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表示哀痛, 這樣才符合儒家的行事準則。 “我知道?!背汤蠣斢行┮馀d闌珊,良久又道:“你先留意著合適的丫頭吧?!?/br> 這可真是個尷尬的差事兒,但管家還是恭敬的應是。 程忠的棺木已經回了程家,接下來就是舉行喪禮了。 程府接到程忠死亡的消息已經將近兩個月了,這段時間足夠準備好喪禮前的一切事宜了。靈堂已經設立了,訃告已經發出去了。 喪禮當天,程府到處都是鑼鼓哀鳴,接到了訃告的宗親都穿了喪服帶著花圈、紙馬等過來奔喪,其他和程府有交往的人家,也紛紛穿著素服來拜祭。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深切的哀傷,仿佛離開的是他們最重要的人。 整個喪禮過程都沉重肅穆,然而還是有細心的人發現了,在哭喪和守靈期間,本來應該出現的程家二少奶奶和三少奶奶都沒有在。有忍不住好奇心的人就打聽了一下,得到消息是兩人都落胎了。 “他們程府今年真是犯了太歲,不然怎么出了這么多出事兒??!”一個穿著素色綢衣的夫人低聲對身旁的人道。 旁邊一個人不屑的撇撇嘴:“就是命犯太歲都沒有這么兇險的,已經三條人命了,怕是遭報應了吧!” “這話可不能亂說!”那個綢衣夫人小心的看了周圍,忙阻止道。 那人冷哼了一聲:“我可不是亂說,蔣家剛被抄家滅族,他就被授予了員外郎身份,誰知道這身份怎么來的呢?” “不能吧,那蔣家不是說因為密謀造反才被抄家的嗎?”一提起蔣家,那夫人就想起去年那滿菜市的鮮血,不由打了個寒顫。 那人又道:“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沒有他程家幫忙,就憑欽差帶的那隊外地人馬,能把分散在各處的蔣府人抓完?說蔣家要造反,這話你信?” 雖然蔣家確實勾結了流民中的匪類,但身處太平之地已久的通州府士紳都不相信,他們堅定的認為是欽差想要奪糧,隨便給蔣家按的一個罪名。 當日通州府所有士紳都大出了血,唯有程府既快速的搶占了蔣家留下的無形資產,又得到了朝廷的封賞,非但沒有損失,還一躍成為通州之首。其他鄉紳雖然表面上以程家馬首是瞻,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虞。這種不虞在程府一直保持著壓制優勢的時候,會一直壓抑著;但在程府露出頹勢的時候,一下子就爆發了。 停靈幾天后就是大殮和葬禮,只能臥床的二少奶奶和阮芷娘自然也沒有參加。 臥在床上養身體的阮芷娘,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消磨時間,不說刺繡,即使是看書看久了,程禮也覺得太費神了,基本不讓阮芷娘碰。又怕阮芷娘一個人待著,會胡思亂想,便讓西院的丫鬟都陪著阮芷娘,分散她的注意力。 鄒大娘在阮芷娘出事的前幾天,就因為起夜撞到了花瓶,而受了重傷。阮芷娘的貼身丫鬟,只剩下翠蒿和李玉兒兩人,翠蒿和阮芷娘又不大親近,分散阮芷娘心思的任務,基本上都落到了李玉兒身上。 當日,阮芷娘恢復生機后,立馬請文大夫給李玉兒看了一下。當時李玉兒被摔到地上,可把阮芷娘嚇了一大跳。 文大夫診斷沒有大礙,阮芷娘才放下心,但她還是想讓李玉兒先休息一些日子,但李玉兒對自己的身體很清楚,又有文大夫的保證,加上放心不下阮芷娘,便人就每天過來正房。 “玉兒,我教你念書吧?!比钴颇锶崧暤?。 李玉兒咬著字,一個一個往外嘣:“奶奶,念。玉,玉兒,記著?!?/br> 自從那天之,李玉兒發現自己牙齒漏風,吐詞不清的時候,說話便格外留意。其他丫鬟聽到李玉兒說話的聲音,暗中笑過,被阮芷娘嚴厲喝止了。 其實,自從文大夫告訴李玉兒,沒有傷到牙齦,牙齒還會長出來之后,她就不怕一時的口吃了。但顯然阮芷娘怕其他人的笑會傷到李玉兒的自尊心,便暗地里禁止了。 “這要念出來,才記得清,放心吧,沒有人會笑話玉兒的?!比钴颇锩钣駜旱哪X袋道。 李玉兒看著阮芷娘的眼睛道:“奶奶,放心。玉兒,知道,她們,沒有惡意。不怕笑。就是,念著,太費力?!?/br> “好,奶奶念,玉兒聽著?!比钴颇锟粗钣駜赫鎿吹难凵?,知道她對其他丫鬟的調笑確實不在意,越發覺得她的品行難能可貴,一把把李玉兒抱在懷里,就開始念。 阮芷娘是自小熟記,自然是不需要照著書念,但她還是握著李玉兒的小手,指著書上的字,一字一句的念。 “……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比钴颇锿A送?,才輕聲問道:“這些記住了嗎?” “記住了,一些?!崩钣駜浩鋵嵰呀浫坑涀×?,但她還是搖頭道,教她念書,也不失為一個消磨時間的好方法。 阮芷娘又開始耐心的念,李玉兒卻有閑暇觀察旁邊的阮芷娘了。 都說專注的男人最帥,看著阮芷娘,李玉兒覺得認真的阮芷娘最美,尤其是阮芷娘還是為了她認真。在這個世界還沒有人像阮芷娘一樣,完全沒有功利,不計所得地對她好。 李玉兒很快的回過了神,窩在阮芷娘的懷里,認真的聽著。阮芷娘溫柔的聲音念著富有韻律的句子,讓李玉兒產生了身在暖春的錯覺。 鄧家人等葬禮過后,又給阮芷娘送了一些珍貴的補藥,就向程老爺和程夫人告辭了。 程老爺看著鄧家人專門找他,便有些不自在,誰讓二兒媳的事,是他們程家理虧。 “……老祖宗對jiejie和侄女甚是想念,現在小妹病重,回不了鄧家了。我們期望小侄女能跟我們回鄧家,以解老祖宗的思念之情?!编嚰倚∩贍敹魤鹤⌒睦锏耐春?,一板一眼的說道。 聽聞鄧家人是高告辭,而不是來找麻煩的。程老爺頓感慶幸,覺得鄧家人聲明大義,對于帶孫女去鄧家幫她娘盡孝,這個完全合理合理要求,自然不會拒絕了。他卻不知道鄧家的人是不打算把程嫣再送回來了,當然他即使知道了也不會在乎。 北院。 一個色彩鮮亮的小抱枕,幾套小衣裳,嫣兒慣用的小金碗……,二少奶奶一遍又一遍的檢查了小女兒的行禮。 “娘,嫣兒不走,要陪著娘……?!背替虛u著二少奶奶的袖子道。 二少奶奶壓制著涌上眼眶的酸意,抱著小女兒沙啞著聲音道:“娘已經好久沒有回去看你外祖母和舅舅了,嫣兒幫娘看一看好不好?” “不,我不要看他們,我要陪著娘!”程嫣雖不知事,然而小小的心里卻感覺十分恐慌,不顧以前學過的禮儀,只耍著賴求留下。 二少奶奶見勸不聽,又生怕女兒再求下去,她會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