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9
好像,忘記了相當重要的一件事。“伯爺?”“……準備馬車?!?/br>“馬車?”“順便,扶我下馬?!?/br>表情很鎮定,動作很僵硬,咬牙中-吸-著冷氣。親衛扶孟清和下馬,確定孟伯爺確有不適,立刻到隔壁的伯府-套-馬拉車。孟清和木著表情,站在國公府前,盡量腰背挺直,祈禱千萬別有人這時路過。不想,還是遇上了進宮赴宴的寧王世子。昨日坤寧宮家宴,南京城內的皇室宗親都已知曉。定國公是高皇帝義孫,今上義子,列席無可厚非。興寧伯是什么身份,竟然得此殊榮?各種猜測紛紛出爐,卻沒人敢私下里說怪話。有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在,萬一哪句話惹天子不愉,麻煩可就大了。妄議大明第一家庭的是非,肯定是嫌日子太過安逸,想看看錦衣衛的駕帖究竟是什么樣。朱盤烒與孟清和算不得陌生,卻也稱不上熟悉。前者不滿永樂帝出爾反爾,違背靖難時的口頭承諾,私下里時常搞些小動作,算不上機密。寧王朱權揮舞著凳子腿,狠—抽—一頓,朱盤烒表面上老實了,私底下如何,還有待商榷、曾被牽扯算計,在皇室-斗-爭中不幸-躺-槍,孟清和自認沒什么話可同朱盤烒講。不得罪,也別扯上關系,最好的處置方案,就是將其歸入和齊王相同的范疇,敬而遠之。想給他穿小鞋,隨便。能不能成功,全看天子的意思。畢竟,天子家宴中有他的座位,朱盤烒卻連個站位都沒撈著。朱盤烒策馬行近,孟清和讓道行禮,希望他快點過去。不想朱盤烒卻停下了。“興寧伯?”朱盤烒拉住馬韁,看了一眼孟清和身后的府門,再看孟清和,眉毛一挑,笑道:“興寧伯同定國公交情倒真是不錯?!?/br>孟清和低頭撇嘴,“借世子吉言?!?/br>朱盤烒:“……”故意裝傻?“世子可是要入-宮?”孟清和不想和朱盤烒多廢話,“臣正要出城?!?/br>潛-臺-詞,大家都趕時間,何必沒話找話,兩看兩相厭。孟清和不找朱盤烒麻煩,不代表他不記仇。朱盤烒之前針對大寧的一系列動作,不說全都清楚,也掌握了七分。自己的那場牢獄之災,朱盤烒不是主謀,也是推手。如此還能給這位一個笑臉,相當不容易了。朱盤烒被孟清和噎了一下,表情有些陰沉,記起父王的叮囑和之前的那頓好打,勉強咽下一口氣,道:“如此,孤便先行一步?!?/br>“送世子?!?/br>孟清和再行禮。擺低姿態也不會少塊rou,送走這尊瘟神才是緊要。今日和朱盤烒打個照面,會不會又被言官參上一本?看著朱盤烒一行的背影,孟清和不由得苦笑。四處樹敵非他所愿。然處今時之地,容不得他不如此行事。這是為他自己,也是為了沈瑄。將此事暫且拋到一邊,孟清和坐上親衛套好的馬車,出城去見道衍。在他離開不久,街角閃出一道身影,大紅的錦衣,繡著金線的幞頭,正是錦衣衛指揮使楊鐸。看著國公府的匾額,楊鐸有些出神,繼而收回視線,轉向朱盤烒離開的方向,微微瞇眼,目光冷似寒冰。“指揮?”“回北鎮撫司,叫紀綱來,我有事吩咐他去做?!?/br>“是?!?/br>南京城內,再次暗潮洶涌。城外大軍集結之時,暫押宗人府的齊王,被一道圣旨貶為庶人。王府家眷一同被貶,往日的榮耀,一夕之間全都化為了泡影。處置了齊王,永樂帝又下令,將齊王所犯罪行詔示在外諸藩王宗室,令引以為戒。旦有同犯者,絕不輕饒。藩王宗室紛紛上表,表示絕對以齊王為戒,遵紀守法,嚴正己身。蜀王更是三次上表,一再表示,愿將王府三護衛歸入附近邊衛,只留五百校尉護衛王府安全即可。“臣愧感天恩,不勝惶恐?!?/br>蜀王的表現令朱棣十分滿意,征討安南還需要他出力,并沒有削減蜀王護衛,反而多加撫恤,發下的金銀綺羅紗帛,同周王一般無二。蜀王愈加惶恐,再次上表,朱棣再三撫諭,才沒直接跑到京師請罪。有蜀王開了先例,其他藩王,但凡是聰明的,都有樣學樣。朱棣沒有明旨削藩,藩王卻主動開始削減手中的武裝力量,誠懇表示,削減護衛是出于自愿,請天子務必許可。安王是朱棣的異母兄弟,娶的王妃是徐皇后的meimei,關系又進一層。主動削減護衛之余,另上表,請朝廷收回藩地的稅收權。“臣愚鈍,無領兵之才,輔政之能,僅此,以報陛下親親之情?!?/br>自今日起,他不收稅了,改領國家工資。天子給多少,他就用多少,勤勞樸素,艱苦為本!朱棣表揚了安王,只將鹽鐵收歸-國-有,余下仍歸安王府掌管。私下里派錦衣衛給安王遞話,朝廷的船隊不日歸來,船上的貨物,朕分兄弟一船。下次再出航,朕許給兄弟三條船。安王給了朱棣面子,朱棣自然要投桃報李,給兄弟好處。雖說錦衣衛是私下里活動,卻也沒刻意遮掩消息。得知安王交回部分稅收權,便得了這么大的好處,一些分封在貧瘠之地,窮山惡水的藩王宗室,紛紛上表奏請愿效安王行事。朝廷不廢吹灰之力,便逐步將權力收攏。此種局面,恐怕削藩削到丟了皇位的建文帝做夢都想不到。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誤闖歷史的小人物,撬動了方磚一角,繼而有更多有識之士,發現將方磚挪動一個位置,地基會更加牢固。參與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王朝的基石愈發堅固,良-性-循環之下,一些被視為死結的難題也迎刃而解。最先得益的,是天子和朝臣。最終得益的,卻是整個國家。永樂四年七月戊子朔,天子祭太廟。還御奉天殿,遣使祭告岳鎮海瀆之神,曰安南城臣黎季牦及子倉戮殺國主,殲夷其宗,篡—權奪國,改名易姓,譖位稱王。又縱兵侵略臨封,劫掠上國邊土,累諭不聽,悖逆妄為。既有陳氏之孫天平被其迫逐,歸命朝廷,逆賊包藏禍心,假稱迎其歸國,狡道設伏,以兵殺之。又害使臣,欺朝命,罪大不容赦免!黎氏外負上國,內欺國人,嚴刑酷法,橫征暴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