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前奏、前夫總是不開心、隔窗、知更鳥的來信、楓葉滿樓[陸小鳳同人]、鬼王是我妻、你有本事打我啊、劍鞘、相愛未遂、渣到世界崩潰[快穿]
事跡才是。他與顧桓正相持不下,白宸卻執起酒爵,站起來道:“大將軍說得是,臣以機巧立功,陛下封臣為冠軍侯,已是隆寵。臣感陛下厚愛,但實資歷尚淺,能力微薄,尚不足以擔此重任。還望陛下收回成命?!?/br>姬允啞然一陣。他知道白宸這是看出他與顧桓之間,彼強此弱,所以自己站出來婉拒了,實際上是給他臺階下。他能感到白宸不想讓自己太難看的心意,卻更感到了那種被掣肘的,無能為力的羞恥,讓他臉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用力地扇了一巴掌。第45章最終姬允還是改口,雖仍封白宸為冠軍侯,官職卻從正三品冠軍將軍,直落到五品散騎郎了。雖然如此,三年從六品散官長史到五品臺郎散騎,本來散官入臺郎不啻于階品上升,同時還進位一品,還是隨從天子的近臣,已足算得上是平步青云了。雖然本朝有功便封爵,天子興起也封爵,遍地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含金量委實不高。但在官職進位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官階等級,仕宦資歷,就任資格,升遷秩序等等,莫不囊括在官資評判標準中。姬允張口便要拜一個入官三年的弱冠兒郎為將軍,的確也不合規矩。只是有人定規矩,自然也有人破規矩。以顧桓的履歷來看,十年間從五品虎賁中郎將到一品大將軍,哪里還談得上什么規矩。而便是這樣一個將規矩視為無物的人,有朝一日來教訓他要守規矩。氣得姬允一看到顧桓那張神色如常,仿佛什么也沒發生的臉,就覺得牙齒發癢。更可氣的是,這廝竟全然不覺自己越來越乖張,眼見他臉色不對,還作出莫名其妙的模樣,反說他近日脾氣越發大了,動輒發怒,行事暴戾,如何能夠做得一個明君。姬允一想起前兩日朝會,便氣得鼻孔都要冒煙了。原是挨著京畿的一座小縣城里,一名叫錢貴的家奴仗著主人家的勢力,平日里打家劫舍無惡不作,這回又去占了一戶婁姓人家的田產,還把人家的閨女給糟蹋了,那姑娘不堪忍受閑言穢語,投河自盡了。那婁老漢的婆娘死得早,只留下這么一個閨女,老漢又怕別人是惦記他那幾畝薄地,不肯再續弦,便只一人含辛茹苦將閨女拉扯大。本是準備著把一半田產挪給閨女做嫁妝,嫁個好人家。哪曉得遭此橫禍,田產沒了閨女死了。婁老漢氣懵煞了,竟扛起鋤頭,在那人途經路上,把人堵住用麻袋套了,直接把人給打死了。這下便了不得了。那錢貴的家人如蠅聞到血氣,一起哄上來要婁老漢償命。婁老漢如今已赤條條無牽掛,竟索性逃到京城來告大狀,告那錢貴侵占田產,jianyin擄掠,作惡多端。這樣的狀子京城尹每日不收十封也要收到八封,雖然錢貴顯是咎由自取,但又實實在在是婁老漢自己殺了人。這一通恩怨糾纏下來,審起來必定拉拉雜雜揪扯不清,滿眼是可預料到的麻煩。況且即便最后真判下來了,婁老漢也決計沒好果子吃。京城尹自詡良善之輩,婁老漢已經一無所有,不忍讓他再遭刑獄之苦。便扔到一邊,不打算管。誰知那婁老漢被轟出府衙,猶不死心。鎮日蹲守在府衙門口,京城尹一出現便圍上去訴冤情。京城尹簡直煩不勝煩,某日與同僚喝酒,便訴了通苦。那同僚卻是御史臺的人,三年前因太過耿直,對天子出口不敬,而被貶謫地方,去年才從地方上調任回京,仍是做他的御史。京城尹原以為同僚遭此一貶,好歹該學了些教訓。哪曉得同僚聽后,竟是火冒三丈,還把無辜的京城尹也斥罵一通,當即便驅車回家,寫了一封諫疏,隔日上朝就當場念了出來。直言如今豪強世家縱容奴才行兇作惡,魚rou鄉里。奴才雖為惡行,豪強卻為惡源。若再不整治,恐怕國之臺基,都要被這些惡源給腐壞了。本來姬允對這樣難分難解的案子也沒什么興趣,但是這耿直御史說的話正好戳到了他肺管子,又好巧不巧的是,錢貴的主人有個兄長叫錢通,正好在顧桓手下做校尉。于是這樁理不清的案子,姬允便不得不插手了。于是天子升明堂,親自審起這樁刁奴行兇反被殺的案子來。這案子麻煩的還不止在行兇者復為被害者,受害者反為行兇者這樣的反轉。更麻煩的其實是在于,這案子牽扯到了侵占私田。自古以來土地農桑是國之根本,本朝行的卻是以精少治凡多的貴族絕對統治。自太祖立國,對功臣貴戚廣行分封,一代代開枝散葉地傳承下來,到如今天下土地幾乎都成了貴族們的私地——不是自家傳下來、后又增補的封地食邑,就是買下別人手中的私地,變作自己土地。然后他們再把地租給底下的農莊莊主,朝廷若是收五分賦稅,他們便租出七分,中間便可獲取兩分利潤。而且擁有封地食邑的,大多又都有減免賦稅的權利,如此一來更是利潤可觀。而且土地承包肯定又不止這兩環,莊主又租給佃戶,佃戶再租給農戶。層層下去,落到最底層的農民身上,恐怕十分也未必能交得起這樣的重稅。到姬允登基的時候,已經出現大片土地拋荒的情況,土地拋荒并非是因為土地太多種不過來,反而是因為農民租不起地,所以才無地可種。那時姬允才登基,尚有一片壯志。曾經就這情況施行了數次墾荒政策,規定誰墾荒,土地就歸誰。在這樣充滿誘惑力的條件下,農民們興沖沖地扛鋤去墾荒,頭兩年倒也頗見成效,但貴族們豈能坐視耕出肥田而不眼紅。隨即拿出白紙黑字的地契,就原先這片土地該歸誰而扯起皮來,又或者以利以勢,將新墾的土地從農戶們手上又給搶了來。姬允無論如何料不到,轟轟烈烈的墾荒之后,緊隨而來的竟是蝗蟲過境般的土地兼并,情形甚至比原先更惡。遭此沉重打擊,姬允才意識到貴族勢力多么難以撼動,才算真正有些理解了,父皇臨死前同他說的,要拉攏討好貴族的話是什么意思。心涼之下更生怯意,索性也同先人一樣走保守穩妥的路子,將這事拋開不管了。如今姬允到底是多活了一世,心性不如之前那樣搖擺懦弱。再且本朝重農,宰殺耕牛都是可判死刑的重罪,更何況是強占私田,還強擄民女,使人自盡。之前氣勢洶洶要婁老漢償命的錢貴家人,此時已完全縮了脖子,屁都不敢放一個了。本來他們也不是不想大喊冤枉,矢口否認的。但錢貴作惡張狂,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摞證據直往眼前戳,別說冤枉了,累得他們還要忙著先洗脫自己的嫌疑,聲稱絕無牽扯進去呢。判決很快下來,錢貴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