的圣旨。 梁九功麻溜的往地上一跪,“奴才恭喜瑜貴人賀喜瑜貴人!” 屋里其他伺候的人趕緊也跟著跪了,他們恭喜琳瑯加封為瑜貴人的賀喜聲一傳出了梢間,守在門簾外的張小桂等人和隨侍們立馬就彎了膝蓋,然后后院里噗通聲不斷。 在屋里,琳瑯剛被康熙拉起身來,就聽到外面傳來此起彼伏的恭喜聲。 “開心嗎?”康熙問道。 琳瑯看著他使勁的點點頭,然后把一雙鹿子眼給笑成了月牙。 康熙離開的時候,還是給了端嬪些面子,順路去了前院正間一趟,但只待了一盞茶的時間人就走了。 等送完駕,回了寢間,也不端著了,端嬪面色頹然的往榻上一坐,自言自語似的說道:“如今,我只盼著萬氏快點封嬪,早早搬離咸福宮,還我個清凈?!?/br> “……”余姑姑垂著眼不敢搭話。怕只怕萬氏封了嬪也不走,畢竟這宮里可沒多余的宮殿了,僅剩下的還在修整中的景陽宮位置偏僻不說還晦氣。 端嬪也想到這點了,臉色就更頹敗了。她是造了什么孽才遇上了萬氏,這人可真是她的天魔星啊。 后院里,正洗澡的琳瑯噗呲一聲就打了一個噴嚏。 兩天后的萬壽節上,琳瑯又正式的在乾清宮的正殿里接了一道加封號的圣旨。事后康熙還給了她一個驚喜—— 琳瑯的生日也在三月,到時小許氏可以入宮來看她。 接到圣旨時,小許氏已經回劈材胡同有兩個多月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能進宮。一時間慌得手足無措,雖說是包衣出身,可許家隸屬正藍旗,不是上三旗就不需要參加小選,所以這宮里面的規矩她是一點都不懂啊。 見繼母為難,那穆圖就拍了胸脯,第二天就給小許氏帶回來了兩個宮里出來的嬤嬤。把嬤嬤送到小許氏面前后,那穆圖就吊著膀子出門去了。 烏蘭氏把他送到門口,再三叮囑他別喝太多酒,免得骨頭長不好。 那穆圖被她念得不耐煩,他知道烏蘭氏其實是怕他喝花酒,二話不說,帶著兩個仆人邁腳就上了轎子。 烏蘭氏回轉后去了堂屋,陪著婆婆學了會宮里的規矩,然后才回了自己住的東廂。 烏蘭氏如今是又高興又煩惱——托了小姑子的福,那穆圖手還沒好了差事就回來了,家里也前所未有的寬裕,可煩心事也來了。前幾天那穆圖和戶部的幾個同僚出去喝酒,就有人上趕著要送他一個揚州瘦馬。 還好,那穆圖才被天上落下的餡餅給砸得七葷八素的,一時半會哪敢再吃餡餅,否則只怕家里已經多了一個小腳漢女了。 上個月烏蘭氏抽空回了次娘家,她是去還錢的,烏蘭家雖然沒有許家厚道,但萬家出事時也是借了五十兩銀子的。 烏蘭氏的額娘悄悄的和女兒說,女婿那穆圖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往后不知道多少鮮的香的都要送上門來,烏蘭氏是再也把不住他的了,家里遲早還得進人…… 從娘家回來后,烏蘭氏就先后去探了婆婆小許氏和那穆圖的口風,婆婆還和以往一樣不多管繼子房里的事兒,可那穆圖卻是嫌家里孩子太少了。 說來也是,兩人膝下除了烏蘭氏生的兒子博敦和女兒和卓,就只有一個大女兒濟蘭。濟蘭的生母是早年伺候那穆圖的丫環,烏蘭氏老早就把那丫環制得服服帖帖的,就濟蘭這便宜女兒也已經養到了十三歲,眼看就能嫁出去了。 理是這個理兒,可那穆圖以前怎么就不嫌家里孩子少了! 烏蘭氣也氣過了,鬧也鬧過了,冷靜下來后也知道自己做了無用功。 額娘說得對,今時不同往日了……自己是得早作打算了。就是要納妾也得是她親自給那穆圖納。手上掌著身契她才能放心。 那穆圖喜歡讀書人,烏蘭氏也是讀過幾本書的,想著想著她就念了一句詩,“悔教夫婿覓封侯”,念完長嘆一口氣。 第65章 吃席 德興樓前,喝得臉色通紅的那穆圖和一群同樣紅猴子臉的男人們醉醺醺的道了別,然后上了轎子去了許家。 那穆圖早就在轎子里備好了一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