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3
發現,往日里肆虐逞兇的海盜突然不見了蹤影。時常有海盜聚集的“黑市”也變得冷冷清清。攤主空閑得直打瞌睡。“海盜?沒有海盜!”“對,我們這里沒有海盜!”“快走!再問東問西,小心老子揍你!”海商們面面相覷,有門路的私下打聽,才得知“真相”。自此,眾多海商開始視大明船隊為“保護神”。有倒霉商船遇上海盜,見躲不過去,船主硬著脖子吼一句“我在明朝有人!”海盜握刀的手當即就會哆嗦兩下。本打算殺人劫貨,最后也只搶劫兩箱香料,硬著頭皮也不敢殺人??梢姟按竺鳌眱勺滞χ?。大明船隊行經之處,遇上海商船隊,不用招呼,立刻有成船的貨物送上。給錢?不要,堅決不要!若能隨船隊航行一段路程,熟悉幾句大明官話。一船貨物算什么,再送一船!沿途??繊u嶼,道出身份,熱情款待,開展貿易不必說,有的島上,國王一家早早收拾好包袱,只等隨船啟程,到大明朝貢。暫時不回大明?沒關系。船隊到哪里,咱們跟到哪里。總之一句話,一顆紅心向大明!次數多了,朱高燧產生出和老爹一樣的煩惱,國家強盛,人太出名,有時也愁人。大明船隊在海上宣揚國威時,明朝迎來了番邦使臣朝貢的高峰期。自永樂九年五月,南京城門前,朝貢的使臣隊伍便排成長列。北方的韃靼,瓦剌,兀良哈,女真。南方的暹羅,占城,真臘,老撾。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的古里,錫蘭,柯枝,小葛藍,加異勒。乘船前來的舊港,南巫里,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一波又一波朝貢隊伍抵達應天府,鴻臚寺和光祿寺忙得腳不沾地,會同館再次-爆-滿。隨著朝貢隊伍抵達,聞訊趕來的商人也是絡繹不絕,客棧房間不夠,許多掌柜都擠大通鋪,伙計只能在客棧里打地鋪。人一多,問題就多,治安問題頻發,五城兵馬司指揮和應天府府尹愁得嘴角起泡。沒辦法,朱棣下令北京會同館提前“開張”。女真,朝鮮,白帳汗國,以及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國的使臣,不必進京,直接由北京會同館接待安排。“敕漢王馳北京,設宴款待朝貢使節?!?/br>一道敕令,結束了朱高煦的屯田生涯。朱高煦打心里不想離開宣府,忙活兩年,眼看要出成績,丟開手不管?舍不得??!無奈老爹有令,不走也得走。換上親王常服,乘上象輅,望著漸遠的玉米地和土豆田,滿眼不舍。沈瑄忙著練兵,徐輝祖臥床養病,壓根不理會朝貢的使節。北京行部官員找上門,一句“留待漢王殿下抵達”就被打發。孟清和也變得忙碌。永樂八年,皇莊和勛貴莊田播種的玉米土豆已有收獲。產量不如想象中喜人,抗旱抗寒的特點卻顯露無疑。船隊帶回的幾名“紅人”都被留在大明,幫助解決番糧種植期間產生的問題。通過翻譯,孟清和了解到,這些人來自“庫斯科王國”。“庫斯科?”孟伯爺敲敲腦袋,沒一點印象。他對美洲歷史并不了解,壓根不知道,二十年后,這個還不起眼的國家將會征服整個南美洲西部,統治延續幾個世紀,成為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帝國。如果他知道……大概也不會改變什么。頂多露出個吃驚的表情,然后該做什么做什么。他想要的是美洲的農產品,對生活在那里的人并不感興趣。至于土地,這是上位者該cao-心的事。自被國公爺開導之后,孟清和清楚知道,很多時候,該糊涂就不能聰明。cao心太過,勞心勞力太多,未必是好事。他現在該想的,是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收成問題。從九哥送來的消息看,今年的收成應該相當不錯。七月之后,孟清和留在軍屯的時間越來越長。時常蹲守尋人的換成了定國公。進入秋收時節,田里的麥稻高粱6續開始成熟,荒田中種植的玉米也結出手掌長的-棒-穗。孟清和試著掰下一穗,撥-開,玉米粒算不上飽滿,清香的味道卻讓他笑咧了嘴。“伯爺?!”見孟清和生吃玉米,親衛來不及阻止,臉色驟變,差點上手去搶。番糧能吃,卻也是煮熟下口。沒聽說可以生吃。萬一吃出問題怎么辦?“沒事,我只是嘗嘗味道,沒打算吃?!?/br>孟清和笑笑,將咬過一口的玉米遞給親衛,“我再掰兩-棒,回府煮了,大家都嘗嘗?!?/br>“謝伯爺?!?/br>這片荒田是孟清和的“軍田”,上一年開墾,今年方才開始種植。他不愁糧食,干脆全部用來種植玉米。回城時,恰好遇上從宣府趕來的朱高煦。見到親王象輅,孟清和當即下馬,上前行禮。半天沒聲音,抬起頭,只見朱高煦目光灼灼,盯著他身后,眼睛眨也不眨。回頭看一眼,明白了。“高福?!?/br>“卑職在?!?/br>“把你手里的番麥呈給王爺?!?/br>“是?!?/br>接過玉米,朱高煦滿意了。躍身上馬,孟清和暗中嘀咕,愛好種糧的漢王,出海搶劫的趙王,沒事找鄰居打一架的永樂帝……大明果真是個神奇的朝代。孟伯爺尚且不知,城中還有一個驚喜等著他。成功從三頭身增高為四頭身的朱瞻壑,站在城門口,翹首以待。看到朱高煦的象輅,大眼睛一亮,見到跟在象輅旁的孟清和,小臉頓時笑成一朵花。“父王!”朱高煦見到朱瞻壑,疲憊一掃而空。見兒子“撲”過來,笑容滿面張開雙臂。不料朱瞻壑行禮之后,中途轉向,“少保,我長個了,能拉開鐵弓?;首娓冈S我到順天,繼續跟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