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0
,我沒問。這事兒不該是內務府負責的嗎?”胤禛轉頭看了一眼胤禟:“九弟,汗阿瑪今兒還問了你,想知道你最近在忙什么,我說你最近想收購些珍貴的物件?!?/br> 胤禟愣了一下,滿臉不高興:“四哥你怎么亂說呢,我什么時候收購東西了?” 胤禛看他一眼沒說話,胤禟當即有些上火:“老四你什么意思!非得和爺過不去是不是?” 胤祺忙拽了他一下:“你和誰稱爺呢?趕緊坐下來!” 胤禟梗著脖子不說話,只看胤禛,胤禛一邊給自己倒茶一邊說道:“那讓我如何和汗阿瑪說?說你最近在哄抬糧價?說你最近在買良田?” 胤禛滿臉寒霜:“趁著雪災發財,老九,你是掉錢眼里了吧?汗阿瑪之前說你與民奪利,現在看來,豈止是與民奪利,你是不給老百姓留一條活路了是不是!” 胤禟臉色瞬間漲紅,眼神也有些發飄,卻是死撐著說道:“我什么時候不給人留活路了?我買點兒良田又不是不給銀子了,說不定有了我這銀子,他們才能過個好冬!我這是在救人,對,就是在救人!” “九哥,這事兒就是你不對了……”十三幫著胤禛說話,胤禟嗤笑一聲:“你懂個屁!老十三 ,你就是老四的一條狗,他說什么你就信什么是不是?” 胤禛大怒,拿了茶杯就往胤禟身上咂,胤禟這些年吃好喝好,也不用在汗阿瑪眼皮子底下練武了,養出來一身的肥膘,動作不利索,竟是沒躲過去,被砸了個正著。頂著一腦袋茶水,頓時不干了:“老四你想干嘛?想打架是不是?” 作者有話要說: 花開有比較嚴重的失眠癥,親愛的們有么有治療失眠的偏方? ☆、第 55 章 最后還是沒能打起來, 有老五和十二在一邊攔著, 還有老八拽著胤禟, 十三拽著胤禛,兩個人都沒辦法動了, 更不要說動手了。不過, 這頓飯還得照常吃下去,雖然老九不高興,但還有老三他們在, 至少得給這位三哥一個面子。 吃完了飯,各自散開。胤禩帶著氣呼呼的胤禟離開, 胤祉則是說要去逛琉璃廠,也走人了。十五帶著兩個弟弟, 老五和十二則是打算去書店, 老七單獨走人,轉眼就只剩下胤禛和十三十四了。 “四哥,你今天脾氣特別大?!笔囊贿吀范G往樓下走,一邊說道:“九哥那事情,說起來也并沒有什么不妥當的, 他買地又不是沒給錢, 就是他不買, 也還有別的人去買啊,你因為這事兒就和他打一場,實在是不劃算?!?/br> 十三皺眉搖頭:“十四弟,雖然老九不買也照樣有別的人買, 但身份不一樣,老九可是愛新覺羅家的阿哥,是皇子,這江山,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br> 十四挑眉:“十三哥的意思是,因為這江山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所以咱們家的人,就得吃糠咽菜,將所有的好處都讓給別人,拿自己的糧食銀錢去救濟百姓,自己卻吃了上頓沒下頓?” “我不是這個意思?!笔f道,胤禛在前面斥道:“行了,都少說一句,老九這事兒確實是做的不地道,這會兒是冬天,地里都已經下了種,只等著明年開春,糧食發芽,上半年的口糧可就都有了,現在這田賣出去了,明年上半年,那些百姓們吃什么?” 現在雪災的事情還沒處理妥當,明年說不定就又要鬧饑荒,胤禛心里自然是不太高興的。若是胤禟按照市場價買的良田,他雖然不贊同,卻也不會說什么。偏偏胤禟還是壓了價錢的,現在是能勉強讓受災的人度過難關,可以后呢? “四哥,我也是好心好意?!笔牟粷M,“你看看你現在,除了十三哥,眾兄弟里面,你還和誰關系比較深厚?結果倒好,這一場鬧騰,兄弟們各自散了,我也是白忙活了?!?/br> “要那么深厚的感情做什么?”胤禛面無表情,反正不為己用,與其花費時間去做無用功,還不如做點兒別的有意義的事情呢,朝堂上那么多的事情,還不夠忙的嗎? “四哥,不是我說,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在裝傻?雖然汗阿瑪復立了太子,可太子那樣子,像是能長久的人嗎?”十四壓低了聲音說道,伸手比劃了一下,“現下,朝堂上八成的人都是挺這位的,現在聯絡聯絡感情,以后也不會吃虧啊?!?/br> 十三在一邊笑道:“十四弟,你想多了,上次汗阿瑪讓文武百官推薦太子的時候,不是已經表明過態度了嗎?” “那汗阿瑪也沒說八哥就徹底沒戲了啊,太子都能復立,八哥是有本事的,再出頭也不是什么難事兒吧?”十四笑著說道,十三略有些詫異的上下打量了一下胤禎。 四哥如此穩重聰明的人,怎么會有這么一個蠢笨的弟弟? 胤禛都不想和十四說話,只沖他擺手:“行了,你趕緊回去吧,時候不早了,我和汗阿瑪說了,這段時間,讓你幫忙救災,你等會兒到九門提督那邊走一趟,問問情況,看需要多少糧食需要多少草棚,如何安置災民,你若是將這差事辦好了,回頭我會和汗阿瑪說讓你出征的事情的?!?/br> 十四眼睛立馬就亮了,連連點頭:“好,我知道了,那我先去忙了,四哥你慢走?!?/br> 等十四走了胤禛才轉頭看十三:“到我府上喝一杯?” 十三笑著點圖:“好,又要偏著四哥的好酒了?!?/br> 按照往年的慣例,靜怡也是給胤禛準備了生辰禮物的。不過,等了一天沒等著人,福晉那邊也沒叫人過去,她就只能先將這事兒給放下了。 邱嬤嬤又來叫靜怡起來走動走動,這次靜怡倒是沒那么反感了,畢竟,走動一下對她也是有好處的。 “嬤嬤家里是哪兒的?家里還有什么人?”外面大雪未消,靜怡也就不想出門了,就在屋子里轉圈圈,一邊走一邊問邱嬤嬤,邱嬤嬤專心盯著靜怡的腳下,一邊說道:“是貓耳胡同的,家里還有兩個兒子,一個閨女,兒子也都成親了,閨女也嫁人了?!?/br> 邱嬤嬤一家算是包衣,沒事兒的時候自然是呆在自家的,若是內務府要人,就可能會被挑上。按照邱嬤嬤的身份,若是胤禛不去找,她大約也是能享個清福的。得空了就在家看看孫子,或者當個教養嬤嬤賺些銀錢。 可偏偏胤禛找上門,這就不得不再出山了。 靜怡想了一圈想明白這事兒,看邱嬤嬤的眼光就帶了幾分同情了,若是換了她,定是不會再愿意進這后院了。果然這包衣,是沒點兒人權的。難怪那么多的包衣,想要跳出這個門檻呢。 這最出名的換了門庭的包衣,應該是德妃了吧? 其實不走后宮這條路,也是能換門庭的,內務府的人,也是有官職在身的,多數也是包衣出身,不也跳出了這伺候人的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