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南下。河北諸將聞聽消息,紛紛出擊,沿途阻截,總算將大部隊攔了下來。燕王妃做主派北平守軍戍衛遼東,又征調守御千戶所的部分蒙古騎兵,才沒讓遼東出亂子。要防備的可不只是北元,還有野人女真等部。“天子求和,蓋因jian臣欲緩我師,候各地兵至耳!殘元環伺卻征發遼東邊軍,可曾想過后果?”捏著信紙,慶成郡主臉色變得很難看。緊接著,燕王取出侍中黃觀、修撰王叔英、都御史練子寧在廣德等地募兵的證據。方孝孺撰寫的勤王詔書也被擺在了郡主面前。燕王流了兩滴眼淚,又添了一把火,“明知孤會察覺,仍派堂姐前來,可念堂姐安危?堂姐為天子奔走,天子卻是如何待堂姐的?”慶成郡主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昔日,吾能送三子進京,若天子真心求和,為何不遣吳王衡王前來?天子不肯令親弟為使,誠意何在?”一番話落,慶成郡主徹底沉默了,臉陰得能嫡出水來。朱棣話鋒一轉,“天子雖不仁,吾卻不能不義。吾念親親之情,期天子能驅逐jian臣,拜謁孝陵,復太-祖高皇帝之法,不然……”“不然如何?”“堂姐當語天子,待吾兵進南京,相見有日矣?!?/br>慶成郡主無言。皇帝不答應要求,就要開打?“刀槍無眼,也請堂姐告知諸弟妹,大軍進南京時,當安守宅邸,方能無恙?!?/br>也就是說,不要亂跑,也別想四下串-聯,否則別怪他不認親情?慶成郡主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朱允炆的那點手段算什么,朱棣才是真正的兇狠。明白不可能勸服朱棣,郡主不再多言,也沒心思在燕王大營逗留,當天便乘船返回了對岸。朱棣態度很好,親自相送。慶成郡主心情復雜,幾番欲言,最終只化為一聲長嘆。“殿下之言必定帶到。只愿殿下信守承諾,待到那日,留吾等一條性命?!?/br>“吾自當一言九鼎。只是堂姐答應的事還請做到?!?/br>若非場合不對,慶成郡主當真很想翻白眼。說再也沒用,事到如今,只能期望朱棣良心發現,別讓自己白信他一回。船行到江中,想起藏在袖中的燕王手書,慶成郡主叫來心腹,“回城后找人給魏國公府送信,再去曹國公府……記著,人一定要可靠?!?/br>“奴婢遵令?!?/br>站在江邊,看著郡主的船在江中走遠,燕王手按腰間寶劍,高聲道:“明日拔營,自瓜州渡過江!”眾將齊聲道:“遵令!”建文四年六月癸丑,燕軍集高郵、江都、通州、泰州戰船于瓜州,令都指揮華聚,內官白狗兒為前鋒,陳兵鋪子口,領舟師過江。被親兵護送回到南京的盛庸恰好在此處布防,率領寧波永清等地新募的士兵,同燕軍展開大戰。燕軍慣于陸戰,騎兵所向披靡,卻不善水戰,會水的不多,一旦被南軍掀進江中,撲騰幾下就會沉底。南軍瞅準了這點,不和燕軍近戰,平舉著仗長的長桿,一排排把燕軍掃落水中。被燕軍抓著長桿一起拽下江?沒關系,咱會水,游上來還能繼續戰斗。對于南軍的戰法,孟清和總覺得熟悉。一拍腦袋,燕軍破盛庸的烏龜陣用的就是這招。他借用了鐵鉉的神牌,盛庸就借鑒他的長桿?這算風水輪流轉,出來混總是要還?孟清和退后一步,躲開掃過來的長桿,臉色發白,對南軍怒目而視,還有沒有點公德心了,他可是傷員!高福等人護在孟清和四周,臉比孟清和還白,明顯有暈船的征兆。他們還算好的,船舷一側的鄭和已是吐得昏天暗地。但鄭和到底是鄭和,一邊哇哇猛吐,一邊不忘揮刀砍人。如此勇猛敬業,不愧是未來的三保太監!沈瑄是極少數不受影響的燕軍大將,下馬登船,仍是步態沉穩,煞氣凜然。江面上,兩軍激戰正酣,炮聲隆隆,不時有戰船相撞,開始近戰。獨有一艘戰船例外,沈指揮持槍立在船頭,眼睜睜看著一艘又一艘戰船掉頭跑開,就是不和他照面,臉色黑如鍋底。黑到最后,放下長槍,拉弓射箭,一箭一個。不近戰,照樣能殺人!如沈瑄一般的非人類到底是少數,包括朱能在內的燕軍習慣了陸上沖鋒,換到江上作戰就差了一籌。腳下站不穩,又要防備南軍不時探過來的長桿,當真是叫苦不迭。南軍在江上如魚得水,燕軍很快陷入了不利,若非新投的陳瑄率舟師拼死作戰,怕是連燕王都要掉到江底喂魚。建文帝有令在先,南軍士兵不敢直接cao-刀子砍死朱棣。若是他自己掉進江里,那就屬于意外事件,不關任何人的事了。燕王逐漸意識到情況不妙,身上的防護罩好像不管用了,頓時大驚。見到燕王險狀,沈瑄立刻下令船只靠近,為王爺解圍要緊。就在南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燕王和沈瑄身上時,朱高煦和朱高燧乘坐的幾艘戰船不聲不響的脫離戰圈,在南軍的眼皮底下強渡成功,登上了對岸。燕軍一旦上了岸,便如猛虎出柙,野豬下山,吔,這個比喻似乎不太恰當?孟清和摸摸鼻子,不再胡思亂想,一把抓起腰刀,緊隨高福等人一同下船。燕軍登岸后架起火炮,對岸上與江中的南軍一頓猛轟。新募士兵的缺點再次顯露無疑,順風仗能打,一旦戰場局勢傾斜,潰退就成了必然。盛庸無奈,只能下令后退。手中兵力就這么多,全賠了,根本沒地方補充。燕軍又一次反敗為勝,大軍登岸之后,燕王勉勵了出計的孟清和,又用大手拍著朱高煦的背,說出了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一句話:“勉之!世子多疾?!?/br>朱高煦興奮了,亢奮了,無比激動了。這是什么?這是要傳位給他的信號!亢奮中的高陽郡王壓根沒想過老爹會給他開一張空頭支票,大喜之下,戰斗力瞬間飆升,率領麾下士兵追在盛庸軍身后,嗷嗷叫著咬死不放。打不死也要打殘,能一路打進南京更好!目送朱高煦遠去,孟清和仰頭望天,有永樂帝這樣的老爹,被當羊rou涮也只能認命。六月戊午,燕軍抵達鎮江。燕王采納謀士意見,令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