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前奏、前夫總是不開心、隔窗、知更鳥的來信、楓葉滿樓[陸小鳳同人]、鬼王是我妻、你有本事打我啊、劍鞘、相愛未遂、渣到世界崩潰[快穿]
死網破,兩敗俱傷,到時就只便宜伺機而動的后梁了。如此便只有同顧桓談判一途,只是想要打動顧桓,籌碼自然不能一般。白宸斂眉拱手,道:“大將軍說的不錯,臣的確知道后梁何時會興師入侵?!?/br>顧桓終于挑起了眉。“臣伏了眼線在后梁,探得他們近來厲兵秣馬,不日便要興師。這也是為何臣將這張羊皮卷交與大將軍的原因?!卑族返?,“后梁新帝段匹煥是難得一見的人物,近幾年后梁迅速壯大起來,大將軍心中想必也有計量。如今大將軍與陛下互生齟齬,現下又出了這樣的事,大將軍也猜得出內外如何猜疑大將軍心意,太子如今年已十五,繼承大統已是綽綽有余,縱使臣相信大將軍并無此心,如何禁得住眾口鑠金?陛下對大將軍的猜忌也正是來源于此,臣在此直白地問大將軍一句,如今大將軍挾制著陛下,究竟是想廢了他,還是不想?”這問得可算是大逆不道了,連顧桓似乎也未料到陛下身邊的人,竟然敢這么問他,一時神色巨變,竟不知該作何反應。白宸卻也不等他反應,繼續咄咄道:“若是想,大將軍便及早召集百官,下旨擁立太子,反正朝中誰能夠攔著大將軍?若是不想,大將軍若是對陛下尚存一絲君臣情誼,尚且做不得這等有悖倫常,大逆不道的叛逆之事,大將軍便及早釋了陛下,與陛下冰釋前嫌,莫使齟齬隔閡更深。否則越拖,陛下對大將軍怨恨越深,即便到時大將軍想要放了他,大將軍還敢嗎?”“大將軍若是現在醒悟,仍是我朝的柱梁之臣,萬事陛下都將倚重于大將軍。而大將軍憑這張羊皮卷,與得悉后梁興兵之日,到時立下不世之功勛,又何愁陛下不更加仰賴倚重大將軍呢?”不知顧桓是否被他的哪一句話打動,從他的神色里實在看不出來。他只是沉默半晌,道:“陛下對我成見已生,隔閡又豈是輕易能夠消弭的。何況陛下或許也并未看錯我,我……”他忽地閉上嘴,意識到自己已經說得太多,便吞下了后面未出口的話。他轉了個話頭:“近來邊疆的確不寧,實在也不宜再起內訌。陛下身邊有我的人護著,想來也無安全之虞。我也是時候回邊防戍守了,別讓那些宵小之輩,還以為有機可趁?!?/br>他這樣說,便是肯退一步的意思了。只是顧桓不愧老jian巨猾得很,自知經過此事,待在京中姬允肯定容不下他,正好借后梁遠遁。天高皇帝遠,姬允自然拿他毫無辦法,加上邊境顧桓的二十萬大軍,姬允恐怕還得哄著他求著他別搞事亂來。只是好歹他松開咬住姬允喉嚨的嘴了。白宸拱手,道:“大將軍善識大體,臣在此謝過了?!?/br>顧桓上下打量他,要笑不笑地扯了扯嘴唇:“白小郎智計無雙,也有能耐得很。只不知道陛下能容忍小郎多久了?!?/br>白宸神色不動,淡淡道:“陛下豈是害怕臣下有能耐嗎?陛下怕的只是身為臣下,卻有不臣之心罷了?!?/br>這話聽起來頗有幾分意有所指的諷刺意味,顧桓臉上那點笑意漸漸散盡了,他神色起伏不定,片刻,才意味不明地道:“只是人心易變。從前沒有,現在不一定沒有,現在沒有,以后不一定沒有?!?/br>白宸卻沒什么笑意地笑了一笑,道:“大將軍可能從未后悔過什么,等大將軍真正有過后悔之后,就知道什么做得,什么一定做不得了?!?/br>半月后,顧桓上表自請赴譙州戍守。出城那日,姬允親自去送他。臨時搭的帷帳里擺了酒,姬允和顧桓相對而坐。姬允說:“我記得你第一次隨軍出征,還不到十六歲?!?/br>那語氣里帶了點不真切的回憶,姬允眼里含了淡淡的笑意:“結果你把沾了自己血的劍穗帶回來送我,把我嚇得半死?!?/br>顧桓眼里似乎有一閃而過的窘迫,他按了按眉,道:“當時少不經事,驚嚇了陛下?!?/br>姬允轉著酒杯,眼角眉梢仍是笑著的:“當時我就在想,桓郎待我一片赤誠,我該如何報答他的真心?!?/br>話到此仿佛就結束了似的,誰都再也接不下去。這十數年間,事情發生太多,就數日前兩人才分崩離析地大吵過一架,此時再回首過往,總有些微妙的諷刺。姬允敬他一杯酒:“仍如以往,孤在此等你平安歸來?!?/br>結果等姬允送完人回到宮中,東宮內侍一臉要死人的表情,闖到他面前,直接腿軟地跪下了。“陛,陛下……”小內侍崩潰地哭了出來,“太子不見了!”第53章眼皮狠狠一跳,姬允幾乎是當即變了臉色:“不見了?!”那內侍戰戰兢兢道:“太子說要習字,不許人打擾,將人都趕了出來……等懷公公覺得不對,帶人進去的時候,太子已經,已經不見了,只留了封書信在桌上……”還曉得留書信!姬允氣得臉皮直抽抽。姬蘅跟著他舅舅學了三年武藝兵法,學出了什么名堂姬允不大清楚,只自信無人能及,整日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覺得自己只要能上陣殺敵,馬上就與他舅舅齊名了。所以在得知顧桓自請戍邊之后,姬蘅忙不迭興沖沖地來求姬允,準許他跟著一起去。姬允能讓他去就怪了,姬蘅上輩子造的孽還不夠他警醒的,他讓姬蘅學武,不過是圖的雙重保險,心里其實還是不放心,哪里敢真的再讓這草包跟著去壞事。當即把姬蘅斥罵了一頓,把他趕回東宮。姬蘅被罵得懨頭耷腦,也不敢再多說什么,懨懨地回去了。哪知道這小子不知跟誰學了一肚子的焉兒壞水,竟還學會留書信離家出走!姬蘅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情真意切地表達了一番“需歷天下疾苦,方知如何治世”的中心思想,末尾還有理有據,并不隱晦地提了一句:當年父皇也是留了封書信,就離宮到民間游歷的啊。合著還都是照著他學的!關鍵這些陳年破事兒都是誰說給他知道的!姬允想掐死那兔崽子的心都有了,他臉色幾變,最終臉色鐵青,咬牙切齒道:“著人去追顧桓,問姬蘅有沒有混進軍隊里,把人給我揪回來!”信中姬蘅沒有明說自己要去哪里“游歷”,但沖著他對自己舅舅的那股崇拜熱乎勁兒,姬允也是想不到他還能去別的地方了。天子使者還未趕到的時候,顧桓這頭,已經有屬下把某個渾水摸魚混進隊伍,軍姿奇特,報數還報錯的人揪出來,上交給顧桓了。姬蘅第一次穿軍用盔甲,還是他偷來的,少年骨骼還未完全長開,盔甲套在他身上好像小孩兒偷穿了自己父親的衣服,看起來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