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也不是不知道人間險惡疾苦的,只是她總想著姜錦守了四年,青春年少,晨鐘暮鼓,吃齋念佛,定南侯府總要講些情分的,沒想到這般狠辣無情。如果她不是出家人,不好動惡念,保不齊還要上罵幾句。 姜錦見惠寧師父猶自憤慨,與她倒了杯茶,勸道,“莫要生氣了,事已至此,也算是一別兩寬,我既然出身低微,那定南侯世子英雄年少,出身高貴,也確實不堪相配,由著那定南侯府娶郡主吧?!?/br> 姜錦提起了這茬子,惠寧師父卻想起事來,“我前兩日剛去過定南侯府,沒見有人提起郡主婚事???” 姜錦卻是聽說,定南侯府本準備在世子陸齊林生辰前后商定的,許只是還沒昭告天下,也并不在意。 “許還沒放定吧?不好宣揚?” 惠寧師父正要說話,突然過來了個半大少年挎個籃子挨桌子兜售兜售芝麻燒餅,叫價三文一個。那燒餅不過巴掌大小,有紅糖椒鹽兩種口味,茶館茶客倒是多有買的,一時也賣了二三十個下去。 姜錦見此情景,因問,“這茶館許外面人來賣吃食?” 惠寧師父便笑,“這就是大門大戶生活的不好了,那高等的茶樓子不說,這樣的小茶館一般只提供茶再有兩樣茶食,是不管人來賣充饑飯食的?!?/br> 原來這樣,姜錦心里也有些計較,卻不好對惠寧師父這種出家之人說了。 因惠寧師父請了茶,姜錦便叫了那半大少年過來,買了四個燒餅,共花了十二文錢。 那燒餅做的倒是尋常,吃一口也不甚酥,內里面和的也有點硬了,惠寧師父吃的倒是香甜。姜錦吃了一個,剩余三個都被她吃了。 也是姜錦不知民間疾苦,前世不提,這一世穿越了便在高門大戶,雖然多數自己做飯,可是她好歹也是算廚藝起家的,手藝縱比不上大廚,面案上卻是不遜的。 如今經濟拮據,倒不妨重新白手起家一次不過跟著孫老大夫學醫,也未必有多少空閑,姜錦心里就有點猶豫。 倒是惠寧師父聽說她租房之事,提了個新建議。 “此處離城門不遠,你不如租到城外,來回至此也不過是半個時辰腳程,豈不便宜?” 那可不是,就是北京城,京郊租民房可比五環里便宜多了。姜錦也有幾分意動,卻為難于對京郊的情況不怎么了解,別再碰上個黑中介。今天租房鬧的這一出就挺讓她心有余悸。 “這卻不妨事?!被輰帋煾感Φ?,“泉水庵附近幾個村子風氣都還不錯,我幫你問下,至多后日就來給你個回話。若說,去我庵里暫住也不是不行,只是一則多有不便,二則也不是長久之計?!?/br> “那就托賴惠寧師父您了?!?/br> 姜錦也十分歡喜,她手里銀錢有限,可不得算計著花。且若在村中居住,或可讓柳葉在家養些雞鴨之類,也不無小補。 “既如此,我就早點回去,爭取明兒就給你個信兒?!?/br> 惠寧師父看看日頭不早,便起身告辭,準備回去先打聽一下情況。 姜錦心中感激惠寧師父,親送了惠寧師父離開才往賣rou菜的坊市里去。 坊市里東西倒不算很貴,羊rou二十五文一斤,豬rou十六文一斤,各種蔬菜水果從一文錢兩三斤到幾十文一斤的都有。 姜錦挨樣的問了問,又買了一斤七分瘦三分肥帶皮的豬rou,兩斤豬骨,一顆水靈靈的大白菜,一斤山里采的雜菇。 一斤豬rou,兩斤豬骨,姜錦講了講價,抹去了一文零頭,是三十文,一顆白菜五文,一斤雜菇十文,統共花了不到五十文錢。 而今下,一兩銀換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三百文不等,購買力很不錯。姜錦摸摸錢袋,更心疼定南侯府耍賴不給的一千兩銀子了。若有那一千兩,置辦些田宅,光吃租子也足夠衣食豐足了。 不過旋即姜錦也是一曬,本就是鏡花水月之事,定南侯府做事自不給人留活路。如不是自己早做了些準備,那日被趕出來,身無分文,還不知道如何死呢。 只可惜這天下,到底沒甚公平的,別的不說,那定南侯府世子這回說不準還在忙著娶新婦呢。 姜錦也不是什么憤青了,她從福利院長大,最善隱忍,更知道這世上,活的長才是頂頂要緊的。 于是也不再想這事,路上看著有賣梨子的,又花了三四個錢又買了幾個水梨,方提了這一堆東西去了孫老大夫處。 不想孫老大夫卻還沒回來,只派人來說有個要緊病人絆住了腳,這也是常事。別說姜錦,就是師娘孫老太太也不在意。 姜錦買了這許多rou菜,本心存著露一手的,做個灌汁小籠包,那豬rou特意買的適合做rou餡的。只是孫老大夫沒來,孫老太太更念著丈夫,倒不好施為,姜錦便只拿了豬骨焯水后,燉了雜菇。 她燉湯頗有秘訣,先小火燒開,然后以大火快燒轉了白湯后才小火慢慢熬煮,加之山菌鮮美,煮的滿屋骨湯生香。 把孫老太太饞的不行,五十上的人了,圍著廚房老問這湯煮的如何了。 將將煮好了,姜錦盛出來,在鍋底留了些骨湯,略添了些水,把先頭揉好的面用刀切下鍋,臨出鍋前放了一把切得細細的白菜葉,等菜葉燙青,旋即出鍋,用海碗盛了三大碗,上面放了些rou塊。 這一碗熱骨湯面片把孫老太太吃的猶如升仙,只夸贊姜錦手藝好。 姜錦笑道,“師娘謬贊了,我這樣的手藝,不過是家常飯食,上不臺面?!?/br> 孫老太太忍不住去盛了碗湯,一邊慢慢喝著,一面與姜錦道,“實話說,那宮里的御菜,你師父當年是御醫的時候,也頗吃過幾道,雖然也不錯,到底不如你做的熨帖腸胃?!?/br> 姜錦雖然知道孫老太太夸張,心里也頗歡喜,想到自己盤算,便問孫老太太,“這湯做的與外面酒樓比如何?” 孫老太太忙擺手道,“這哪里能比,那等酒樓,除非那有名氣只招待達官貴人的,那等小館子遠不如你手藝?!?/br> 姜錦笑道,“那改日手頭寬松了可真要去試試看?!?/br> “那可真是白費冤枉錢了?!睂O老太太一擺手,喝了口茶,酒足飯飽了,又想起一事來,“你師父這兩日不得閑教你,倒叮囑你去小書房第一個書架上第一層的書都看一遍,若能背下更好?!?/br> 姜錦收拾了碗筷,自去找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