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5
再加上還是獨門獨院,位置又私密又清靜。雖說進出有些不方便,可畢竟出門外,要求也不能太多不是。所以但凡不出事兒,可貞還是對這宅子非常滿意。 蘇慎雖一直沒有搬進來,可修繕時候他是特地進來看過。因為覺著這么狹小宅子已是委屈了可貞和孩子了,所以雖不能大修,可起碼能量把這宅子收拾齊整一些。像是把屋子重粉刷粉刷,窗戶紙重裱糊一下,起碼收拾干凈些。 修繕好后,又想起剛成親時候,可貞陪房給她做那個宅子模型。模型他是沒功夫做,可畫個簡單圖樣還是能夠。因此又特特畫了圖給可貞,所以他對這宅子布局心里也是有些主意。 昨兒看到了那平面圖時候,可貞心里便有了主意了,剛剛只是略略和蘇慎商議了兩句,這會子進了門四處看了看,便和蘇慎細細地商議起了這宅子利用來。 兩人心里都是有成算,而且夫妻這么多年了,對于對方習慣早已是摸得一清二楚了。即便有些事兒還要再議,可大面上三兩句話一商議也就拍板了,當即就吩咐人動手收拾了起來。 其實原本蘇慎也是想外頭租了小院子,讓可貞臨時住上兩天,等這宅子收拾好后再搬過來。不過昨兒任罡和可貞說時候??韶憶]有答應。這半個月來,她們住客店住驛站,真是一點都不方便,早已住難受不行了。這都到了家了,收拾收拾就能住了,何必這般又費事兒又費銀子。再加上收拾行李時候她就特別上了心,所以她也有信心,這么多人呢,半晌功夫,足夠收拾了。 正院坐北朝南。是個比較大中型四合院,進門就是照壁,黑黑。白白,中間油好了二尺見方大紅福字。底下雕著蓮蓬、荷葉、荷花,上頭是連綿不斷連珠紋。 就這么一面照壁,竟處處都有寓意,可貞倒是看住了。 被晏哥兒拽過照壁。南面就是四間半朝北倒座。 和蘇慎商議好后,一間做了庫房,一間做了賬房,一間做了廚房,一間做了茶房,還有半間則做了門房。 自此上前。穿過垂花門就是內院了。 內院里正房五間,三正兩耳,東西兩邊是三間帶了耳房廂房。由抄手游廊連成了一個回字環形長廊。 天井里鋪著青磚十字甬路,中間種著一株繁茂桂樹。 五間正房,居中一間做了堂屋,東屋是炕屋,西屋為炕房。東耳房設了暖閣。西耳房為凈房。 東廂房三間暫時做了書房,西廂房則給晏哥兒住。只不過晏哥兒自來沒有離開過可貞。兩口子都覺著怕是要費一番功夫了。 或許真是院落偏小,屋子緊巴巴不夠住,所以明顯可以從建筑樣式上可以看出來,跨院、后院、垂花門兩側東西花廳,還有東北、東南、西南位置上三間廂耳房都是后來慢慢建起來。 屋子雖多了,可這也就導致本來就不甚寬敞天井越發狹小了。 不過也是幸好,天井里只栽了一株桂樹,而且這桂樹年頭看起來還不太久遠。否則一株有了年月桂樹,說不得是能把這整個院子都給遮擋住。如此一來,遮陰蔽日,還有什么光線可談。 又細細看了一遍后,可貞決定把東花廳設為飯廳,西花廳則留給值夜mama們休息。 而三間廂耳房,則都做了庫房,分門別類存放物什。 除了內院,正房后頭還有一進小小院落,里頭蓋著一溜五間后罩房,就都留給貼身服侍丫鬟們住了。 至于其他六房下人都是有家有室,就由桐月任罡兩口子領著,都住到知縣宅前面東群房去。 穿過正院東耳房和東廂房之間月洞門,就是小跨院了。整個院子都小巧玲瓏可愛。正屋三間、西廂三間,南屋三間,俱是小開間屋子,三面都由抄手游廊相連。 可貞和蘇慎打算是把這個小跨院專門留給小九住。畢竟是女孩子,雖然金陵時候也還沒有分院子住,只是到底也六歲了,避嫌雖還不至于,可也應當有自己私密空間了。 所以可貞打定主意,除了三間南房給丫鬟們住外,其他都打算由小九自己規劃。 當初打點行李時候,可貞就是讓人造了冊寫了條子,所以一應物什哪輛車子上哪個箱籠里裝著,幾個經管媳婦子都是一清二楚。而且可貞早已是計劃好了,各人分管什么都是心理有數。所以屋子一安排好,一切收拾起來自然就挺了。 蘇慎還有事兒,況且這還不到下衙時辰,所以見可貞安排好后,就去了衙上了。 小九晏哥兒雖對這宅子非常好奇,可這么忙忙亂亂,可貞也不敢讓他們到處鉆,便哄著小九帶著晏哥兒跨院小天井里玩,又讓小九身邊二等丫頭浣秋旁都不用做,只管好生照看著他們,這才又進屋換了衣裳收拾了起來。 蠶月帶著人安放家什,可貞身邊一等丫頭純月帶著丫頭mama們收拾起了細軟,余月則是帶著一眾mama小子們把暫時不用箱籠往庫房里頭搬,桐月出去遞帖子,柳月則是獨自打點著要送出去見面禮。 正忙亂著,有mama通傳,說是周主簿和裴典史太太領著各位典吏娘子過來給奶奶問好了。 可貞一眾人進了內衙,裴太太派出去打探消息mama還未回來,各房典吏娘子就都不約而同找過來了。 或許是前任知縣太太留給她們印象太過深刻,所以一眾人都覺著禮數一定要到,一定要過來問個好請個安,把拜儀奉上,再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 因此,等打聽消息人回來了。三兩句話一說,就湊了湊,一道過來了。 可貞聽得這話,忙進屋脫了罩衫,抿了抿頭發,看了看已是打點齊整了堂屋,親自接了出來。 周太太裴太太領著眾人剛走到大堂后宅門門口,就已是覺察出了這和以往不同一般感覺了。 雖說以往她們每日里都要早請安晚請安來個兩趟,不過自打知縣上任后,她們這還是頭一遭往這知縣宅來。所以看那門子雖是面孔,不過瞧著那規規矩矩、目不斜視,說起話來有條有理后,雖然宅子還是一樣宅子,可氣象已是兩樣了,這心里已然也就有數了。 又不由自主扯了扯衣裳,撫了撫鬢角,走起路來也穩當了。 然后走到知縣宅門口時候,就見已是有一位二十出頭媳婦子候著了。見著她們來了,恭恭敬敬屈膝請安,然后引著她們往內院去。 這樣做派,她們再上一任知縣太太身邊mama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