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恩,極有可能!搶了兀良哈讓老子頂崗?這事不算完!鬼力赤和朵顏三衛首領也想過是大明,可搶劫者身上的皮甲,手上的彎刀,都帶有韃靼的標志,領頭的怯烈帖木兒,哈剌脫歡李剌兒,都是韃靼的軍官。順便溜縫撿便宜的更是野人女真無疑。最后的疑問被消除,朵顏三衛暫時沒心思和朱棣要草場,轉而尋求朱棣的支持,幫他們向韃靼討回一個公道!朵顏三衛的奏請送到京師,朱棣摸著下巴上的短髭,又翻開朱高煦,朱高燧,沈瑄和孟清和不久前送來的奏報,大手一揮,朕會站在正義的一方,幫三衛首領討回公道!至于是真公道假公道?見到送來密旨的鄭和,孟清和眼睛一瞇,心照不宣的笑了。☆、第115章“天子敕:興寧伯仁孝誠厚,忠體國事,有功于社稷。賞銀二百五十兩,彩幣十表,裹鈔五百錠。賜麒麟服?!?/br>“臣領旨,謝恩?!?/br>孟清和面朝南京方向,跪拜,口稱萬歲。起身,接過圣旨,再拜,程序才算走完。圣旨是明-黃—色,上有盤龍,軸以犀。品級不同,敕封所用的圣旨也不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卷軸。孟清和身為一等伯,二品都督僉事,只能用犀軸。到了沈瑄那個級別,才能用玉軸。向下則有鎏金和角,品級制式分得相當清楚。五品以下,甭說是犀軸圣旨,連鎏金都沒見過。這種區別,自大明開國以來便以法典明令。哪怕是把麒麟服、斗牛服和飛魚服當制服發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也不會把圣旨亂用。衣服可以發,大不了改樣式。圣旨代表的是天家威嚴,絕對不能亂用,否則就是啪-啪-打臉。皇帝敢隨意發,大臣也不敢隨便接,查出來就是大不敬的罪名。要是祖上有相應品級的官員還好,沒有?等著砍頭扒皮充軍發配吧。孟清和接過的敕令不下五道,角,鎏金,犀,三樣集全了,就差一份玉軸。一排數過去,就差最后一種,不免有些遺憾。如果讓朝堂上的文武得知孟十二郎有這種遺憾,絕對會掄起板磚拍死他,拍不死他就干脆拍死自己。年不及弱冠就升到了正二品都督僉事,鎮守一方,手握實權,得天子恩寵,他有什么可遺憾?胡子一大把還在五品以下艱苦奮斗臥薪嘗膽的,是不是都該自掛東南枝,省得丟人?卷軸的材質不是孟清和關注的重點,賞銀數目才讓他真正無語。二百三百都好,怎么偏偏就是個二百五?“興寧伯?”見孟清和捧著圣旨,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鄭和不免奇怪。有賞銀還有御賜麒麟服,明擺著后邊還會升官,不蹦高也用不著這樣吧?“鄭公公見笑?!?/br>孟清和收起心思,二百五就二百五,總歸是銀子。若發給他的全是寶鈔,才真正該哭。在銅錢為主,金銀限制流通的明初,二百五十兩白銀絕對是一筆巨款。加上之前賞賜的一百兩金子和雙俸,孟清和算是半腳-跨-入了富豪級別。同魏國公成國公不能比,與信安伯還是能掰掰腕子的。“皇帝隆恩,臣只能鞠躬盡瘁,肝腦涂地,方能報得萬一?!?/br>話落,起身向南再拜,眼圈泛紅,任鄭和左看右看,愣是挑不出一絲破綻。兩月不見,興寧伯“做官”的水平又躥升一截啊。鄭和笑道:“興寧伯的忠心,咱家定會轉呈陛下?!?/br>“多謝鄭公公?!泵锨搴筒粮蓽I水,將封好的銀子遞過去,“公公車馬勞頓,一點心意,還請不要推辭?!?/br>鄭和接過,笑道:“想必興寧伯還不知道,咱家有幸得了姚少師的指點,雖未正式拜師,也要稱興寧伯一聲師兄?!?/br>姚少師?恍了一下神,孟清和才反應過來,鄭和說的是道衍和尚。這么說,鄭和已經同大和尚搭上了線,開始為某不-良-門派添磚加瓦?想到這里,孟清和又拿出一封銀子,權當恭喜鄭和入道衍門下。有未來的三保太監擋在前邊,大和尚應該不會隔三差五找他探討佛學了吧?鄭和接過銀封,笑著道謝,隨后取出一封書信,遞給孟清和,道:“這是姚少師交代咱家帶給給興寧伯的?!?/br>看著信封上蒼勁的字體,孟清和無奈嘆氣,好吧,擺脫-不-良-門-派什么的,純屬白日做夢。以道衍的性格,能用十年時間鼓動朱棣造-反,他這點抗壓能力算什么?隨著大和尚功力不斷加深,早晚有一天破防。當著鄭和的面拆開信封,展開信紙,如果鄭和好奇,孟清和不介意當練嗓子念出來。大和尚請鄭和帶信,本意應該就是讓永樂帝知曉。功高震主,四個字的分量可不輕。不想天子疑心,藏著掖著絕對是最蠢的辦法,一切攤開才是聰明人所為。永樂帝以道衍為太子少師,想是希望道衍能把這樣的道理教給世子??上雷硬皇芙?,讓他不斷失望。當朱棣不再對朱高熾發怒,采取漠視的態度冷處理時,才是消磨掉最后一絲父子情分的開始。朱棣是天子,也是父親。如果朱高熾不能想明白這點,注定他將來的道路會走得無比艱辛。原本,朱高煦朱高燧也活走上岔路,但出了孟清和這個變數,兄弟三人未來的命運,全都蒙上了一層薄霧。道衍的信不長,除了關心徒弟,大多都是督促孟清和認真學習,好好鉆研。關于朝政,則是一句沒提。原因只有一個,沒必要。立皇太子和遷都的事牽扯住朝臣的多數精力,余下時間還要處理公務,整日里忙得不可開交。若沒有兀良哈上疏請天子主持公道,其間涉及到大寧是否出兵的問題,許多人都快忘記興寧伯這號人物了。當然,被孟清和狠下面子的六科給事中不會輕易忘了他,但在當下,有比找他麻煩更重要的事。因此,孟清和的“悠閑”日子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道衍了解孟清和,即使不明白寫出來,孟清和也能猜出其中深意。所以說,有個聰明徒弟就是好啊。大和尚對此相當的自得。他承認的徒弟,目前只有孟清和,鄭和還需要靠邊站。如果不是永樂帝暗示,以道衍的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