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1
受百官朝拜。孟清和立在右班武將的隊列之中,一身緋色朝服,戴五梁冠,隨著禮官的聲音,跪在石磚之上叩首。金綬上的玉環擊在磚上,發出了一聲脆響。“詔:今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明為永樂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復舊制。山東、北平、河南被兵州縣復徭役三年,未被兵者與鳳陽、淮安、徐、滁、揚三州蠲租一年,馀天下州縣悉蠲今年田租之半……”聽著似熟悉又似陌生的嗓音在殿中響起,孟清和微抬起頭,越過站在身前的沈瑄,看向御階之上。奉詔的是身著紫色葵花衫的鄭和。“臣等領旨,陛下萬歲萬萬歲!”山呼聲下,奉天殿中,孟清和同群臣一起再拜。法場之上,劊子手舉起屠刀,又是一排人頭落地。血色之中,彪悍的戰馬在北疆馳騁,巨大的戰船即將遠航。大明最彪悍的時代,即將從永樂帝的手中拉開序幕。(個亇口苗第一百零三章建文四年七月,燕王繼皇帝位,詔告天下。同月,齊泰、黃子澄等建文朝臣人頭落地。楊鐸紀綱等人奉命領燕山衛大肆搜捕落網之魚,凡同名單上的jian臣有關之人,無不提心吊膽,風聲鶴唳。好在方孝孺和景清只是個例,朱棣好殺,卻終究沒有達到朱元璋的水準。殺了方孝孺和景清之后,朱棣召見了道衍,君臣兩人進行了一次長談。或許是道衍和尚的勸說起了效果,也或許是朱棣認為人已經殺得夠多了,在將徐輝祖捉拿下獄之后,這場屠殺暫時畫上了休止符。徐輝祖被拿,徐皇后和徐增壽都十分擔憂。徐皇后流著眼淚在朱棣面前求情,徐增壽則想方設法進到牢中見了徐輝祖一面。以徐輝祖的身份,即便關押進錦衣獄,也沒人敢難為他。除了外表憔悴點,精神還算好。隔著牢門,徐增壽與徐輝祖對面而坐。兄弟倆沒說話,歷史上,徐增壽這時已經死了。“兄長,陛下已經登基,還要固執下去嗎?”徐輝祖閉口不言語,徐增壽無法,知道自己算是白來一趟。不過,為了徐家,為了宮中的徐皇后,終有一天兄長的態度會松動。只是要過多久……徐增壽撓頭。說不得,要去道衍大師那里想想辦法。兄長太固執,也是個愁事。徐增壽嘆氣,很是無奈。自洪武朝起,論勛貴排位,徐家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徐皇后,代王妃,安王妃,都是徐輝祖的親meimei。燕王登基稱帝,徐輝祖從藩王的大舅子升級成為皇帝的大舅子,不出意外,朱棣之后的皇帝鐵定是他親外甥。只要徐家不犯不赦的大罪,榮耀權柄不可估量。這樣的身份,已經不單是顯赫能夠形容了。可是,在朱棣進城之后,徐輝祖并未露面,也未奉召,而是跪在徐家祠堂中,對新帝避而不見。皇帝下令,他借口推辭。以親情游說,繼續沉默不語。這種態度惹惱了朱棣,當時正逢方孝孺案發,朱棣一聲令下,徐輝祖被抓起來,下錦衣獄。關了大舅子,朱棣又把小舅子叫到身邊,滿口抱怨,同樣都是舅子,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見朱棣不似真要殺了徐輝祖,徐增壽大著膽子為兄長求情。徐輝祖帶兵和朱棣打仗,是因為當時還拿著建文帝發的工資。朱棣進城之后跪祠堂,因為腦筋太直,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見朱棣態度有了些許松動,徐增壽繼續說道:“陛下,臣的兄長雖未奉召,卻也未明言反對陛下。兄長的性格隨了臣的父親,陛下不是也清楚?”提起魏國公徐達,自己的老丈人,朱棣不好繼續發火,瞪了一眼徐增壽。徐增壽故意笑得賴皮,朱棣沒好氣的哼了一聲,“擺這個樣子,是想朕打你板子?”“臣不敢。臣對陛下之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對陛下的愛戴,如江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br>朱棣:“……哪學來的?”“不敢瞞陛下,兩日前,臣拜會了燕山后衛的孟同知,談話間獲益匪淺?!?/br>“你怎么會去見他?”“孟同知幫過臣一個大忙,臣上門道謝?!?/br>“哦?!?/br>徐增壽欠孟清和一個人情,還是不小的人情,朱棣知道。楊鐸和紀綱在京中的活動,包括助徐增壽脫險,以及孟清和在其中的作用,他都一清二楚。如今攤開在自己面前,是想為孟清和討賞?“陛下英明!”徐增壽笑道,“臣就那么點家底,還要養活老婆孩子,想還了孟同知的恩情,只能請陛下幫忙?!?/br>朱棣又瞪了他一眼,哼了一聲,“行了,朕知道了?!?/br>“陛下答應了?那順便也給臣點賞賜?臣好歹也是立了功的?!?/br>朱棣吸氣,呼氣,再吸氣,最終吐出一個字:“滾!”“臣遵旨?!?/br>徐增壽見好就收,從善如流的滾了。目的已經達到,此時不滾更待何時。孟清和的賞跑不了,由陛下恩賞遠比他贈送金銀要好得多。大哥的頭也掉不了,顧念著宮里的徐皇后和三個外甥,天子也不會砍了魏國公的腦袋。吹了一聲口哨,徐增壽心情大好。原本,他被徐輝祖突然下獄驚到了,整日心焦,沒想到這一層,還是孟清和給他提了醒。說到底,徐輝祖和朱棣打仗是盡本分。燕王進京后,他只是避入祠堂,沉默以對,自始至終沒有發表任何反對燕王的言論。不奉召,可以盡量往家庭內部矛盾上靠攏,如此,魏國公應當性命無憂。所謂旁觀者明,徐增壽看不透的東西,經過孟清和的反洗,頓時如醍醐灌頂,一下給他點透了,這份人情不亞于孟清和曾借楊鐸的手救了他一命。人情啊。步出皇宮,看著宮門在身后合攏,徐增壽長出一口氣,只要徐家還在,大哥能從錦衣獄出來,欠下再多的人情也無所謂。自己還不了,不是還有皇帝寶座上的姐夫?陛下應該十分樂意幫徐家還人情,這可是個對臣下示恩的好機會,還是兩方示恩。想到這里,徐增壽表情一變,難不成,孟清和在提醒他時就想到了這個?先幫忙,再賣人情,進而給皇帝拉攏人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