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9
然顧大人沒具體說,但想來也是青春靚麗,知書達理,跟農家女的徐氏完全不一樣。看來這個帶走孫氏,不只是因為妻子代替丈夫盡孝的這種法理上的說法,也是存著每個人的私心的。顧大人的官途極其的平順,一路做到了燕平知州。也是他他就任燕平知州的時候,才將爹娘和徐氏從鄉下接了來。“顧大人……這孫氏到底是什么身份?”馮錚打斷了顧大人的話,一開始以為孫氏是妾,但聽顧大人說話,越說越覺得不對。“是平妻……”“平妻?本朝可沒有這種說法吧?您這是以妾為妻?”平妻這個東西,其實一直就是一種民間的稱呼,官方是不承認所謂兩頭大的。所以經常又彪悍的大老婆去外宅捉jian,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也只能悶頭認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娶為妻子,敢讓她下堂,法理上就是大罪過。聘為妾侍,敢讓她登堂,沒人知道那還罷了,有人知道那就是喪倫的大事。貧民老百姓關起門來過日子,沒人知道那也就民不舉官不究了??墒菫楣俚?,這就是動搖官帽子的大事。顧大人咧嘴,憋出了一個極其難看的笑容:“其實……下官和徐氏當年并沒寫下婚書,反而是和孫氏……”他抬起胳膊,用袖子遮著臉,“下官當年確實糊涂,做下了許多錯事?!?/br>盧斯明白了,有些農村地方其實到了現代也還是不領結婚證的,擺了酒,同了房,那就是兩口子了??捎械娜顺鰜泶蚬?,又碰見了人,也不管家里孩子都有了,就又跟人結婚領證了。不過,還是顧大人這種做法更缺德。他這是先騙婚,又重婚了。徐氏等于是給她做了十幾年沒有月前的老媽子,伺候他爹娘。馮錚嘆一聲,擺了擺手:“顧大人,您繼續說吧?!?/br>現在這問題才剛說了一半,他既然有兩個老婆,那怎么跟他一塊的只有一位妻子?原來,顧大人已經和孫氏育有一子一女了,兩位老人來了之后,享受著富貴卻也不驕奢,依舊深居簡出,還在官衙里開辟出了一小塊菜地,也算是怡然自得。徐氏也依然是照顧著兩位老人,跟他們住在一起,并不過多露面。就這么過了兩年,老太太受了風寒,眼看著就要不行了。臨死之前,老太太拉著顧大人的手,讓他給徐氏一紙休書。而老太太已經在鄉下預備好了幾十畝地的地契,還有五百兩銀子,這些都是給徐氏的。那一年,顧大人三十二,徐氏已經三十四了。這是年紀很大的婦人了,可是到了鄉下,她有大片的田產,也不是不能給自己招贅一個男人。她也還有機會生兒育女,享受她自己的幸福。這是老太太臨死的時候,總算良心發現了。顧大人的父親自然也是同意妻子的做法的,母親的遺愿,父親的命令,而且顧大人表示他當時也意識到了對徐氏的疏忽,自然是立刻寫下了休書,交給了徐氏,并且安排了人,送徐氏回鄉。休書寫完,東西給完,老太太不但沒死,還漸漸給養過來了。但徐氏還是表示要走,既然如此,老太太雖然有些不舍,但也沒留她。原本這事情到這里就完了,可誰都沒想到,徐氏拿著休書和狀紙,告上了知府衙門!告的就是顧大人以妾為妻!貶妻為妾!顧大人說到這,盧斯忍不住說了一聲:“干得漂亮!”馮錚斜了盧斯一眼,雖然這太不給顧大人面子,可其實他也想這么稱贊徐氏。顧大人和徐氏是沒有婚書,可在當地,他們就是夫妻。徐氏想走,是沒法走的,有了休書他才有自由身。而顧大人當時給徐氏的休書上,寫的可是休妻!畢竟,妾侍可沒有休棄,和離一說,就算良妾、貴妾,那文書上寫的也都是買或聘。休書、證明了在之前的十幾年里只有她徐氏才是顧大人的妻,她可是先進門的,那后一個孫氏即便有文書在手,也就是個妾??墒沁@個妾一路縣丞夫人、縣令夫人,一直做到了身穿命婦衣衫的知州夫人!這可不只是以妾為妻,這還涉及到欺君了。“下官是虧待了她,可是……她當初明明好日子就在眼前,為什么不去過好日子,卻要受那個罪呢?”顧大人忍不住感慨。“為什么?當然是為了公道啊?!北R斯挑眉,“她受了一輩子的苦,大人一家對她的‘處置’與其說是放了她自由,卻不如說是再沒有用得上她的地方了,所以給兩根骨頭讓她滾蛋?!?/br>顧大人方才脫口而出是想要求一點同情的,誰知道人家是這種回答,他面色發青,也只能訥訥的應了,繼續朝下說。徐氏去告狀,可首先是女子告狀,又是民告官,還是妻告夫(雖然是前任,但也是夫),她就挨一頓夠夠的殺威棒!結果案子剛開審,她就受不住重傷,去了。第220章“受不住重傷,去了?”馮錚多問了一句,語氣里滿含著諷刺。他們可是捕快出身啊,公堂上那點事,能不懂嗎?殺威棒一棒子打出去,量刑輕重都是掌握在捕快手里的。徐氏是得挨打,可只要手下稍微輕一點,人就只是傷,這死在了公堂上,那含義就深了點。“兩位將軍不要誤會,公堂上之上絕對沒有什么茍且。徐氏……早年間身子就不好,氣血兩虛,旁人受得住的殺威棒,她不見得能受住?!?/br>不過,這也都是顧大人自己說的。徐氏身死,顧大人當場表示愿意將徐氏收斂,安葬于徐家祖墳,又說孫氏并無錯處,當年她嫁的時候,就是按照正妻嫁過來的,既然如此,是否能讓孫氏從原配變為繼室?知府當時答應了下來,這案子就算是完結了。可是轉過年來,也就是去年,顧大人就從燕平知州,平調為了鹽亭知州,算是被貶了。而原本這次任期滿的時候,他是要回京任職的。一腳被踢到肅韋州,運氣好的,這位顧大人這輩子也就在這地方上任到夠年紀退休了。要是運氣不好,出了個大災大難,賑災的時候再出點什么紕漏,那他丟了腦袋也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顧大人在那感慨,盧斯和馮錚卻都覺得肅韋州的百姓倒霉,不過來的時候,聽說當地知府很有能力……康淮州知府也算是包庇了顧大人了,這事情之后也是要跟太子說一說的。顧大人繼續在那里講,他家鄉也是南方的魚米之鄉,這肅韋州確實邊塞苦寒之地,老父老母怕是受不得辛苦,因此就讓兒子帶著二老回鄉了。順便他兒子日后考試,也在原籍了。所以,這次跟著出來的只有他的妻女。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誰能想到,他的女兒竟然跟護送的鏢局護衛有染,而且兩人還私奔了???如