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6
糧?!?/br>孟清和不是愣頭青,自然不會拍著胸脯保證,種玉米土豆能馬上解決全國的糧食問題。后世畝產幾百上千斤,是依靠優良種子和高效化肥,并經多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豐碩成果。歷史上傳入明朝的土豆玉米,也是經過歐洲人長期培育改良。早不是美洲大陸的“原生態”品種。孟清和看過,鄭和船隊帶回的土豆,最大不到半個拳頭,小者只有拇指粗細。玉米植株不到一米,據通譯所講,當地人稱其為“矮草”??梢?,最初的玉米,不過就是野草。實話實說,孟清和很有些失望。現實遠遠落后預期,不可能不失望。嘆氣之后,猛拍兩下腦袋,犯下自己鉆了牛角尖。美洲大陸發現了,土豆玉米帶回來了,失望哪門子?種子不優良,沒關系。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農人和巧手。出在明朝,即便隔了兩百年,也能夠證明,明朝的農學家絕對有真材實料。更有宋元時期留下的農書,有愛好廣泛的大明讀書人,還愁種不出高產糧食?退一萬步說,遇上小冰河時代,水災大旱,地動蝗蟲,谷物歉收,這些美洲帶回的作物,就是萬千百姓活命的希望。孟清和同鄭和說了許多,他希望通過鄭和的口,提前給永樂帝打一劑預防針,新糧可以活民,但要改良。“伯爺所言,咱家記得了?!编嵑偷?,“這些也是前朝遺民所說?”“吔……”孟清和頓了一下,硬著頭皮,說了是。鄭和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道:“伯爺尚且不知,咱家此次尋到海外之地,曾遣人尋訪當地,發現其人雖與我朝不同,然其族中傳說,祭祀神明,卻與夏商頗有類似之處。船上通譯學習當地之言,速度奇快,船隊眾人均頗感驚奇。咱家料想,此處與我朝定大有淵源。如此,伯爺遇到前朝遺民,應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br>孟清和干笑兩聲,他能說什么?果然人不能說謊。一個謊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謊言彌補。幸運的是,不用死掉萬千腦細胞,鄭公公已經發揮友愛精神,替他進行了腦補。“鄭公公所言確有道理,本官佩服?!?/br>“不敢?!?/br>鄭和笑得親切,興寧伯口中的前朝遺民,不過是個引子。是否真有其人,并不再重要。只要咬定海外之地與大明有莫大淵源,待到將來,無論是與當地通商貿易,友好建交,還是派遣軍隊官員,設立宣慰司,天子作何決定,理由都能站得住腳。送走鄭和,孟清和沉吟良久,想明白之后,搖搖頭,看起來,他當真不是搞-政-治-的料。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除了拼命,真該感謝好運逆天,讓他遇上定國公。否則,早在各路猛人面前被-虐-得渣都不剩。不提旁人,當年的宋忠,就能一指頭按死他。鄭和回宮后,第一時間向朱棣進行匯報,字里行間不忘為孟清和美言。朱棣沒做太多表示,只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br>“是?!?/br>鄭和躬身行禮,就要退出暖閣。“慢著?!?/br>鄭和停住。“呈上的海圖,朕都已看過,幾座海島殊為難得,可建造海港,為船隊貿易補給之處?!?/br>“陛下圣明?!?/br>“朕已決定,三月后再遣船隊出航,趙王隨行?!?/br>“陛下,”鄭和被嚇到了,“陛下三思!海上風險難料,殿下千金之軀,怎能……”“朕意已決?!敝扉嗳坏?,“朕為國守門,朕的兒子不當圖享安逸。況趙王多次上表,欲-同船隊出海,爾不必多言?!?/br>鄭和沒有再勸,心下開始思量,天子心意已決,不能更改。此次出航必要做萬全準備,冒著得罪人的風險,也要拉太醫院的院判上船。永樂八年二月,朔望視朝。百官朝拜后,天子明旨,朝廷自番邦尋來耐旱高產作物,春耕時,于順天府內皇莊種植,待驗證豐產,擇選良種,可推廣至多災旱沙之地。“自朕登位,時有地動天災,減免稅糧,發糧賑災,能解一時之苦,卻不能保萬世。能得貧地豐產之糧,方可解萬民之艱。民如朕親子,民不果腹,朕何言圣德。言語此,望諸卿與朕同心?!?/br>“陛下圣明!”話說到這個份上,有再多疑慮都不能出口,否則就是不顧天子仁德,不念天下百姓蒼生。孟清和站在武官隊列里,跟著眾人一同跪拜。心下打定主意,回府之后,立刻寫信勸說孟清義,留出一百五十畝土地,全部種植土豆玉米。種子不是問題,經驗豐富的農人也不難尋?;实壅f“與朕同心”,不在這時跟上,還要等到什么時候?退朝后,沈瑄奉召右順門伴駕,孟清和隨眾人一同出宮。見到走在前面的徐增壽和張輔,立刻快行幾步,“武陽侯,新城侯,且慢一步?!?/br>徐增壽和張輔同時停下,見是孟清和,不約而同-露—出-笑臉。朝廷船隊兩下西洋,武將勛貴,有一個算一個,都賺得盆滿盈缽。這要感謝天子圣恩,但眾人也不會忘記幕后功臣,興寧伯。“兩位侯爺,下官有禮?!?/br>“如此多禮,倒顯得見外?!毙煸鰤坌Φ?,“興寧伯叫住我等,必是有事?!?/br>“侯爺神機妙算?!泵锨搴托Φ?,神態自然,只略壓低了聲音,“圣上在朝中所言,侯爺可有想法?”“興寧伯是指?”“海外之糧?!?/br>孟清和話出口,徐增壽和張輔同時心頭一動。徐增壽道:“本侯前日得了一壇好酒,兩位到本侯府中一敘,如何?”“恭敬不如從命?!泵锨搴托Φ?,“只是下官不勝酒力,屆時還請侯爺高抬貴手?!?/br>“好說?!?/br>三人說笑著走出奉天門,遇上路過的楊鐸,孟清和主動問好。徐增壽和張輔驚奇發現,陰沉得不像活人的錦衣衛指揮使,竟然笑了。笑容只在臉上一閃而過,但的確是笑了!兩人看向孟清和,表情極不可思議。興寧伯,果真了得!傍晚時分,孟清和才從武陽侯府出來。事已談妥,三人都有些微醺。徐增壽本-欲-派家人送孟清和回府,結果剛出府門,就遇上來接人的沈瑄。定國公身上還穿著朝服,明顯是出宮后直接趕來。侯府護衛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