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0
匠也是不錯的選擇??上е旄哽萑ツ暇┏堇系?,至今未歸,遼東鎮守孟善說是他的朋友,涉及到利益方面,未必好說話。以己度人,孟清和認為,沒有一定把握還是別向孟善開口的好,畢竟能交到一個朋友不容易。信送出不久,接連得到了回音。朱高煦很痛快,借人借錢都沒問題,誰讓大家是好朋友?另外,他提醒孟清和,北京兵仗局總領太監白彥回就在大寧,預期舍近求遠,不如到兵仗局走走門路。孟清和嘆了口氣,朱高煦是好心,出的主意卻不可取。北京兵仗局的職責就是制造和改進火器,白彥回也不難說話,這些他都清楚。鳥銃改進完成必定要獻給天子,他也明白。之所以沒在第一時間上門求助,只因拿不準,情況報上去,手里的工匠會不會被一鍋端。被永樂帝和他兒子剝削這么多回,再不長記性,脖子上頂著的不是腦袋,是窩瓜。放下朱高煦的回信,拆開北京送來的信件,展開散發著墨香的信紙,孟清和皺起了眉頭。字體剛勁,下筆如鋒,堪稱大家。許諾從遵化-抽-調-工匠,不日前往當年,也合乎心意。問題是,信上所書,壓根不是沈瑄的筆跡。翻到第二頁,看明落款,眉間打成了死結。魏國公徐輝祖,朱棣的大舅子,敢敲永樂帝悶棍的猛人?明明信是寫給沈瑄的,怎么會到魏國公手里?叫來送信的高福,孟清和開口便問:“這是怎么回事?”“回伯爺,信是國公爺拿給魏國公看的,國公爺告知卑下,若伯爺問起,便說是他的意思,照信上所言行事即可?!?/br>“國公爺真這么說?”“卑下不敢欺瞞伯爺?!?/br>沈瑄拿給魏國公看的?捏了捏鼻根,一時間,實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正如當初他送給自己一個空匣子,自己也猜測了多種可能,事后證明,同國公爺的真實意圖完全背道而馳。不過,沈瑄不會害他。這一點,孟清和始終堅信。揮手令親衛退下,孟清和又拿起信紙仔細看了一遍,心頭一動,再翻開朱高煦的來信,兩相比較,腦海里隱約閃過一個模糊的念頭,頓時一凜。告知兵仗局,按魏國公所言行事……上報天子?孟清和猛然起身,握著雙手在室內踱步。莫非是在提醒他,朝中又有人要找他麻煩,盯準的就是火器?希望是自己多心,但多心總比事到臨頭手忙腳亂的好。又仔細看過兩封來信,更深的意思,他暫且猜不出,但提醒他將大寧制造火銃,改進制鐵之法上報天子,絕對沒錯的。兵仗局,順天府。白彥回,魏國公。大寧,南京。制造鳥銃一事,在雜造局里不是機密,傳入京城卻不會這么快。會是錦衣衛?孟清和搖搖頭,如果真是錦衣衛,此刻駕帖早上門了。孟清和停下腳步,磨了磨槽牙,到底是誰想找他麻煩,還真不好猜。大寧是塊肥rou,毋庸置疑。寧王朱權被安置到南昌之后,大寧并未設立布政使司,也沒有按察使司,政-務-軍-務-皆由大寧都指揮使司管轄。以往,大寧荒涼,時常要靠朝廷周濟,自然無人關注。如今大寧開互市,大規模開墾荒田,鼓勵邊民放牧,同歸附部落和女真貿易,日漸富裕,糧稅堪稱北疆之首,有人想摘果子,不稀奇。理由也很正當,天子要遷都北京,大寧不再只是邊塞要沖,更是北方經濟要地,只設立都指揮使司,一切實行-軍-管,不合適。之前,朝廷隱隱有風聲傳出,要在大寧設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由南京直接派人。孟清和并不抵觸,真要來,他接著就是。天子遷都之后,曾為北平行都司的大寧自然不能全部掌控在武將手中,朱棣本人也不會樂意。只是他沒想到,事情會來得這么快。而且,對方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在大寧新設衙門,派遣官員,之前在大寧說一不二的都指揮使司,才是最終要下手的目標。想想也對,不把大寧都指揮使司打趴下,即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設立,也是個橡皮擦的職能,無論是想大展拳腳為國效力,還是渾水摸魚多撈些好處,都無法得償所愿。要達到目的,必須設法削弱大寧都指揮使司的權力,如果能將管事的拉下來幾個,那就更好了。孟清和目標最大,想扳倒大寧都司,想忽略他都不可能。大寧的發展著實是太快了,單以都司管理,的確有些力不從心。設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是必然。有人就是抓住了這點,才會有恃無恐。涉及到天子之意,便是朱高煦兄弟和沈瑄都無法在明面上幫忙。孟清和覺得憋悶,卻也無法,皇-權-時代,這就是現實。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拿上鳥銃的圖紙,到北京兵仗局臨時設立在大寧的衙門走一趟。圖紙到了兵仗局,肯定是要不回來了。但先保存自己,不給別人找麻煩的借口,才是上策。“來人!”就在孟清和策馬趕往兵仗局,計劃同白彥回白公公進行友好會晤的同時,一封彈劾大寧鎮守及大寧都司的奏疏,已經通政使司封存,送入了皇宮。奉天殿西暖閣內,朱棣一身明黃色常服,坐在御案之后。翻開放在上方的一封奏疏,一目十行的看過,面色一沉。“侯顯?!?/br>“奴婢在?!?/br>“今天,司禮監是哪個當值?”侯顯頓了兩秒,回道:“回陛下,是衛榮?!?/br>“金陵的?”“陛下,是王府舊人?!?/br>“王府出來的?”朱棣冷笑,“忠心沒有,能耐倒是不小?!?/br>這話不對。侯顯躬著身,不敢接話,瞄一眼天子手里的奏疏,心中有了猜測。若真如此,當真是膽大包天,活夠了。“你去,把衛榮給朕叫來,朕有話問他?!?/br>“奴婢遵命?!?/br>侯顯退出暖閣,帶著兩個小太監,就找到了衛榮當值的閣房。“衛掌印,天子宣召,和咱家走吧?!?/br>衛榮手一抖,表面故作鎮定,心中卻打起了鼓。莫不是,被發現了?他只是將通政使司送來的奏疏換了個前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