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2
,押解死囚赴刑時候才打開。出西門是古時處決死刑犯法定方位。 儀門內通往大堂甬道上,還立有御制戒石。正面書“公生明”三個大字,據說是給老百姓看。陰面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大字,是給知縣看。 這十六個字是專門告誡地方官員不可貪污腐敗、虐政害民“座右銘”,所以這塊石碑也就叫做戒石。 說起來,這塊戒石也可以算上是天下衙門中鎮宅之寶了。一千多年了,天家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個姓兒了。衙門口一左一右蹲著那石獅子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規格形狀了??蛇@塊戒石模式和內容,卻從未有過絲毫改變。 若非要說有什么改變話,那就是兩宋時期戒石,都立衙門內大堂中央。而元朝以后,則就移到了大門和二門之間甬道中央。到了本朝,又為它蓋了個石亭,就叫做戒石亭。 據蘇慎說,坐大堂上只要一抬眼,視線就恰好與這戒石上頭刻字相對,想裝看不見都不成,可卻不知道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敢貪墨受賄。 可貞心下好笑,這縣衙里專門用來警示標語器物海了去了??尚难鄱家呀洷汇y子糊住了,眉毛下那倆窟窿還不就成了出氣了么,哪里還能看到這些。@@##l&&~*_*~&&l##@@ 第三百四十二章 觀望 除了戒石外,大堂前東西兩側還各有科房數間。 東側依次為吏、戶、禮及架閣庫、庫房、東倉房,西側依次為兵、刑、工及承發房、招房、西倉房。 三班六房,這是現如今州縣胥吏總稱。 不過事實上,“六房”并不是六間房同義語,而且這州縣衙門中也不只這六個辦事機構。 除開六房外,還有存放公文檔案架閣庫;負責登記收發文件、謄寫狀榜等事宜收發房;負責管理縣屬銀錢出入庫房,又稱賬房;專司知縣審官司時原、被告應填之表格及口供筆錄事宜招房;負責管理糧倉倉房等等。 別說小九晏哥兒了,就是可貞也偷看目不轉睛。再聽著蘇慎娓娓道來著這些科房職能,那就是津津有味了。 可貞眾人看著科房,與此同時,兩側科房里一眾官吏們和聞訊趕來衙役們,也都湊一起打量著這逶迤而過車隊。 “瞧瞧,到底是大家子出身,竟這么多輛馬車?!?nbsp;數著那已經過去了二十多輛馬車,有人摸著下巴嘖嘖有聲道。 “馬車還罷了,你看那轱轆,這車上物什分量怕是不輕??!”這個有眼力,觀察入微,說不得是刑房典吏。 “那是自然了,咱們老爺出身武功堂蘇家嫡房,老太爺就是內閣行走閣老。太太又是癸丑科蘇六元蘇老爺唯一外孫女兒,聽說出閣時候天家還賞了金玉如意,這場面自然是要?!闭f話之人語氣里是說不出艷羨,到底熟讀詩云共子曰,不如有個好阿爹!看來以后還是得多修煉修煉投胎本事兒了。 這一句話落地,引得暗自圍觀眾人都議論紛紛了起來。 官上任,官要摸摸底下人底細這是必須。而當下屬自然也要打聽打聽上司身份背景脾氣秉性。以免官上任三把火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但凡能衙門里混轉,沒有一個是傻,也沒有消息不靈通。 所以,很就鬧明白了這任老爺出身。鬧明白后,有人暗自警醒,有人卻不大放心上。 以前經歷告訴他們,富不過三代,越是這樣世家出身就越是棒槌,多少出身顯貴老爺們連衙門里書吏都不如,只知道錢是好權是好。連師爺寫好了帖子狀紙都念不利索,一個個都是白字老爺還尤不自知,這樣例子他們見過聽說過那是海了去了。所以啊。一大半都是存了觀望心思。 不過自打蘇慎來了之后,雖還未正式上任??芍蛔吡艘蝗?,這衙門里上上下下一個個就都已是繃緊了皮了。 還是那句老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雖說這任老爺來掖縣時不聲不響。并沒有三里一迎五里一接,左一個“紫氣東來”,右一個“兜青龍”。 而且說起來,這老爺也實是年輕??杉懿蛔∪思疫@身邊都是能人??!從師爺到長隨,一舉手一投足一言語,滴水不漏水潑不進。一看就知道一水都是衙門里老資格了,說不得是比自己都精干。 再看上頭幾個衙門里主官們沒有一人像以往那般給老爺塞師爺塞長隨要各項銀子,也沒有人一見面就先敲打兩聲。這還有什么不知道,都趕緊夾緊了尾巴做人了。 到了現,眼看著蘇慎交接上任,有條不紊。雖說還沒有什么政績,可也不像之前那個棒槌似一過來就嫌三嫌四要修衙。便是一些有心思。再不情愿也只得掐滅了,到底這臉面哪有小命來緊要。 而等到知道知縣太太也會跟著老爺上任后。所有人對這太太也好奇起來了。 這老爺路子看起來不大好走啊,可走太太路子,那說不得是捷徑。 于是紛紛都走起了路子,打聽起了太太消息,免得到時候一摸兩只腳,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所以,任知縣太太是蘇六元唯一外孫女兒,這已經不是什么大不了秘密了。 只是天家還賞了金玉如意,這就是很多人都聞所未聞了。一瞬間,都竊竊私語了起來。 “蘇六元?這名字有趣,怕不是想中六元吧!那這蘇六元是什么人??!” 一個小皂隸,也就舞夕之年光景。剛剛走了關系花了銀子進了衙門,正是看什么都稀罕時候。見到知縣太太車馬進來,一溜煙跑到了頭來。聽得眾人議論紛紛,出聲好奇道。 有人故意逗他,“呦,小猴兒,這么小小年紀就知道六元是什么了?” 這小皂隸還未聽出這人意思來,還有些得瑟,剛想擺弄兩句,有人出聲笑話了。 “什么啊,人家蘇六元有名有姓,姓蘇名鐸。正是因為中了六元,才被尊稱一聲蘇六元?!?/br> 也有人取笑他,“猴兒,都來了半個月了,連這都不知道,也忒不上心了。再這么糊里糊涂下去,仔細你師傅趕你出去?!?/br> 眾人聽了這話,都紛紛笑了起來。 而站儀門側小門旁管廚二爺聽了,想想還是不放心,一溜煙趕緊趕了采買上人上街面上置辦時鮮瓜菜珍饈和青瓷碗碟去了。 這樣出身人,這飯菜,可得往精致精貴上走了,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