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這幾年傅庚做下了幾樁大事,令得這妯娌二人的注意力皆偏向了自家夫君的身上,各自做了不少努力。而傅莊與傅庭這幾年前于仕途之上,亦都有了一些成就。 傅莊依舊在戶部里當著差,卻是已經升至了正五品郎中一職,授奉政大夫之銜。因他為人端正穩重,又向來謙和,故此在部里的聲譽極佳,與各方面的關系都不錯,一路穩扎穩打,走得極是穩妥。 在勛貴子弟中,似他這般一步一個腳印為官的卻是不多,侯爺對他是很滿意的。 至于傅庭,想是年歲漸長的緣故,這兩年卻是收斂了好些,將那些精致的玩樂勾當也放棄了不少,又因有了崔氏家族的襄助,如今已是領了個都轉運鹽使司副使的職缺,授了奉訓大夫之銜。 雖這只是個從五品的官兒,然這職缺卻是實打實的肥缺,因此崔氏這兩年頗為得意。侯爺對這個大器晚成的次子亦是頗多看顧的。 ☆、第254章(100月票加更) 自然,若真論起這家里誰的官兒當得大,那自是傅庚無疑。 只是,傅庚此次高調回京,卻是在督察院里任了職,職位雖然高,卻也有些尷尬。畢竟一無實權,說到底卻是言官之屬。就算能常在圣上身邊走動,但真正的權力卻亦是在圣上手里的,這些御史們不過只有一個“諫”的功用罷了。 也許,正是因為傅庚只得了個空頭的官職在手,侯夫人對于傅庚回京的態度,可以說是不甚在意的。 一個多月前,在收到傅庚即將調任回京的消息之后,侯夫人便叫張氏將秋夕居拾掇了出來,以備給傅庚一家居住。 誰想此事不知怎么竟叫侯爺知道了,侯爺便頗為不喜,只道那處院子不妥。 原來,自王氏故去之后,秋夕居小書房旁邊的夾道便被封死了,小書房則被改成了偏廂房。侯夫人又叫人在秋夕居旁的一片空地上植了數十株櫻樹,卻自成了一小片櫻樹林。每到春來,櫻飛若雪,米分霞似云,倒是成了一處風景佳妙之處。 只是,為了讓出地方種樹,秋夕居的院墻便又往里縮了好些,地方小了不說,且因沒了原先的夾道之便,往來前院便十分麻煩,要繞上好大的一段路。 侯爺便道:“三郎現離著九卿也只差了一步而已,日常需要在前院走動,秋夕居地處偏狹,不宜居住?!?/br> 故侯爺便親自發了話,叫將晴湖山莊與旁邊相臨的濯雨堂、欹云樓皆收拾了出來,又叫人重新規劃了一番,卻是將這三處變成了一處相對較為完整的建筑群,統撥給三房一家居住。 為著此事,侯夫人與侯爺又置了一場氣。原因無它,便是因為這晴湖山莊侯夫人原本是屬意予二房住的。 那二房的幾個孩子如今都有些大了,傅玠與傅琇雖還未到去前院住的年齡,卻也需得有自己的院子才好,總擠在臥月樓的廂房里畢竟有些不像。 那晴湖山莊地勢佳、風景好。又有兩處小院兒相臨,便叫侯夫人看在了眼里,只待開春之后便要叫二房挪屋子的。 誰成想,便是這么一處好地方。卻叫侯爺一句話便給了三房,侯夫人如何能不生氣? 只是,侯爺的話在府里向來是無人能駁的。侯夫人除了去小佛堂里生悶氣之外,卻也別無他法。 不過,對于此事。大房卻是完全置身于事外。雖是將收拾晴湖山莊一事卸給了崔氏,張氏卻并未覺出有任何不妥,若細論起來,張氏只會覺得歡喜。 因此,待于大花廳中理完了事之后,張氏便笑盈盈地辭了崔氏,扶著馥雪的手步下了臺階。一旁早有候著的小丫鬟殷勤地跑上前去,打起轎簾兒,將張氏扶進了軟轎之中。 張氏坐上轎子,輕輕地吩咐了一聲“起轎”。四個形容干凈的健婦便抬起軟轎,沿著后湖的那一條石子小路,一路逶迤往橫斜館行去。 因心情頗好,張氏便將轎簾兒掀開了一角,欣賞著后湖上的景致,一面便與走在一旁的馥雪道:“你瞧瞧,這幾日沒來,那湖上的荷葉倒長了好些。珈兒前些時候繡的那幅,卻是應了眼前的景兒了?!?/br> 馥雪便陪笑道:“到底是太太會看景兒。被您這么一說,婢子越發覺著。二姑娘繡的活計便跟那畫兒上畫的是一模一樣的呢?!?/br> 張氏的面上含著幾許笑意,柔聲道:“這也是她會畫畫兒的才能這般。便因了心有畫意,那繡作便也有了股氣韻在?!?/br> 馥雪便笑道:“太太說得正是呢。想咱們二姑娘的畫藝與繡技,便在書院里頭也是數得上的。前兩年白石歲考的時候。二姑娘的這兩門課可不都得了甲等上的考評么?” 張氏聞言不由便笑了起來,眼中的歡喜真是掩也掩不去。便又伸手指點著那湖上的風景,與馥雪談笑了兩句。 對于傅珈這些年來的努力,張氏身為母親是一直是看在眼里的。雖然在心性上頭傅珺仍有需要修正之處,但她能在白石書院取得如此佳績,張氏心下卻極是歡喜的。 主仆二人閑閑地說著話。不一時便到了橫斜館。 此時,張氏身邊的另一個大丫鬟芳瓊正守在院門口,一見那軟轎行了過來,她便連忙搶上前幾步,不著痕跡地略過了馥雪,卻是親手打起轎簾,小心翼翼地扶著張氏的手下了轎,口中輕聲說道:“稟告太太,顧mama回來了?!?/br> 一旁的馥雪便看了芳瓊一眼,眸中飛快地閃過一抹譏意。 張氏卻是輕輕點了點頭道:“甚好,我正等著跟mama說話呢?!闭f著又回頭吩咐馥雪:“你去將劉mama找來,就說我找她有事兒。我記著她上晌是要往大廚房幫著相看人去的,這時候也該好了?!?/br> 馥雪忙躬身應了聲是,便退了下去,這里芳瓊便扶著張氏進了橫斜館的西次間。 此時,顧mama正在房中等著張氏,一見張氏進來便要上前請安,卻被張氏扶住了,柔聲道:“mama快別這么著,坐下說話?!?/br> 芳瓊早便端了一張繡墩過來,便放在張氏的座前。顧mama見狀便告了座,卻也只是將身子搭在那繡墩的邊兒上而已,并不敢坐實了,只垂眸等著張氏問話 。 芳瓊自是知曉張氏與顧mama是有話要說,替張氏上了茶之后便帶著小丫頭們退了下去。 張氏便端起茶盞來啜了一口,方輕聲問道:“mama此去姑蘇,可查到了些什么沒有?” 顧mama的面上便露出一絲笑意來,道:“回太太的話,老奴這回幸不辱命,倒查出了一件事?!?/br> “哦?”張氏擱下茶盞,眸中帶著一絲興味地道:“竟還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