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5
還是汗阿瑪的孫兒和孫女兒,兒臣去看看兩個孩子?!痹獕鬯季w轉了轉,又換了一種說辭。 良久,胤禛才點點頭:“也好,你去看看,順便帶上太醫給兩個孩子診斷一番,他自己想不開要找死是他自己的事兒,可別拖累了兩個孩子?!?/br> 元壽恭敬的行禮,等議完事情,就到太醫院找了兩個太醫帶著去弘時府上。弘時的府邸是沒有被收走的,但他已經是庶人,府邸的規格不合規矩,府里的院子就被封了一大半。 現下一家子,三個大人兩個小孩兒就住在一個院子里,伺候的人手也就三四個。 不過一兩年,看著這院子,就覺得有些破落了。 “你來做什么?”進了門,元壽尚未開口,躺在床上的弘時就冷冰冰的問道,前面引路的弘時福晉忙轉頭陪笑道:“我們爺就是這個狗脾氣,四貝勒別和他計較?!?/br> 弘時臉色更難看,他福晉卻是不管他,親自給元壽搬了凳子,滿懷希望的問道:“汗……皇上那里,可知道我們爺生病的事情了?” “汗阿瑪已經知道,我特意和汗阿瑪說了,過來看看你?!痹獕凼钦娌簧鷼?,他又不是不知道弘時是什么脾氣。不過,要讓他熱臉貼冷屁股,他也是不愿意的,就直接示意了太醫過來把脈。 太醫說的和胤裪說的幾乎沒兩樣,都是郁結于心。 “你好好養著身子?!痹獕劭辗悍旱亩诹藥拙?,又留下些藥材,這就打算起身告辭了,弘時福晉略有些失望,大約是看胤禛并沒有改變主意的意思,送了元壽等人出門,無精打采的回來,皺眉和弘時嘆氣:“你和四阿哥說話何必這樣硬邦邦呢?咱們現在已經成這樣了,你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該為孩子們想一想,難不成,你就愿意讓他們和大伯的孩子們一樣,一輩子就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天地里?四阿哥若是能在皇上面前為你求情幾句,說不定皇上還會愿意認回你?!?/br> 弘時抿了抿唇,并不搭理福晉。他了解自家汗阿瑪的脾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管那人做什么,他都能覺得是做得好,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哪怕是死了,汗阿瑪也會覺得他是在博取同情,十分可惡。 以前,汗阿瑪是喜歡他的,現在,汗阿瑪是厭惡他的。 所以,認回去是絕不可能的??扇羰?,他死了呢?汗阿瑪就算是再厭惡他,也會看在他已經死了的份兒上,對他的兩個孩子,多加照看的吧? “三哥身子確實是很不好了?!痹獕刍厝?,一點兒也沒隱瞞,詳詳細細的和胤禛說了一下弘時的情況,胤禛面無表情的聽著,等元壽說完就擺擺手:“你額娘今兒中午準備了酒釀蟹,你自己回去吧。和你額娘說一聲,朕晚上再過去?!?/br> 元壽也沒多問,轉身出了御書房。吃飯的時候就順便和靜怡說了一聲:“估計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了,估計宮里不會為三哥辦喪事的,但三哥的兩個孩子,還是要妥善安排一下的?!?/br> 靜怡點點頭,想了一下,還是沒忍住,壓低了聲音問道:“這會兒,你汗阿瑪是不是去探望弘時了?” 元壽搖搖頭:“大約是,但您別問?!?/br> 靜怡嘆口氣:“就是覺得有些可惜了,你小的時候,你三哥還抱過你呢,那會兒他也小,果然,這小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可愛了,他是,你也是?!?/br> 長大了,想要的東西就多了。也不像是小時候,對父母撒撒嬌就能得到想要的糖果或者點心或者玩具了,而是要拼命,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勢和金錢。 胤禛回來,靜怡在他面前也絕口不提弘時,就當是不知道這事兒。 九月二十,弘時過世。這消息還是胤裪送上來的,胤禛并沒有將弘時給認回來的打算,所以喪事是很簡單的辦了一下,對宮里是半點兒影響都沒有的。胤禛甚至還開恩,允了弘時的福晉和兩個側福晉各自歸家,日后婚嫁互不相干。其中一個側福晉未生育,接了圣旨就果斷的走人了。 弘時福晉有一個小格格,另一個側福晉有一個小阿哥,這兩個倒是選擇了留下。 李氏得知此事,哭暈過兩次,可到底弘時還留有兩個孩子在,李氏她還不能徹底撒開手。日子再艱難,還是要繼續往下走的,李氏在床上躺了兩個月,在雍正六年的新年要到來的時候,還是慢慢的好轉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清朝的守孝并不是很嚴謹的,至少,從順治到雍正前期,都不是很嚴謹,有很多的皇嗣都是孝期出生的。后期,被漢化的嚴重了,這個守孝的制度才算是完善起來,所以那拉氏沒了,元壽要不要守三年,花開其實是猶豫過的……但后來想想還是守了吧,畢竟他又不算年紀大…… 另外,花開真的是大眼美女,花開mama說過,花開的眼睛就跟銅鈴一樣~~~~~ ☆、第 136 章 雖說之前因為那拉氏的過世, 元壽和天申的婚事推遲了, 但是, 康熙二十一阿哥胤禧和二十二阿哥胤祜的婚事還是要照舊辦的。胤禧和胤祜的生母雖然都還活著,但位分太低, 沒資格主持他們的婚事, 長嫂如母,雖然靜怡不算長嫂,但是國母, 這婚事就該是靜怡做出了。 胤禛趁此機會,先冊封了他們兩個, 年歲小,說起來是比元壽還要小一歲左右的, 還沒怎么辦過差事, 所以初封是貝子。 雍正七年,這兩個阿哥就一前一后的成了親。然而,康熙還有兩個阿哥,胤祈和胤祕尚未成親,不過他們比元壽還小三歲, 暫且是不用太著急的, 但下一輪的選秀也該是輪到他們了。 這兩件事情辦妥當, 靜怡是難得的放松了下來,真的,比以前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放松。一來宮務已經走上了正軌,她只要在大事兒上表示一下就行了, 剩下的小事兒基本上不用cao心。二來這后宮也沒有需要提防著的人了,外面命婦來覲見,也都只有捧著她的份兒上。 第三點呢,長寧終于去上學了,長福和安安年紀大了,被格佛賀領著啟蒙,有寶悅這些個jiejie們照看,靜怡甚至都不用cao心他們兩個的吃喝睡覺問題。 這樣一來,她就是前所未有的輕松了,什么都不用cao心,跟著胤禛住在圓明園里,每天早上睡到七八點,吃了早餐就去游湖,興致來了,就叫寶悅她們來投壺。下午則是看看戲,或者聽聽說書,偶爾自己拎著鋤頭跟著胤禛到一畝地那邊除除草。 當然,她也就是當個興趣,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出來走走,要不然,大夏天的,傻了吧唧鉆到地里去勞動,她又不是腦袋缺跟筋。 悠閑的日子總是過的特別快,靜怡覺得自己還沒享受夠呢,就又到了九月了,該回宮了。 胤禛從九州清宴那邊回來,和靜怡商量事情:“福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